想象,一双展示美的翅膀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dsfdfasf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人创造的意境之中感受诗词的美感。
  关键词 诗词鉴赏;想象翅膀;美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11)03-0085-01
  
  诗词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中有一句名言:“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也就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正确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从而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提起李白的这首思乡诗,大多同学能倒背如流,但细问起此诗的意境时,不少同学或张口结舌,或断断续续,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少同学读诗词还停留在硬性背诵上,写作文时不会或极少引用可见一斑。
  再比如,我要求把《静女》改写成一篇记叙文。不少学生将此诗通译一遍,令人哭笑不得。我想:同学们如此读诗词,等于橄榄才咬一口就吐了,未能尝到酸涩之后的甘香。浅尝辄止,哪能真正体味诗词的真髓?我国被称为“诗歌王国”,简炼的诗词蕴含丰富的意境,要进入诗人的创设意境里,就必须插上想象的翅膀。
  就说读《登高》吧,若没有想象,怎能从“艰难苦恨繁霜鬓”的诗句中看到年迈衰弱杜甫国事而愁眉紧锁?怎能从“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看到杜甫晚景凄凉潦倒的形象呢?怎能从“百年多病独登台”中感受到这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那种悲凉的情怀?
  想象能力的训练,离不开教师的肯定和鼓励。
  记得初中时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时,我让学生就“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展开联想。学生争先恐后发言。诸如,“虽是早春,白沙堤却已柳绿成荫,诗人骑着马在林间漫步,但闻莺燕声声,举头却难觅小鸟影踪。”“杨柳随清风飘飘,拂着诗人的脸庞,轻轻的,痒痒的,”“清风扑面,夹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诗人仰面闭目,轻捋胡须,陶醉在花香鸟语的早春里。”多么丰富的想象啊,而且合情合理,我自然大加赞赏,其他同学也拍手喝彩。于是发言者喜形于色,信心倍增。因为熟于心,自能诵于口,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同学已能背诵此诗。
  经常的训练,越来越多的学生读诗词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想象,想象,再想象。想象,是文学欣赏的再创造过程,是更深入“走进”作品,品位诗词境界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先让学生借助课本里的解释弄清全词的大意,然后提问:因何而醉?当学生从我的发问中猛然醒悟时,也就找到了词人醉的感觉:为美人所醉。于是,寒蝉凄切、古道长亭、千里烟波、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被描绘了出来。同学们透过这些意象产生想象和联想,感受到这首词的魅力。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有学生掩卷而叹:想不到短短的几行字,便凝缩了一幅缠绵的景象。假如同学们没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哪能进入那凄美景象中。体会词人的离愁别恨呢?
  想象,读诗词时必须插上的翅膀。有了想象,我们才能在滚瓜烂熟的背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更深切体会当年李煜临窗对月时无限的思念,一丝丝惆怅的复杂心情。
  高中学生已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导之有法,从意象人手,借助想象,就可以再现作品意境,感受诗歌的意蕴。例如王维的《鸟鸣涧》诗歌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情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桂树枝繁叶茂,花瓣细小,花色淡黄或浅白。这样的花落,悄无声息,并不易发现。而诗人竟是如此的敏感,能在一片夜色中觉察到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前面的“人闲”二字。通过意象,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去思考和领悟诗人寄寓诗中的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情感。我们才能领悟:“人闲”,是心闲,没有什么事务烦扰,更是心闲,内心闲静、安宁。没有任何杂念、挂碍。在静谧的山中,心静气闲的诗人才能对大自然的一呼一息、一颦一笑如此敏感。因此落花的景象就传达出了诗人一种的宁静的心境。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是无法将作品的深层内涵全部准确用语言传达给学生的。故此,无论教读什么诗词,我都“下水“示范。以带动学生展开想象之翼,化抽象为具体,化文字为情景,尽可能真切领悟诗人的点滴情怀;把握诗词的基调,悟透诗词的意蕴。让我们的同学都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词世界里翱翔吧!
其他文献
【摘要】“指导学生作文 ,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  【关键词】学生作文;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教学思想;心理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31-02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 作文 ,要从
期刊
【摘要】语文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教师上好语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教师不仅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重要地位;重要作用;课堂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36-01    语文课的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文章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并试图找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最佳运用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农村学校;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2.4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
期刊
【摘要】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数学兴趣;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C【文
期刊
【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能够喜欢音乐、鉴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宗旨。小学音乐教师势必根据教学内容,从多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施教。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41-01    农村小学生的音乐教学问题较多,要教学好小学生音乐这门功课,
期刊
【摘要】寻求幼儿素质教育,让幼儿活泼、大胆、爱思考、乐于交往、对艺体活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恰当的途径,利用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幼儿的艺体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为幼儿开启通向艺术教育的大门。  【关键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手段;艺体潜能  【中图分类号】 G613.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45-01    在呼唤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自信心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让真诚的爱和信任使幼儿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取得最终的成功。  【关键词】学前教育;自信心;心理素质;健康个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1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42-02    自信心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应适应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频繁的信息交流和书面交际活动的需要,注重作文的实用价值,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写作对象和目的,树立“因需要而学习语言表达”的观念,激发语言表达的动机,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说话、作文都是有用的,有社会价值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信息交流;实用价值;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
期刊
【摘要】在当今日益发展的社会中,多媒体教学已融入到幼儿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过程,并在示范时省时增效,且有一定的教学优越性,因此,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幼儿园新《纲要》精神和幼儿心理为指导,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多媒体教学;幼儿园;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1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语言训练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阅读课是语言训练的良好载体。文章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探索,对阅读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准确把握词语内涵的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语言训练;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11)03-0072-01    语言训练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阅读课更是语言训练的良好载体。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