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葫芦丝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德育与美育相结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实施途径更是以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渠道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音乐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此学生都非常乐意加入到音乐社团中来,为了使爱好音乐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艺术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我校在2015年成立了“小葫芦,大乐章”音乐社团。以葫芦丝音乐教学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美育教育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行为习惯。
  接下来我将具体阐述我校是如何通过美育教育、少先队活动二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二、音乐社团的目标与期
  近年来在音乐课程标准的规范下,明确指出在突出音乐特点的前提下更要关注学科综合。因此我校葫芦丝音乐教育以“快乐学习,快乐音乐”为基本前提,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将作为不可语义性的音乐通过具象的形态教授给学生。
  (一)学情分析与社团乐器的选择与社团参与原则
  我校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学生们的家庭教育氛围不够浓厚,音乐学科对学生们来说相对陌生。而葫芦丝相对其他类别的乐器来说音域窄、易学吹、价格容易接受同时又是极具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音色独特优美的民族乐器。基于以上客观原因,我校在选择了葫芦丝这一乐器作为学生们开启音乐之旅大门的钥匙。
  社团开展初期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家长鼓励支持为基础自愿参加。我校组织了有意向的家长与学生来学进行现场观摩,共同营造音乐氛围,学生们不仅听到了来自老师现场的演奏,一起观看了千人葫芦丝演奏视频,还让学生们通过亲眼看、动手触、用嘴吹奏等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除此之外校园广播里时常播放由葫芦丝吹奏的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让学生们不知不觉中爱上葫芦丝这一乐器。
  (二)夯实基础,勤于苦练
  教学初期,大部分学生表现的问题都在于对乐曲的节奏掌握的不够准确,吹乐曲时,常常出现节奏不稳定、缺拍或多拍等。为了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在学习乐曲前,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如:跟着老师口唱手打拍子;让学生利用打击乐器,边听音乐边打节奏;在乐曲中,编写一些有趣的歌词,让学生通过朗诵歌词来掌握乐曲的节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基本掌握节奏的规律后,再重点注重乐曲的流畅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如:发现学生的右手腕不够放松、灵活时,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注意老师吹奏时手腕的动作,通过触摸、模仿的方式纠正错误
  教学过程中还应时常结合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让学生学习简谱以及它的写法、唱法,并能独立演视唱旋律、唱准节奏以及识别指法,运用各种身体机能来感受节奏。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乐理,用乐理来理解演奏。
  三、快乐学习,快乐音乐,快乐他人
  (一)家庭教育对兴趣的培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团活动中,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社团开展中期,社团邀请了一批对葫芦丝吹奏有兴趣的家长共同学习,让家长的兴趣爱好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我校要求家长在每天晚上陪伴孩子一起练习吹奏,并且跟孩子进行音乐交流,相互纠正指出不足和优点,让孩子们感到练习葫芦丝吹奏时间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从而促进他们热爱音乐。在家庭音乐中,父母既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练习葫芦丝,还可以相互督促,有些高年段的学生甚至当起了父母的“老师”。这些“小老师”不仅提高了对音乐的自我认同感,同时还能够坚持并长期的进行练习。
  在家庭教育中,和谐的家庭环境,尊重和理解孩子,父母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是最好的教育。
  (二)服务社会,快乐他人
  社团音乐是一门社会实践性较强并且以创造音乐为基础的活动课程。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我校的葫芦丝社团十分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我校的葫芦丝音乐社团中不仅仅着重于葫芦丝音乐的传承,更加注重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学生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学校葫芦丝音乐社团联合校少大队处和校家委会与区关工委、镇教育指导中心、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等事业单位和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协调,在课余时间里参与多项器乐类大赛、一同前往敬老院进行“关爱老人”义演活动。他们不仅用葫芦丝打动了评委更打动了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例如,葫芦丝社团在区器乐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应邀参加暨红领巾迎接十九大主题活动等。爷爷奶奶们耳熟能详的乐曲,更与他们共同追忆过往的点滴,关爱他们的日常生活。
  四、以德服人,以美动情
  德育和美育必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德育教育侧重于以理服人,采取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品德评价、品德修养指导等;则美育教育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陶冶教育法、榜样示范等方式使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出发,引导学生自发的完善人格。但是少了德育的價值观引导,美育就容易陷入自我欣赏;而少了美育的感染,德育就会陷入说教式教学,德育效果低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育,教育者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融入美育手段,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学习氛围中逐步确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将知行合一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行,快乐他人,快乐自己!
其他文献
一、摸索打击乐演奏整体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打击乐演奏整体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随时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演奏的整体音响效果,注意倾听自己的演奏与他人声部是怎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并注意体验整体音响在流动中不断变化的趣味性,以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乐趣。让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为乐器,通过拍手、跺脚、拍腿、手腕花等动作进行节奏训练,使幼儿快速掌握音乐的整体结构,为协同一致地演奏好乐曲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期刊
一、弱智儿童的感知觉比正常儿童迟钝、缓慢、对事物分辨能力较差,认识活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弱智儿童的触摸觉发展较为迟钝,难以区分物质的软硬、轻重,差别感受性差,手眼协调能力也很差、动作很笨,极不协调。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有的学生反映就特别迟缓,动觉和视觉很难互相配合。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都要针对一个动作、一件小事情进行反复的训练,训练中要有耐心,有爱心。
期刊
一个班的班风的好坏跟班主任的工作息息相关,在此工作中各个班主任都会有不同的方法,也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在当今教育形势下中学班主任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第一,小学毕业成绩优秀生被县实验中学录取,所以镇级中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给教学带来了新难题。第二,学生的物质生活太好、家长过份溺爱,学生心理脆弱,尤其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娇生惯养、性格刁蛮、专横,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心,学习上不愿受苦。第三,还有留守
期刊
后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同年级的学生。他们缺乏上进心,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常犯错误。人数虽然少,但对班级的消极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以及学习常规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摸清班级学生素质结构,建立后进生档案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上看,主要是家庭、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从内
期刊
一、中职德育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一)学生行为规范  中职校学生的来源以中考落榜生为主,由于中职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行为习惯、家庭因素等原因,他们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相对薄弱,造成了有少数学生行为规范有偏差。  如何纠正这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如何正确引导中职生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源生态家庭的研究对德育教师有巨大的挑战,这是一场持久战,对德育老师如何开展有效的转化工作会产生很大心理压力。  
期刊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正确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在扎实的课堂教学中实践两者并找到提高语言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发展。  (一)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
期刊
我们学校的高中班级是全市平均分最低的班级了,可以说是“后进生”的班级。主要表现主要为物理功底差,物理成绩落后。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失去信心直到放弃。教学中只有针对“后进”的特点给予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后进生智商并不低,但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还没有得到
期刊
开学初,一家长打电话诉苦,说她家孩子每天写完作业,不是玩电脑就是玩手机,沉迷在这些虚拟的游戏中。家长希望老师每天多布置些作业,让孩子忙得顾不上玩。挂上电话,笔者陷入沉思: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呢?布置些什么任务才能让孩子的课余时间过得更有意义呢?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完成145万字的阅读总量,提倡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群孩子那么贪玩,怎样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
期刊
学习既不是由教师单独决定的,也不是学生个体决定的,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同伴、教材、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追求认知的发展和知识的累积,还包括以情感、社会性、灵性等的整体发展。每个孩子既生活在各自独立的、自主的个人世界中,同时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互动,生活在课堂共同体的交互世界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符合学生个体学习的特征,也能够实现学生个体与与个体之间的交往互
期刊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育中,班主任都能够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然而如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取得好的德育效果,是个难题。班主任要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会更好地推动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