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组织动态看世界教育发展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组织是国际多边交流合作的平台,从重要的相关国际组织活动与动态可以了解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近两年的重大活动及重要出版物看当前世界教育的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目前重要的世界教育议程与行动计划,二是近期部分国际会议反映的教育动态,三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教育重点。
  一、目前重要的世界教育议程与行动计划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四大世界教育议程与行动计划:
  (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它提出的8项具体目标中,关于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小学教育,确保男童或女童都能初等教育,并推进包括教育在内的性别平等。
  (二)全民教育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共同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通过《达喀尔行动纲纲领》提了2015年要实现的六大全民教育目标:
  一是扩展和提高儿童早期看护和教育范围和水平,特别是对于弱势儿童群体;二是保证在2015年之前为所有儿童,特别是女童、处于恶劣生存环境中的儿童、少数民族儿童提供完全的、免费的、高质量的初等教育;三是设立合适的学习、生存技能项目,以通过公平的途径保证年轻人和成年人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四是将成年人,特别是妇女的识字率,在2015年提高50%,并且为成年人的继续教育提供保障;五是消除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并保证女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六是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所有人都能会识字、算术和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根据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全民教育的最新数据,在孟加拉国、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印尼、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9个人口大国中,中国的各项数据几乎都处于领先位置(见表1、表2)。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包括在公共教育支出方面(见表3、表4)。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
  2002年12月,联合国第57届大会通过了第254号决议,将2005-2014年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年,教科文组织公布了实施计划,提出四大总体目标:第一,提高教育质量。聚焦于终身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公民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改善其生活质量。第二,改革课程。反思并改革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各级教育,使之成为建立可持续世界所需的知识、思想模式和价值观的载体。第三,加深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积极和负责任的公民意识。第四,培养劳动力。面向管理者和工人,特别是那些从事产业和贸易的劳动者,开展职业技术继续教育,使之适应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
  (四)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
  该行动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12年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推进。行动包括三大目标:让每一个孩子进入学校,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全球公民。中国是10个倡导国之一,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联合国举行的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了视频讲话。习近平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该倡议表示了坚定支持。并表示将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近期部分国际会议反映的教育动态
  (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于2012年6月召开,大会通过了一个题为《我们希望的明天》的宣言,宣言中有7条关于教育的内容。第一,确保教育权利,强调使所有人能公平接受有质量的初等教育。第二,呼吁加强学校、社区、政府的合作,推动扩大各级优质教育的入学机会。第三,鼓励会员国通过非正规教育等形式帮助青年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第四,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促进普及有质量教育的重要性。第五,决心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完成后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第六,特别鼓励教育机构在其校园内和社区里推广可持续性的管理经验。第七,支持教育机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创新,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创业教育与终身学习。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
  11月召开的本届大会通过了新的中期战略规划(2014-2021),共有九大目标,其中有3项教育目标:
  第一,完善教育体系,为全民提供有质量的终身学习机会。关注点不再仅仅是基础教育和扫盲,而是扩大到了各级各类的教育,且更加强调终身学习理念与教育质量。第二,使学习者成为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全球公民。第三,研究确定2015年后新的世界教育发展议程。大会还通过了对《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修订。修订主要集中在课程的教育等级(ISCED-P)方面,并首次引入了以资格证书为基础的等级分类法(ISCED-A),体现了对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的关注。
  (三)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
  去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通过了《上海共识》,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将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应对当前和未来挑战的重要举措;二是强调建立技能需求调查与预测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三是强调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强调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五是强调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六是注重基础研究,强调职业教育监测与决策能力建设。
  (四)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   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通过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和《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两份成果文件。从这些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世界各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关注的焦点:一是认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二是强调在城市发展中重视学习和教育机会的公平;三是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青年的教育与学习问题;四是认为现代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可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五是强调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九个人口大国教育部长会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九个人口大国教育部长会议于2012年11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主题是“全纳的、有针对性的、有质量的全民教育”。会议通过了题为《新德里承诺:提供全纳、有针对性、有质量的全民教育》的成果文件,呼吁各国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更加关注全民教育的全纳和针对性,提高教育质量。会议认为,高质量的教育和有效的学习是推进全民教育计划的核心,并应成为2015年后世界教育议程的重点。会议重点关注教师、教育质量评测、课程改革、ICT应用领域。
  (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期间,召开了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和金砖五国教育部长共同出席的这次会议达成了共识:五国将在学历文凭互认、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共享、学习成果评估、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顶尖大学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七)亚太教育信息通信技术应用高层论坛
  2013年11月底,在深圳召开了亚太教育信息通信技术应用高层论坛,亚太地区的9位部长级官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教育系统内部改革,改变过去固有的自上而下的从属关系;二通过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学生21世纪的创新技能;三是注重基于科学证据的决策与创新;四是通过学校及主流技术革新的案例推进教育改革。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会上介绍了经验,例如新加坡的经验与规划、深圳南山教育集团的“云计算环境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最新进展。
  三、当前世界教育关注的重点
  从上面介绍的世界教育议程与国际会议反映的教育动态,我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教育重点有6个方面:一是日益重视教育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二是教育公平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三是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的焦点;四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新热点;五是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深融入到教育改革发展中;六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成为重要趋势。
  这里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当前世界教育的焦点——教育质量问题。
  教育质量之所以成为焦点问题,是因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教育普及水平也越来越依靠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教育公平也日益体现为获取优质教育机会的公平;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需要教育的支撑,而教育质量是其核心支柱。
  从国际社会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一是重视教育质量标准,特别是都在积极制定贯穿了终身学习理念的质量标准;二是积极推进全纳教育(也就是公平优质的教育),已成为全民教育的新发展趋势;三是日益重视能力培养,包括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四是将教育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重视教育创新,特别是基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创新。
  谈及教育质量标准,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公布的一份重要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经合组织提出21世纪学生必备的三大核心能力:一是使用工具的能力,这个工具包括语言工具,能够互动地使用语言文字和符号,使用知识与信息;二是在群体中互动的能力,与他人沟通,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三是自主行动的能力,在大的社会环境中行动,制定并实施生活计划与个人项目,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都反映了国际社会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特别是中东国家不断发生动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青年就业问题及与之高度相关学生能力培养与职业教育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的主题就是青年与技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三类技能:一是基础技能,即满足日常生活、工作所需的技能,包括识字、计算等能力;二是可转移的技能,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责任心和创业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使人们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获得上升的机会与空间;三是技术与职业技能,即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从种菜到使用计算机都包括在内。根据该组织的调查,2010年,全球15~24岁的青年人数量达到了10亿,但有1/8的人失业。针对55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一半的青年人缺少基本能力。经合组织近期也发布了《能力概览》报告,报告重点关注3个方面的能力问题:一是成人识字、计算能力;二是“通用”能力,即合作、沟通与时间管理能力;三是在技术环境中解决问题的技能,特别是信息处理技能。报告考察了技能与收入、生活、健康的关系,指出了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培养技能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完成的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总结报告《塑造明天的教育》(Shaping the Education of Tomorrow)将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质量紧密联系,重视教育创新。认为随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持续推进,出现了9种新的学习形式:一是探索式学习,让学习者通过探索获取知识;二是传递式学习,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支撑材料将知识、规则传授给学习者;三是参与/合作式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四是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解决问题学习知识与技能;五是基于学科的学习,以学科问题作为学习起点,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六是跨学科学习,以问题为学习起点,让学习者使用跨学科知识进行探索,从而获取知识;七是多样化人群的社会学习,让各种不同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性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八是基于批判性思考的学习,让学习者以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去思考,以激发对结论与价值判断的反思和争论;九是基于系统思考的学习,探索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局部,使学习者能整体地理解整个知识体系。
  总体上看国际认为提高教育质量有以下4条关键途径:
  第一,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将教师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2013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发布了《教师质量监测指标实践指南和对未来教师需求的预测》。其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主要关注3个方面:教师质量、教师培训、教师管理。重点考察6个方面内容:数量情况,即合格教师、教师岗位是否充足;效率情况,即招聘教师与岗位需求是否匹配,教师培训系统的效率;效果,即教师培养项目的开展效果;结果与产出,如新培训教师的质量及其在学校的表现;影响,即优质教学的推广和学生学习成绩;可持续性,如教师教育与培训的政策与措施、招聘机制、激励办法等。
  第二,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带动教育创新。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承受忽视在教育领域中应用ICT(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代价。ICT的应用已成为世界热点,教科文组织认为,在教育中应用ICT有3个层次:一是ICT代替传统教学工具,仅作为现代工具使用;二是ICT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实现了教育条件的变化;三是ICT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带动了教育教学本身的变化。
  第三,重视教育质量(学习成果)评价(见图1)和课程改革。这是各国际组织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印度于2011年公布新的课程框架。这个课程框架不仅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还包括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校设计、新的学校管理等。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从课堂着手整体对教育开展顶层设计,从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理念。
  第四,积极推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在管理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二是推进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让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教育决策与学校管理;三是重视科学的教育监测评价,及在此基础上的科学决策。
  总体上看,当前国际社会对教育促进经济复苏、改变社会、改善人们的生活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在积极改变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我国也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
  (文章系作者2013年12月8日下午在2013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本刊编辑部根据录音整理)
  编辑 许方舟
其他文献
讨论了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该技术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课件编著等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在针对内容管理系统(CMS)、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讨论的
据联合国教科文网站2014年11月24日报道,教科文组织关于信息通信技术对残疾人作用的国际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00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此次会议,以促进残疾人
结合北京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阐述了专题制图模块的功能设计及实现过程.针对城市规划行业对专题图要求的特殊性,系统采用ArcGIS Engine的接口及控件进行基于组件的独立开发的方式,在VB 6.0的开发环境下实现了对地图的分幅与修饰、分幅索引图的生成以及专题图的批量打印和输出,符合北京市城市规划部门对专题制图的要求和对规划成果显示、规划目标定位的特殊需要,对同类系统专题制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
对我校1981—1988级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入学后的视力进行追踪观察,所得结果,近视眼总患病率为62.2%,其中男性近视眼患病率为59.5%,女性近视眼患病率为69.9%,女性高于男性(X~2=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因关节痛,夜尿多,双下肢浮肿、心悸月余,于1990年4月4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患“感冒”后发热,伴全身关节疼痛、乏力、双下肢浮肿、胸闷、心悸、夜尿多,
目的:比较 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 Kawe难度插管喉镜在肥胖患者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体质量指数>30.0 kg/ m2,随机分为 GlideScope 组和 Kawe
等离子体制备合成气是一项新技术,本项目对煤气化过程用数学模型描述两相化学反应流,通过数学模型可对两相流方程进行数值计算.文中提供的Gear方法FORTRAN程序是针对化学动力
摘 要:低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低年级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自主阅读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同时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的积累。本文说明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切合实际的阅读教学计划。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自主阅读;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专注力低,阅读效率不高,所以教师应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穿插学生喜爱的内容来营造适合阅读的氛围,同时帮助学生养
新南非自成立以来,国家政治转型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依然面临着贫穷、社会分化、高失业率等一系列问题,教育质量低下,经济发展不景气,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掣肘效应突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04—2014-12间收治的2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给予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