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信息平台研训一体促进教师多元发展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荔湾区华侨小学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学校的多媒体信息平台的研训一体成为了推动各层次学校共同发展的区域教研文化的共同课题。学校与从化吕田、本区各学校教科研骨干,省市各地专家一道,通过整体规划、分类实施、创新机制、交流互动等有效措施,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整体规划,有效推广
  (一)建立管理小组,网研目标清晰
  现行的网络给人一种自由的表达环境,QQ群作为大家喜爱的活动平台具有其它平台不具有的特性和优势,将“民间化”的QQ群作为“辅助平台”并将其管理起来,使之成为主体平台的重要补充,对于有效培养教师研修兴趣,营造学术氛围,激发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建立多媒体研训一体的工作中,学校建立了基于校园门户网站的校本培训“主体平台”和基于QQ群的校本培训“辅助平台”的基本建设;进行了校本培训现状、网络培训的认知度及现存困难的调研(前测);设置了相应的管理及参与活动的权限(在平台的相应版块设置“专家办公室”和“特约观察员观察室”);完成了“专家组”和“特约观察员”聘任及平台注册;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职责和规范;组织平台高级管理员、专家组成员和特约观察员对“研修平台”进行试运行和评估;组织学校行政及骨干教师对平台管理及运作的相关培训;组织平台使用的前期全员培训,建立了培训和研修专题专场申报制度,开展问题征集并组织平台运行。多媒体信息平台研训一体的活动与学校的各项学科教研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区域的整体发展。
  (二)组织教师培训,全面规划实施
  要使网络研修得以有效开展,对多媒体信息平台研训一体的活动的整体规划十分重要。在开展多媒体信息平台研训一体的活动之初,学校对参与该活动的老师进行培训,要求老师知道此活动的意义,了解活动互动交流学习的方式方法并介绍了一些活动平台的使用。
  另在校本研修研究过程中引入人们“喜闻乐用”的聊天交流工具“QQ群”,以其作为校本研修的辅助平台,借其超时空性、多形式的交流互动功能等特点优势,结合学校、老师研修的实际加强管理,使其成为常规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较大地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在培训的基础上,学校让老师主动上报在媒体上开展教育教研的课题与研究专题,建立起与各项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多媒体研训一体的教学教育整体规划。在研修活动中身体力行带头参与多媒体信息平台研训一体的活动,并侧重于对该活动进行指导、引领、激励、调整、评价,同时调查了解活动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适时调控。
  二、专题带路,有效组织
  学校由科研室具体组织实施。以学科、年级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组建校内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学习共同体。各部门、学科主管行政作为“核心参与者”“引路人”或话题的不断发起者,按照学校总体要求,组织“研修中心”相关活动,并在交流互动时发出建设性评论,引领教师参与批判性对话。具体做法如:由主持或主讲(行政或科级长,亦可以是教师个人)向科研室申报专题,经审批后,在“学校研修平台”相应板块发布的讨论主题, 并将本专题的知识点、要求、问题加以说明。科研室则通过教师例会或学校OA公告栏发布培训信息,并提出要求和日程安排;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工作实际,在规定时间内,自主选择主题参与学习交流。在权限设置方面,由科研室负责人担任“专题组长”,利用组长特有的权限监控活动开展情况,对上传内容进行把关,并对教师的参与情况进行适时调控;由学科骨干担任专业引领,对活动情况进行激励与评价,确保培训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培训质量。
  在“校本研修平台”为各学科和部门设立专区,在“研修中心”发布话题前,科研室负责对“命题”进行审核,充分关注话题或小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探讨价值、可研性、可言性、内涵及可深入性;充分论证研修的主题内容及要求是否清晰,目标指向是否明确,话题导向是否“健康、正气、阳光”, 对命题是否有号召性、吸引力进行考究。此外,我们更关注教师的专业情意、生存状态以及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为此我们设立了“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教师的幸福人生”等话题,并在每学期组织至少两轮次集中时段的“网培”(每轮培训历时三周),培训时段内要求教师一周不限次数地参与学习交流活动,完成相应“作业”。
  三、激励引领,提高质量
  学校将“网培”与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修挂钩,教师按要求登录“校本研修平台”完成规定的研修学习活动,可以登记学分,这对教师参与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既是激励,又有约束。除此,我们更多地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对按要求登陆研修平台参与学习的教师,根据其参与交流的次数、成果上传数量,提供信息的水平以及对校本研修活动开展所作贡献给予即时的表扬和鼓励,对积分最高及发帖数相对多的科组和教师给予表扬或公布,以此激励调动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重视领导的带动和激励作用发挥,在研修活动中校长和行政干部身体力行,不仅带头参与研修活动,并侧重于对研修活动进行指导、引领、激励、调整、评价,同时调查了解及时反馈研修活动中的各种问题,适时进行调控。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同伴互助是基础,强有力的专家引领是关键。实践证明,有了专家引领,校本研修会少走许多的弯路,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专家引领中得以不断提高。为此我们聘请了由荔湾区以及从化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教研员、大学在职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特约专家”团队,还聘请兄弟学校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行家”加入Q群,组成“特约观察员”团队。这些“专家行家”的加盟确保了校本研修实现“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同伴间与同行间的对话”……这让群内的大家交流面更广,视野更高远开阔,学习活动更加新颖现代。
  这种基于Q群的研修形式,拉近了专家与一线老师的时空距离。他们与老师的同步在线,能够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适时对我们的研修活动给予点评与指导、及时为我们在研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他们的从旁观测及指引帮助,促进了我们的校本研修活动。
  学校的多媒体信息平台研训一体的活动使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与校本科研相互融通,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最值得信赖的系统工程。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师培养已形成梯队,不同层面的教师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自身专业成长的跨越式提升。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教育浪潮的推进,核心素养在当今世界得到了普遍重视,成为各国政府推进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关注热点。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一命题古今中外都有涉及,而核心素养则是比较现代的教育词汇,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新时代要求。  一、我国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在2001年,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由“双基”走向“三维目标”。为了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2014
托尔斯泰说过:“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因而,课堂教学需要巧妙地有效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深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内驱力。  一、巧问,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机会  有的教师满堂问,问得烦琐细碎,学生疲于应答;有的教师提出问题过于艰深,学生无从应答,渐而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了。  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
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发展,安全是基础。没有安全的校园环境,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就没有根本的保证,更谈不上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小学阶段,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语符学是语言学史上最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忽视了这一理论的研究。在新世纪里,《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探索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理论体系的专著,让国
以航空装备采购者的视角,介绍了国外精益生产模式指导下集成供应链的精益生产模式和体系构成。认为精益生产是生产中不断探索追求的理想生产模式;集成供应链的精益生产是产品设
运用美国工业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针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模型,并介绍了某舰舰导弹的作战效能的数学模型,对某型
让学生说数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人一张口就要借助思考来分析问题,对数学现象要进行综合归纳,作出判断,并运用语言来表达思维的结果。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数学语言表达又尚在起步阶段,课堂上学生要么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要么数学语言表达不完整、不规范。因而,笔者认为,让低年级学生说数学的导学策略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一、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