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是给孩子们打下良好音乐素养基础和给予基础美育德育的重要课程。为了切实达成这两大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歌唱教学课程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如何根据音乐教学的育人目的去开展更有效的歌唱教学,就是当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提升歌唱教学的实际效果给出了几点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歌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33.3
  引言
  小学音乐课程是为了以学习歌唱和欣赏音乐的方式来给予学生情感体验、体验音乐内涵的特殊艺术课程。音乐老师在开展日常的音乐教学时,歌唱部分往往需要大量的跟唱、自唱练习,但实际上小学生们在跟着老师进行歌唱学习时经常出现一些歌唱错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以此提升歌唱教学的效果,对于孩子们学好小学音乐课程非常重要。
  一、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重要性
  在针对小学生开展的音乐教学课程中,歌唱部分的教学任务是所占比例最大的,其教学内容地位无疑也是最高的。但是小学生毕竟没有受过专业的歌唱训练,也没有较好的音乐知识基础,大多数孩子甚至不会识读乐谱,也很难准确的抓住乐曲内的独特感情。这也是导致他们在进行歌唱学习时出现诸如音准偏离、白声喊叫、声音不齐等对歌唱练习不利的情况。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长期下去必然对学生的歌唱学习造成严重阻碍,孩子们也只能停留在“学舌”基本阶段,却很难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最终就表现为对学唱失去兴趣、对音乐失去兴趣。此时音乐教学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学生培育作用,反而对学生的综合培育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客观事实就要求当下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必须尽快进行教学改革。
  音乐老师作为歌唱教学中的教学组织人和学生引领者,有责任根据当下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搜寻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歌唱学习实效,并以此实现提升他们音乐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学目标得以真正落实。接下来本文将具体提出一些歌唱教学的提升策略。
  二、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提升策略
  提升小学歌唱教学效果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方面,二是引导孩子们在愉悦和放松的心态下去学习音乐歌唱相关内容,确保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夠得到美的熏陶和教化。具体的实现方法,则可以参照以下四点:
  (一)树立音乐形象
  歌唱艺术是一种以音乐演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独特艺术,通过演唱者的特殊加工和情感处理,可以将音乐作品中的因素、旋律、词句、意境立体地展现出来。但在日常教学中,孩子们唱出来的歌却很难具备这种“美”,也难以感染或打动他人。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们并没有准确把握住音乐作品内蕴含的思想感情,也并没有树立起对应的音乐形象。
  别说是小学生,即使是成年人,如果对你所要描述和再现的意象不够了解,肯定是难以成功再现出该意象的。这也是“复读”式歌唱练习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这种情况,音乐老师必须对作品中的音乐一项进行准确描述,并引导学生去理解、把握、再现这些音乐意象。
  (二)增加情感体验
  从音乐的诞生根源来说,音乐和歌唱都是人们由于内心情感升腾亟需宣泄表达而将特殊音节串联组织起来所产生的。换言之,音乐的本质就是情感。要想使音乐能够打动他人,首先必须在其中倾注真情实意。有的人唱歌音色、音准、吐词都非常到位,振动、共鸣、换气等演唱技巧也很不错,但演绎出的作品依然难以打动人心,原因就在于演唱者并没有投入个人感情和再现作者感情。
  这种情况在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中也是很普遍的。只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接受和享受音乐美,小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为了提高歌唱教学的效果,音乐老师必须重视并努力发挥出情感教学的巨大推动作用。只有把握好作品情感,歌唱的表现力才会增强,才能具备较好的感染力。
  (三)渗透音乐元素
  1.将音乐节奏与歌曲意境相结合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创作出来的,现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个人体验与创作时的时代环境相比必然是大不相同的。在进行作品讲解时,孩子们往往很难准确理解这些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但是音乐是不受时间或空间阻碍就难以传递发扬的,在使用文字、语言交流前,人们就可以使用音乐进行相互交流。因此,音乐老师也可以借助作品中的音乐节奏和意境氛围来感染和引导这些学生,这比老师单一地分析讲解更直接有效。
  2.将音乐旋律与歌曲情感相结合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对于那些比较复杂多变的歌曲感情还是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的。实质上,为了与情感起伏向对应,乐曲往往也会有一定的旋律音色方面的变化。在进行曲谱识读部分的内容讲解时,音乐老师可以以手势的高低错落来表现的旋律的跌宕起伏,并通过表情变化来展现乐曲内的情感转折,以此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乐曲旋律和内在感情的变化。孩子们在跟着老师的手势进行模仿体验时,也会明白乐曲旋律和思想情感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3.将音乐力度与歌曲表现相结合
  力度的强弱也就是行家所说的“张弛度”,张弛有度、变化丰富的歌唱演绎也是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一大追求目标。不同中心主题的乐曲所需要的表现力度自然是不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整体感觉是庄重威武,演唱时应是铿锵有力的,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感觉明媚舒缓,演唱时则是放松悠扬的。由此可见,歌唱力度和乐曲表现是对应存在的。因此,若想使学生的歌唱练习效果得到提升优化,音乐老师也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表现来调整歌唱表现力度。
  结语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大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为了有效发挥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美育德育作用和全面提升效应,本文提出了四大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希望对此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陈晓群. 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2]胡李鹏. 用“心”歌唱——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一点思考[J]. 音乐时空. 2014(09)
  [3]陆志向.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歌唱教学[J].美与时代(下).2014(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论文以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事业为出发点,通过对《孟姜女》的作品分析,不断的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以便更好的表现作品内容,增强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声情并茂  【中图分类号】J616  声乐是表演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等情绪反应,通过极富感染力的艺术表现手段,才能提示和表现的更深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丰富多彩的文化
2020年8月1日,艺术家郭淑玲个展《5-6 PM》将于紐约否画廊开幕,展览是画廊在新冠疫情后策划的首次展览,将呈现郭淑玲《5-6PM》系列与《皮肤》系列油画作品,而展览名字正来自于同名系列作品。展览的第一个周末画廊会举办开幕接待会,艺术家会在现场与观众交流。接待会需预约参加,保证画廊空间中的安全距离。  北半球冬季的下午五点至六点,夕阳西沉,天光渐暗,正是一天中色彩变幻最丰富不定之时。日本神道教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牙髓感染状态根管治疗术后的疼痛反应,探讨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临床收集82例需要根管治疗病例,其中A组(死髓牙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讲述了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内军民团结一家亲,“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故事,这是一个慷慨悲壮的故事,这是一出感人至深音乐剧作品,整部歌剧无论在艺术性
摘 要:乒乓球运动员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赛往往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胜负难以预料的。运动员要取得比赛的胜利,除了自身的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状态、应变能力等因素外,教练员在比赛中的作用,也是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教练员在比赛中运用暂停时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提高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和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乒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壳聚糖-丝素蛋白(chitosan-silk fibroinCS-SF)支架与壳聚糖-丝素蛋白-磷酸三钙(chitosan-silk fibroin-tricalcium CS-SF-TCP)支架的基本性能、力学性能及异位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我院因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以了解颌面外伤病例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创伤时间分布、创伤类型、伴发伤等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摘要:领会教学法是一种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注重对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整体了解和体验运动真谛铺平了道路。本文对领会教学法的意义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的特点做了简单的阐述,继而讨论了领会教学法在青少年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和实验研究。  关键字:青少年足球;领会教学法;应用;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  随后领会教学法不断地被实践和改进,于1998年传入我国并被开始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不断渗透及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翻转课堂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国内小学音乐教学以信息化教学、多媒体工具应用为基础,相继推行翻转课堂理念,但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多数音乐教师对这种理念认知不深,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原则、具体实施的方法没有足够了解,加上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在应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其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