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为了爱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我和儿子去庞普维尔打猎。当时已是严冬季节,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我们本可以同其他打猎的人一起住在有取暖设备的由汽车拖着的活动住房内,可我儿子却说:“不,爸爸,咱们就住在帐篷里吧!”
  起初,我们让火燃着,然后火慢慢熄灭了,于是我们进了帐篷睡觉。半夜儿子醒了,他的睡袋湿了,他的哈气在脸旁结了冰。他索性起床,拉开帐篷的拉链走了出去。他喊道:“爸爸,快起来,你看看,这多美啊,我能看得见所有的星星!”他的喊声中充满惊奇。
  我把头伸出睡袋。天上的星星极其明亮,看上去好像降低了,离我们更近了。地上的余烬还在闪烁,火堆四周围了一圈石灰石。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真是美妙无比。
  在我看来,这就是生活。那一夜所感受到的快乐就是生活的真谛。虽然身处逆境,但因为有美在生命里,有温暖和亲情的陪伴,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快,不带一丝一毫的灰暗。
  野生动物学家西尔维斯特·索罗拉认为,生活中每件事的发生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选择爱、克服畏惧的机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是由于选择了爱的结果。我所说的爱指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欢乐、希望和对精神上的追求持认可的态度。属于畏惧的情绪有: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的功劳不够大,社会告诉你成就来自获得物质的东西。但是,在内心深处你认识到生活的意义不止于此,而这种渴望就是对爱的渴望。
  活着,是为了爱。面对困境甚至死亡,从中学会爱,并懂得如何珍惜爱。于是,当我们有所经历时,更多的人会抱着一颗恻隐之心来看待自己生活着的世界,更多的人会出于爱的原因而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徐翰林/译,选自《读者》2013年第21期)
  读后一品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因此,只有用爱来感染和温暖身边的人,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思有所悟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深层含义。
  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黑体词语的含义。
  4.请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5.活着,是为了爱。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爱中。正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好;正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精彩。你同意上述看法吗?请结合作品内容和实际生活,谈谈你所获得的人生感悟。
其他文献
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居民最多的城市,也是芬兰工商业最发达的城市,它容纳了全国八分之一的人口,聚驻了芬兰几乎所有著名企业的总部。   然而,我感觉不到这个城市的繁忙。满街跑的汽车和电车近乎无声地滑行,行人不慌不忙地迈着步子。晚上八时左右,街上就人影稀落,多数店铺打烊关门。   赫尔辛基面临大海,周边覆盖着森林,湖泊遍布。无论从哪个角度放眼,都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林间与临湖的草地上,散落着用木头和玻璃
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因中途接班,接手时班级语文成绩大多在全年级倒数,而且这样的班学生作文普遍差,学生的作文存在表达不清、内容不具体、个性化表述方式鲜见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每接班后,我就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随文练笔,一课一练,一学期坚持下来,学生在作文方面均有明显的进步,语文教学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典型写作手法练笔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
回首十余年的数学课程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命题改革依然滞后于教学改革,许多时候,命题改革仅仅是一种呼声、一种方向,一旦到了考试这个环节,命题依然变化不多。“课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