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晴舫:在路上和不纯粹的道德相遇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是敏锐一点的读者,必定可以读出《城市的忧郁》里所描述的各大城市。有的崇尚传统,向往古典,“我不在咖啡馆,便在往咖啡馆的路上”般的诗意,企图让人人都活在18世纪;或者是造桥铺路,深怕跟不上“现代化”这个行之有年的词汇,测量摩天大楼足不足够攀爬星星,使整座城市都落入阴影里。他们的历史已经太多了,现在正是抛弃换取新生的时刻;更或者,是活在当下的城市,每个人体内时钟仿佛快一倍,挤公交车追地铁,迈开腿在路上奔跑,一天才刚开始就即将结束。他们无暇理会未来的一切,只有提早下班才忽然感受生之喜悦;以及成为各大城市眼中模范,人人温和有礼、善良无害,总在午夜后才酒醉得像只野兽的未来之城。
  “我猜,这是我为什么喜欢住在城市里的原因。因为城市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人面狮身的笑容,永远难以捉摸。”胡晴舫游走在这些城市中,因为工作,她经常迁徙;香港、台北、上海、北京、巴黎……住进新的房间又离开,却在生活中看见了城市人最真实的面貌。在新作《城市的忧郁》里,她以理性观察为刃,深入城市的筋血脉络,笔锋冷静且带点批判眼光,总能恰到好处地切中核心。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通点,当胡晴舫伸手抹去了边界的轮廓,究竟她笔下的忧郁指向何处?
  
  工作、生活与自我的拉锯战
  谈到开始写作的理由,胡晴舫朝我比了比:“我年轻时就跟你一样,去采访别人、写写稿,几乎每天都在工作。我这种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就是要为生活去赚钱、去努力,所以一开始的写作根本就是为了求生存。”文字犀利的她,讲起话来也连珠炮似的简洁明快,却多了份直率的热情。大学念外文,又在美国拿到戏剧硕士,当初也有写剧本的念头,却迟迟没有选择往文学这条路走。“没有一定要写作的原因是,像我们这种文学系出来的人,看过的好作品很多,有些题材或想法都已经被处理得很好了,作为一个读者已经是心怀喜悦。”胡晴舫说,“但后来决定动笔的原因是,我们的世界实在变动得太快了,人性在这样的环境里所造成的微妙变化,是我非常好奇的。”观看人性,仿佛是看一场电影,会忍不住想探看角色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行为?“你的行为和我的行为加起来,就叫做社会。”
  胡晴舫坦言,因工作而“社会化”的过程很痛苦,但也加速了她对世界的观察:“要去学习和别人相处,去倾听别人的故事,你会发现你的‘自我’开始和外面的世界展开拉锯战,非常痛苦,生活真的不是这么容易的。”然而,工作本身的确也为她的写作磨出了一条道路,曾在剧场、广告界打过工,也参与编撰《Playboy》、《Esquire》等多本国际性的杂志,经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她,不同于被保护得很好的“学院型”作家,胡晴舫的工作性质太多样,逼迫她要不断地去冲撞、去接触世界,“我后来发现,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对’的方式,当我必须要去和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人交谈时,就会逐渐修正自己的观点或信仰。”是的,再靠近一点、再深入一点,看到的会更多,“每个作者其实都是一个观察者。”试着把自我收得再小些,便能更纯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或许这便是胡晴舫书写当下的最大动力,文字风格冷静锐利,总在书写中将个人色彩压得极低的她,其实心很热:“我喜欢人群,也喜欢不纯粹的环境,道德不纯粹,生活秩序也不纯粹。”她笑着说,“生活可以充满各式不同的价值,不同性别也有不同情欲,我觉得世界真的非常美丽;当然这中间一定会有失落,会有挫折。可是我觉得就连这种挫折感,也是一种美好的收获。”
  
  现代人永远都在界定自己
  不纯粹的环境,自然也有不纯粹的快乐;生活在城市里的现代人,包括你我,其实都拥有多重身份,“你面对我的时候是一种身份,但面对其他人,可能又是另一种样子。一个人可以同时是意大利人、女人、素食者;更或者你可能喜欢爵士乐,那就是个爵士乐迷,很多身份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
  同时,胡晴舫也指出一般人在思考中常犯的错误,那就是刻板印象:“有一种很可怕的逻辑是,因为她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做什么样的事。因为年轻,所以想法很梦幻,你怎么知道?”说到这里,胡晴舫忍不住笑了起来。正是为了避免产生这种偏见,或犯所谓“政治正确”的毛病,所以她只书写自己所看见的事情、周围发生的每个当下,而不任意替他者发声或代言:“那是很危险的,其实会是种二次伤害。”胡晴舫举了电影《赛德克·巴莱》的例子,这是由台湾导演魏德圣所拍摄的、一部关于原住民的电影,描述雾社事件里,赛德克族、汉人、日本人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原本是想替赛德克族发声,部分族人却认为是在“消费原住民”,原本的善心可能成为他人眼中的恶意,那无疑是本末倒置的。
  多重身份的拼贴,也是一种现代性的生活特质,“当一个现代人的乐趣,就是你每天都在界定你自己。”喜欢什么,就去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单单只是消费行为的选择,而是仿佛捏土似的,把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一一捏成与众不同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现代性’,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要保障人民有这样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干扰你成为你自己。”可以复杂、也可以理直气壮,“总归一句话,住在城市里只要不犯法、不杀人放火、记得缴税,想做什么都行!”胡晴舫俏皮地下了结论,又笑了。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想做什么都行。多么美妙的一句话,每个人心底或许都藏着这样的自己,需索孤独、期待自由。城市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和刚认识的陌生人互道晚安之后转身,关起门来就变成一个怪胎,“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渴望长大,长大了就能替自己负责任,一旦拥有了自由,也必须去面对一个人下决定的孤独。”生而为人,是好是坏全由自己负责。如果走错了路,也只能摸摸鼻子,告诉自己:“就结束这场不愉快的旅行吧!”胡晴舫坦言,台湾人在看事情的时候很容易钻牛角尖,太悲观,把自己陷入死胡同里走不出去,“城市应该是一个,最可以忍受不同生活方式的空间。”是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走同一条路,过同一种人生,于是在《城市的忧郁》里,胡晴舫写看不起中产阶级的流浪汉,写失业者的心境,她就是要翻转生活的刻板印象,替城市翻案。
  城市的迷人之处,在于永远都有出人意料的面貌出现;如总爱描写纽约犯罪大街的小说家劳伦斯·卜洛克的《八百万种死法》,胡晴舫如是说:“城市里有八百万种死法,就有八百万种活法。”于是她写城市生活的种种切片,和陌生人之间的盲目信赖,酒吧里的坦白忏情每天上演,竟成为城市里一种独特的人情味,疏离又赤裸,天一亮就消失。谈到吃饭,可以选择单人落座,从原本的窘迫逐渐转为优雅;或和朋友挑剔餐厅与服务,城市人的教养比肚腹重要,很快以话语和品味喂饱了自己。这些细节可能隐藏在东京、上海、台北……那些被抹去姓名的城市翩然出现,他们的忧郁那么相像,他们的快乐有志一同,拆掉了现实的城墙,才能更利落解剖每一个城市人的病灶与心愿。城市的迷人和残忍共存,不单只有一线之隔,而是互为表里;所谓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自由,就存在于每个当下。
  
  破灭而后新生
  写《城市的忧郁》时,胡晴舫原本想写的是波特莱尔的概念,从城市的小切片出发,从文学上展开生活哲思的反省;却遇上了2011年初的日本大地震,海啸、核电厂爆炸,辐射危机接踵而来。地震当时,胡晴舫就在东京:“我忽然发现,城市人都喜欢诅咒城市,可是那个城市不就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吗?我们也以各种方式在糟蹋城市,它当然会毁灭。”像吴哥窟、像庞贝城,遭逢火山爆发,一切繁华都被深埋火山灰底下,如今成为观光客们一去再去的壮观废墟:“它原本不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城市吗?”
  正如首篇的标题“而未来在我眼前破灭”,这原本是胡晴舫写的最后一章,却提前来作为开头,借着篇章形式暗示了一个生死循环。整本书仿佛电影倒转,胡晴舫笔下的城市一开始就毁灭了,之后才开始把那些记忆的碎片拼凑起来,又看见那些人在街上悠悠荡荡,开始欲望一座理想的城市,建造一座座美术馆、咖啡店,细心保养自己美丽的身体,或者爱上陌生人,他们哭着笑着生活着,直到末日来临、永劫回归,却不是真正的结束。城市人擦干眼泪,又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城市,“城市人,这种生物就跟蟑螂一样,将在城市消逝后存活很久很久。”这是全书的最后一段,或许这样的周而复始,也是一种城市的“忧郁”吧。
  
  旅人,仍在路上
  胡晴舫除了写散文、小说,也写剧本以及时事评论;是作家,更是城市观察家。她写《旅人》的日常生活观察,《滥情者》里短篇集结的浮世群像,又在两岸往返中疑惑起《我这一代人》的身份认同,接着来到《城市的忧郁》,虽然在言谈中自谦“是个无聊的人”,但透过她的文字与视野,总让读者看见了不同的思考方式。谈起城市,或许胡晴舫仍有许多故事可讲,但接下来要写的作品则是保密,一丁点也不肯透露:“一旦说了,可能就写不出来了。”她笑着说。目前定居东京的她,认识一个城市的方法是散步,曾经从神乐阪徒步走到新宿站,边走边晃,花了两个多小时,来接她的朋友一见面就说她疯了,“其实真的不远啊!”胡晴舫耸耸肩,低头喝口茶。令人忍不住想象起,是否她走出店外,可能又即将与下一个不纯粹的故事相遇了。
其他文献
自由的人,你会永远爱海吧!  海是你的镜子,在波涛的  无止境进展中,你鉴照灵魂  而你的精神却是同样辛酸的深渊  ——《人与海》(L'Homme et la mer)/波特莱尔《恶之华》  1857年6月25日,彼时欧陆艺文界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业经多年纵浪生涯,终在他三十六岁那年正式出版诗歌巨作《恶之华》(Les
期刊
罗思容用前半生的蓄能,在诗词中挥情洒意,将客家传统装点出爵士女伶风。乐评人马世芳说:“罗思容的歌,常常透着巫的气质,或者可竟说是近乎于大地母神的形象。”马世芳形容在罗思容吟唱之前,他从未想过透过客语吟哦竟能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草音乐如此契合,后者歌如劲烈苦辣的私酿威士忌,思容的歌则是一壶温过的黄酒,喝多了仍是会醉的。  出生在苗栗乡村的罗思容在客家山村成长。记忆中的上学路,要经过磨坊、火车轨道,越过
期刊
在如今的台湾书市上,以“科幻”为标签的小说作品少之又少。但找不到并不代表没有。近几年,猫头鹰、奇幻基地、远流、大块等出版社陆续推出不少科幻作品,不过在为作品(特别是新人作家作品)宣传造势之时并不会特意强调那是科幻小说,有些甚至特意避开“科幻”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吸引眼球的表述,出现最多的是“科学惊悚”。  对一个读者来说,科幻的魅力可能在于,它不是构建于现实世界,而是一个作者精心打造的虚构世界。
期刊
恋书,是一件文艺的事情。虽然文艺只是个标签,而恋书却是深入骨髓。不管你的一天始于何时何处,而恋书者的一天必将从读书开始。  在2007年出版的《书时光》中,张宗子这样描述他的生活:“每天早晨,坐在图书馆的餐厅,面对一杯咖啡、一碟面包、一本书,开始新的一天,这是相当惬意的事。你无法知道每一天会为你带来什么。”  读书久了,自然也有表达的欲望,这些笔记、散文、诗歌辑录出来,便是一本精致隽永的小书。张宗
期刊
“其实,至始至终,华文的科幻小说是不是曾经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还是相当受到争议。”台湾著名科幻作家苏逸平曾如是说。以他个人的观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还没有。”科幻小说这种纯西方的文体,特定的结构和桥段一直如同鬼魅一般缠绕在华文科幻小说里。此现象在华文文学重镇的台湾同样存在,但台湾科幻文学似乎始终都有些许属于自己的特质,并依稀可以看见一条若隐若现的通往未来之路。    中国风味  论及台湾科幻文学,必
期刊
2011年11月25日,方所成立。  这个由大陆第一原创设计师品牌“例外”(EXCEPTION)和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一同打造的场所,甫一开幕,即成为文化亮点,吸引业内人士一窥其貌。  其实,方所,并非书店。虽然诸多媒体和业内人士将视线聚焦于书店部分。    “方所”,典出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力图“为懂得文化创意生活的人,打造一个内在渴望归属的场所”,是涵括了书店、美学生活、咖
期刊
科幻小说的定义一直都是混乱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妨从英文来理解,科幻小说的英文叫Science Fiction,意思是有关于科学的虚构故事,换句话说,它必须具备两个因素才能成立,第一个是虚构的故事,否则就变成科学报道了;第二它里面一定要有科学因素,如果把科学因素抽离掉,那就不能成为科幻小说。还有一个地方要强调的,就是科幻小说和科学小说不一样,因为里面的科学因素,如果是科学小说,那这个因素
期刊
“2011年博客来报告”于12月20日正式出炉。虽然台湾整体出版产业萎缩,但博客来今年共销售1400万册的各式图书,较去年成长16%,也就是平均每两秒就卖出一本书籍,而其中会员消费样貌及阅读趋势也传达出各地的政经消费现象;如:全球金融景气不明、贾伯斯(乔布斯)过世、台湾本土电影话题、百年婚潮等,这些销售情报更成为出版界参考指标。  第五届“2011年博客来报告”书籍销售排行榜显示,2011年TOP
期刊
2010年,例外在宁波慈城庆祝品牌创立十四周年,例外董事长毛继鸿谈及尚在筹划中的方所,言辞切切,充满期许。一年后,11月25日,方所在广州开幕,离当初的筹划,已时隔两年。  2005年,毛继鸿的台湾诚品书店之行颠覆了他对传统书店的印象。尤其是看到诚品书店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印象颇深。“当初到台湾看诚品,很羡慕台湾民众每个礼拜都有那样一个地方可以分享到一些东西、吸收一些东西,也希望大陆能出现这
期刊
萌芽阶段:由翻译始,深受西方影响  中国现代科幻文学的发展是以翻译西方(包括日本)的科幻小说拉开序幕的。许多当时世界上有名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均不同程度地被译成中文,如: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押川春浪、玛莉·雪莱等等;尤其是儒勒·凡尔纳的作品被翻译的最多。  1900年,中国世文社出版了由逸儒翻译、秀玉笔记的《八十日环游记》(即《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是目前有史可查的中国发行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