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立足于20世纪50-90年代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的变动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由迁徙制度得到了基本落实,特别是农村人口因就业或投亲靠友向城镇迁移没有或较少限制.1955年自由迁徙开始转变为限制农村劳动力在非招工、招生前提下迁往城市.1958年全面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政策产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由于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粮食短缺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控制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或转变为吃商品粮人口成为政府迁移限制政策的重点.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夫妇团聚型迁移和直系关系成员投亲型迁移逐渐放松;8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进集镇务工型迁移政策启动,“农转非”人口逐渐成为小城镇居民的主体.
其他文献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教育观念、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以制度创新为先导,走教师队伍建设市场化、现代化的道路,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知识经
当前,国内外学界围绕正义观念的论争不单是一个政治哲学或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理解道德现象与道德知识之合法性的道德理论问题。我们亟须从既有文献所揭示的问题和
随着先进技术在传媒行业的不断应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图片新闻以其快速、直观的特点成为当今新闻行业极具竞争力的新闻产品之一。
相信大多数从事传统新闻资料服务工作的同行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多少年来,新闻资料的工作模式似乎总是一成不变。尽管经过了“告别铅与火”的第一次技术浪潮,和“丢掉笔与纸”
笔者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认知的合理性,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自我意识.
农户是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的、部分参与市场的经济单位,其生产经营行为并不完全符合"经济人"的行为逻辑,而是取决于农户的类型。基于农户面对市场信号变动时采取的实际生产经
笔者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阶段的新形势,提出要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发展,关键是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并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措施.
基于2000-200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针对社会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性支出的增加会加大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财政自主度越大,收入分配差距就越大,但本地社会性支出规模的增加会部分抵消财政分权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社会性支出竞争越强,收入差距就越大,但本地社会性支出规模的增加也会降低财政竞争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因此,社会性支出的分配而不是支出规模才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因素。要使社会性支出能够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就需要纠正对地方政府的激励,
高校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教化与内化呈现三种关系状态:契合状态、相斥状态、学生选择性接受状态.在现实的高校环境中,以教化为本位的道德教育机制正在向以学生内化为本位的道德
新年到,衷心祝愿全国工作在传媒战线上的技术工作者们:富泰安康!全家幸福! New Year to, I sincerely wish the country’s work in the media front of the technical wor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