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音乐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的方法来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美国“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实验者科尔曼认为:儿童天生带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只有这种自然的倾向由于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保持。创造性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所以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启发、培养下一代的创造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而音乐则是培养发展这种才能必不可少的手段之—。
  普通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不是为培养音乐家的音乐创造教学。而是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其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出的机会,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现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不管在歌唱、器乐,还是鉴赏等音乐活动中,都应重视学生的体验、积累,使他们能够大胆地用声音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想象到的东西。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就是在各种音乐活动申,尽可能地使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坚持运用以”发掘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通过为歌曲编歌词,编配动作、缩故事、画图等方法,启发学生展开扩散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以演出、创作、欣赏多教学活动作为探索的手段,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强调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一、探索音响与音乐
  (一)通过为歌曲编歌词、编配动作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提出:表演创造和对音乐的反应是人类参与音乐的基本活动过程。唱歌、演奏乐器,音乐律动和创造音乐是学生获得晋乐技能和知识的最佳途径。让学生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西变部分歌词,这样学生的演唱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创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如在《蜗牛与黄鹂鸟》的教学设计中,我在第三个环节设计了合作创编与表现环节。在学生充分地感受了教材中葡萄成熟前,黄鹂鸟嘲笑蜗牛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分组讨论后,创编葡萄成熟后的歌词。五分钟后和学生交流并演唱其中一组创编的歌词。分析歌词并在演唱中让学生想象葡萄成熟后黄鹂鸟赞扬蜗牛锲而不舍有毅力的情景,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在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又进行了德育渗透,而且又与文学写作进行了综合,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生而有之的本能是人类自然地表达情态和情绪的方式之一.而“原始的音乐绝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他认为“音乐来自律动,律动来自音乐”。边唱边摹演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是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或乐曲是具体的,并易于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让学生自编动作表达。例如学习《小蜻蜓》这一课时,教材中的动作只是一个简单的律动,但歌词是动,但歌词是易于用动作来表现的。“飞到西来飞到东”,许多同学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不吃粮食,不吃菜”这一句运用于表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有的用双手晃动,有的用单手晃动,好像在告诉别人,小蜻蜒不吃粮食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英雄”这一句有的学生模仿生活中捕东西的样子,有的学生留意到“小英雄”这三个字而竖起了大拇指。当学生跟着音乐的旋律把这一系列动作连起来做时学生对自己想出来的动作特别有感情因此练习特别认真。为歌曲配动作,是教师对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也使学生从自然生活中得到创造的源泉。
  (二)通过用线条扫色彩表现乐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也就出现另一种理解方式。例如在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时,先让学生完整地体会乐曲情绪,然后提问:“欢乐的情绪应当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呢?”并适时地启发学生当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在鲜艳的花朵中我们会感到心情怎样的?”学生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回答:“用红色,因为太阳是红色的”,也有的回答:“用绿色因为草地是绿色的”等等。于是随着乐曲的进行,这几种颜色也在学生笔下波浪式前进,当乐曲舒缓时线条几乎是平直的,当乐曲激烈时,线条又变的起伏不定,这些都是随着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产生的。因此,对乐曲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而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音乐,则就是学生把音乐具体化,鲜明化。
  二、创造实践
  (一)通过音乐形象创编音乐剧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意大利音乐教育突出三个基本的音乐活动:研究、创造、聆听三个方面同时进行,相互影响。创造性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及培养为全面发展的必需的各种能力。许多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剧,通过演员的表演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作为中学生小学生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而通过对音乐,歌词的理解,编成小故事,是他们能做到的,并且是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
  (二)通过歌谱写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创造领域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把创造列入音乐教学领域之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无论在家庭或学校里,经常能听到许多学生在做事或高兴时嘴里就哼哼唱唱,有时是学来的歌曲,还有很多时候是唱自己随意“创作”的歌曲,当然对孩子不可能期望他们创作出多么完美的歌曲,但不管怎样,这些歌曲毕竟是他们自己重新组织加工而成的,不能不说是音乐创作活动的表现之一。所以在课堂上,可以找一首小儿歌,让学生自己编歌谱,把较合理的部分录下来放给学生听,或者用本课堂学过的歌词进行编曲。自编歌曲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音乐的基本素质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录音录下“创作”成果,使他们更愿意开展这项在促进音乐创造力上是有很好作用的活动。
  音乐创造是20世纪儿童音乐教育发展最快的教学领域。诚如乐圣贝多芬所说:“没有一条规律不可为获致更美的交果而破坏。”只有抛弃模仿,超越了模仿,教和学才获得真正的生命。鼓励音乐制造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在音乐教学和学习中不存在标准答案。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不应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音乐课堂永远是动态的和变化的。当然,音乐教学尽管有一些共性的教学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但从根本上说,其教学过程是充满了创造性的。鼓励音乐创造,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潜能,更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
其他文献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失范问题已逐渐突显出来。这使我们认识到: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道德伦理的支撑。但是,我国当前还没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来指
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6月15日正式成立以来,在反恐、经贸、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中国必须采
快速复电是在配电网络出现问题故障后采取合理举措迅速恢复电力供应,为了更快速的恢复供电,减少经济损失,就必须对造成停电事故以及各类故障的具体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为此应
随着国际航运业务的发展,船员数量的增多,船员在船上出现工伤事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现有的船员社会保险立法十分匮乏,无法保障船员的合法权益.本文根据司法判例,总结船员保险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 ,对带错层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结构计算、抗震措施作了重点介绍 ,并提出作者对类似工程的看法
煤炭作为一种能源,既可以选择铁路等运输方式运到消费地燃煤电厂,发电后再通过电网输送到终端用户;也可以选择在煤炭基地建设坑口电站就地发电,然后通过电网将电能远距离输送
"互联网+"便捷交通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首先针对公路客运出行行为特征,分析了影响出行者对"互联网+公路客运"接受度的因素。其次,基于广州出行者对"互联网+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针对我国水产品中存在的氯霉素类抗生素药物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水产品出口受到限制。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克服
政府与公众关系的演变,折射出行政文化变革的价值取向,而行政文化是决定一个行政体系的结构、过程、程序以及行政主体行为观念的深层原因,它的变革必将对中国行政现代化产生
容积率是目前建设项目中控制地块建筑容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而容积率又分为"计容积率"和"不计容积率"两部分。针对以"计容"和"不计容"为依据的规划设计管理现状,从其概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