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淡水肉食性鱼类肝细胞的显微观察及比较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翘嘴鲌、大鳍鳠和斑鳜3种淡水肉食性鱼类的肝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及比较。结果表明:翘嘴鲌肝细胞分界明显,偶见双核肝细胞,多列肝细胞组成肝细胞索,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不规则放射状排列;大鳍鳠肝细胞分界较为明显,肝细胞索可见,相互吻合成网,以中央静脉为中心排列;斑鳜肝细胞分界不明显,不能分辨肝细胞索,肝细胞聚集成团块状。3种鱼肝细胞体积较大,核仁大而明显,糖原储藏能力较强,脂质丰富。根据脂肪含量,翘嘴鲌肝细胞分为少脂肝细胞(less-adipose hepatocyte)和拟脂肝细胞(adipose-cell-l
其他文献
详细记述了宽肩蝽科的微宽肩蝽属(Microvelia Westwood,1834)及道氏微宽肩蝽(Microvelia douglasi Scott,1874),绘制了道氏微宽肩蝽雌性的整体及局部特征图,宽肩蝽科(Veliidae Bru
前言 工业冷却水的冷却效率,在石化企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冷换设备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关系到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经济效益,故企业不惜投入人力、物力
<正>由于沿江棉区棉铃虫连年偏重发生和 2000年度棉花市场价格抬升等因素的影响,2001年沿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其中,抗虫棉不仅种植面积大,栽培品种多而杂,而
抗虫棉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生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转录到棉花植株内后培育出的棉花新品种。抗虫棉的培育成功,是棉花育种史上的又一新突破,对综合防治棉铃虫、保
《江南style》火爆全球,重庆某大型超市上班的林静最近却为这首神曲心烦,她所在的卖场,每天循环播放《江南style》上百遍,搞得她恶心烦躁。由于工作原因,想躲也躲不过,自己只有硬着
东台市地处黄海之滨,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全市常年种植棉花3万多公顷。80年代中期以来玉米螟成为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一般年份玉米螟为害损失在10%~20%,重发年份损失30%以上,1988年以来,对棉
豆天蛾是大豆生产上的暴发性害虫,但同时又是重要的资源昆虫。从豆天蛾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着手,对豆天蛾的综合利用及其资源发掘潜力进行了综述,并对豆天蛾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疏附县是喀什地区的早熟棉区,棉花生产占主导地位。进入90年代以来,科技含量的投入,棉花栽培技术逐步形成了以良种为基础,宽膜棉为主体,合理密植,化学调节,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