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改善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逐日增加,是社区中常见病、多发病。在药物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同时,非药物疗法改善睡眠质量成为研究中新的热点。通过对改善睡眠的护理措施进行文献查阅,发现作为中医护理技术之一的刮痧疗法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对刮痧改善睡眠的中医理论基础、生物学机制、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刮痧疗法在社区保健项目的推广普及提供指导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低剂量肾上腺素推注在危重患儿急性低血压发作或心脏骤停前期的使用情况。设计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单中心回顾性医学病历分析。场所一家独立三级儿童医院内的大型内外科综合性PICU。对象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间入住PICU且静脉推注低剂量肾上腺素(≤5mcg/kg)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及主要结果共分析24次复苏事件(63次推注,19例患儿)。中位年龄(IQR)及体重分别为9(1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患儿镇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用于儿童术后镇痛提供合适的用药参考剂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ASAⅠ-Ⅱ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250例随机单盲分为5组:RF1组50例予瑞芬太尼1~3 μg/(kg·h)+咪达唑仑2 μg/(kg·min)静脉维持;RF2组50例予瑞芬太尼3~6 μg/(kg·h)+咪达唑仑2 μg/(kg·min)静脉维持;RF3组5
目的分析神经性厌食合并重度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2016年11月在我院确诊的1例神经性厌食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anorexia nervosa"和"severe malnutrition"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1990年1月至2017年5月以来的相关文献,系统性
目的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重症监护逐渐增加,其作为单一持续镇静药物时的长期效应尚无明确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长时间应用右美托咪定为唯一持续镇静药物时,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撤药策略及戒断反应风险因素。设计回顾性病历分析。场所大型单中心四级儿科医学院。对象共纳入382例患儿;<18岁且于PICU内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PPV)期间仅静点右美托咪定镇静>24 h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内不同时间点的睡眠状况和心理弹性状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6年5月—2016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2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在患者根治术后出院前、化疗开始后1、3、6个月分别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睡眠质量
目的设计一种防水防护袖套,克服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洗澡不便、易浸水、导管压伤等缺点。方法选取2016年1—3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置管的200例PICC置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防护方法,观察组采用新型保护气垫和专用透明防水袖套在沐浴前保护,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污染例数和并发症例数。结果对照组的创面污染例数和并发症发生例数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首次下床活动的最佳时间,为临床剖宫产术后活动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行剖宫产的产妇531名,随机分为3组,第1组(A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6~8 h,第2组(B组)为术后9~11 h,第3组(C组)为术后≥12 h,对3组产妇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尿潴留发生情况、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产妇舒适度和疼痛评分进行评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