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闯关测试题

来源 :语数外学习·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积累运用新天地(20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
  


  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亵黩 头晕目眩 沉湎 以儆效尤
  B.戌边 别无长物 殉情 摩肩接踵
  C.缉私 功亏一匮 萦怀 黄梁一梦
  D.矫健 冥顽不灵 璀璨 不循私情
  3.按要求默写。(4分)
  (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李白期望有所作为的心声;《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2)写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艺术手法相同,以景写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人的科学,不该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应具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气度;生命的意义,不该是沽名钓誉、追财逐利,而该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胸怀。(填写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语句)
  (4)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达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从小小的咸鸭蛋里尝出了生活的滋味。
  B.《与朱元思书》一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否定仕宦生活的心迹。
  C.《满井游记》一文,文笔清新而有生气,比喻新颖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游览时的轻松喜悦之情。
  D.《藤野先生》一文用了大半篇幅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5.下面是2007年3月26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举行的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上推出的徽标图,请展开联想说说此徽标的含义。(2分)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关注藏羚羊的迁徙,曾经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遇到的一大难题。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们懂得了许多,丰富了自己的素养。
  C.如果不是两名警察奋不顾身地抢险,数百名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重大损失。
  D.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7.名著阅读与仿写。(2分)
  进入初中两年以来,我的脑海中常常活跃着中外名著中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我常常想:假如我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一定会去铲除社会生活中一个个的“毒瘤”,如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制假售假的黑窝点等,还社会一块明净的乐土。假如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4分)
  母爱是最无私的,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请你用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吧!
  ①[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的名称和歌中的一两句歌词,并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给母亲的话] 请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母亲提一条建议]为了让天下母亲的辛勤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请你针对母亲该如何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阅读芳草地(5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2题。(8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这首诗是诗人在边塞送别友人时所作。送别的时间是______,地点是______,环境是__________,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奇特的比喻描绘出风卷飞雪骤然而至的壮观景象,使人忘记了边塞的苦寒,沉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之中。(2分)
  11.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加以赏析。(任选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的最后四句写分别时的情景,诗人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印,想到了什么?请结合诗中的意境简要谈谈你的猜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3—16题。(14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吴玠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③,饰名姝④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⑤,岂大将安乐时?”却⑥不受。玠益敬服。……帝初⑦为飞营第⑧,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⑨?”或⑩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吴玠(jiè):南宋名将。②飞:岳飞。③交欢:结为友好。④姝:美女。⑤方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⑥却推辞。⑦初:当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为:凭什么来安家呢?⑩或:有人。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或异二者之()
  (2)吴玠服飞()
  (3)饰名姝之()
  (4)玠敬服()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比较上面两个文段,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3题。(14分)
  
  密码中的真情
  霍忠义
  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女大学生身上。
  ②初入大学时,父亲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借记卡,并存入一学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远行的前夜,父亲特意告诉她卡的密码,并告诫这个密码要铭刻在心,万勿随处乱记,否则,密码被人知道就不安全了。
  ③女孩当时意气风发,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父亲的话并未在意。到了学校,要缴6000元的学费,把卡插入自动提款机,可怎么也想不起密码。无奈,她只好打电话问父亲,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了几遍。为了便于记忆,父亲又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过了一段时间,女孩又要取钱,却又想不起密码了。知道这组数字是妈妈的生日,女孩不好意思再问爸爸,更不好意思问妈妈,钱自然无法取出,她只能向同学借些钱花。
  ④暑假回家,父亲问她钱花得如何,女孩哭了。知道原委,父亲没有责怪,反而安慰她说没有关系。女孩却有点生气,问父亲为什么不把密码设成她的生日。父亲说:“不设置成你的,是为了保护你。”他解释说:“通常,人们会将银行卡和身份证装在一起,这样,如果两样东西同时被盗,后果不堪设想。”暑假结束,女孩回学校,从此记住了母亲的生日。在母亲生日的时候,女孩还专门给母亲寄了一张漂亮的贺卡。收到卡后,父母很是感到安慰。
  ⑤不久,家乡传来噩耗: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同时遇难。晴天霹雳!女孩疯一样赶回家,昏倒在父母的遗体前。在众多亲友的帮助下,女孩安葬了父母。整理父母遗物时,她发现了一张储蓄卡。女孩潸然泪下,父母曾经告诉过她,家里还有一张卡,存着她4年大学生活的全部费用。女孩知道,这是父母多年来的血汗钱。
  ⑥拿着卡回到学校,女孩日日以泪洗面。虽然很思念很悲伤,可是日子还要天天过。在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下,她渐渐恢复了过来。女孩自己卡上的钱已经用完,她拿出了父母遗留下的卡去取钱。
  ⑦在自动取款机上,她先输入母亲的生日,屏幕显示:错!再输入父亲的生日,还是显示错。她急忙将卡抽出,心中焦虑:卡上会用什么数字做密码呢?离家之前女孩曾经找遍父母的遗物,却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密码的信息。
  ⑧她再度把卡插入,下意识地输入自己的生日数字。屏幕立即显示:请输入取款金额。
  ⑨女孩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父母使用的储蓄卡用的密码肯定是他们最容易记忆的数字,也是他们最疼爱珍惜的数字,这点做女儿的怎么没有想到呢?
  取完钱,女孩修改了密码,她输入的数字是父母的忌日。
  这是一个最不应该忘记的数字。
  17.整体感知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第③段中“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了几遍”,后“又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可女孩一到取钱时就忘记了密码,这一现象反映出什么问题?女孩想打电话问爸妈,又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概括密码中所包含的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初入大学时,女孩的父亲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借记卡,卡的密码是她妈妈的生日;父母遇难后遗留下来的储蓄卡的密码却是女孩自己的生日,这样的情节设置有何用意?体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说说结尾句“这是一个最不应该忘记的数字”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果你给自己的储蓄卡设置密码,会选用什么数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怀着感恩之心牢牢记住。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东西是你最需要牢牢记住的?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8题。(14分)
  
  秋颂
  罗兰
  
  ①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②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③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④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⑤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⑥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⑦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⑧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⑨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24.请推测选文中加点的“酡红”一词的意思,并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篇散文和我们学过的课文《春》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二者略作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选文结尾说秋是“成熟”“收获”“充实” 的季节,后又说秋是“淡泊”的季节,这是不是前后矛盾?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选文中用了不少比喻,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简要分析第⑨自然段所引诗词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创作大舞台(50分)
  
  29.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大学演讲时说:“我是中国的总理,又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说,我的祖国是一棵巨大的常青树,我就是这棵树上的一片叶子。”请你以“常青树”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文题,自选文体,自定立意;
  (2)挖掘比喻的含义,分析其底蕴。
  (参考答案见下期)
其他文献
以技术的不断突破、技术路线的选择为中心的争论,反而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我们要习惯于让技术冲撞这个行业的发展动力。如今的壁挂炉行业,异常热闹,源于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
原始古拙生机勃勃——肯尼亚园肯尼亚园位于本届园博会国际园的最南侧,占地面积约480m~2。整个园区的建设以图腾柱、雕刻石等独特的造型、浓郁跳跃的色彩使园区充满浓郁的肯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使用范围在我国理论界还有不尽一致的看法 ,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 ,即它正是依靠着“二重化”手法分割、肢解马克思主义而形成派别、渊为思
实践概念是对实践活动的反映 ,它必须来源于现实的实践。与认识相对 ,实践的主要特征是改造客观世界 ,是“外化”性 ,而不是客观性或物质性 ,这样 ,我们既可以分清实践与认识
阅读下面短文, 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选出最佳选项。A Living and dealing with kids can be a tough job these days,but living and dealing with parents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10多年来,有关《周易》的书出了不少,遗憾的是这类出版物,有的仅是卦、爻辞与《易传》的词语注、释,缺乏一般读者所需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有的热衷于《周易》的神秘性,大
规律问题 ,是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就是要探索和发现各种客观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哲学家则把规律作为一个重要范畴来研究 ,
问:您在重版的《世俗哲学家》中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该书的最后一章题为“世俗哲学的终结?”您是怎么认为的? 答:我是想告诉读者,这一版比以前各版有一个更为特别的
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占地面积61824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68人,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200多人。近年来,学校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办学效益日趋显著。学校分别被国务院、中华全国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