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27策:完美生意之道(六)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d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好的推销员。”这是外国某个营销牛人说的话。这话说得有点过分,但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对卖东西方法的重视。不管你的理论多么动听,只有把东西卖出去才最牛......
  
  15 饥饿与悬念
  
  江苏南京湖南路旁有一条热闹的小吃街,安徽小伙子韦勇和他的妻子孙兰香在这里卖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卖了好几年,后来做不下去了,原因是同业里面有人不道德,拿脏河水洗山楂,让电视台曝了光。
  为了找出路,韦勇转而做起了梅花糕。梅花糕是流行于苏州等地的一种传统小吃,相传得名来自于风流皇帝乾隆。梅花糕,人们做了几百年也没做出什么名堂,小吃始终是小吃,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韦勇做梅花糕,却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境界和与众不同的效果。在他的梅花糕小吃店左右,还有七八家一模一样的店,可就是他的生意最好。原因是他舍得下工夫,敢于在传统上动刀子,推陈出新,不单是口味新,在操作上也是花样翻新:别人做梅花糕,都是安安静静放在火上烤,他却抡着个五六十斤重的锅,上下翻飞,好像在玩杂耍,因为这样转,才能使糯米粉沾得均匀。
  这就是韦勇小店的梅花糕比别家店格外好吃的原因。
  但是,不管做出什么花样,小吃这东西有一个“传统”的毛病,就是吃吃人们就腻了。小吃之所以为小吃,生意始终做不大,原因即在于此。在韦勇做梅花糕之前,梅花糕已经在南京流行两年,后来就乏人问津了,做梅花糕生意的人纷纷转行。在有限的市场内如何将生意长期做下去并且保持红火?这个问题让韦勇感到很伤脑筋。
  他采取的办法就是“饥饿疗法”,说白了就是限量供应。所谓饥饿疗法,即商家故意吊着顾客的胃口,在拥有足够生产能力,有能力保证市场充足供给的情况下,有意识控制产量,使市场始终保持不饱和供应,始终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供应缺失,以此提高产品的“珍贵”感,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这实际上是营销中的一种心理战术。这种战术很有效,原因就是人类在本能上都存在着一种逆反意识,越是做不到的事、不能做的事、不准做的事越想去做,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
  韦勇规定,每名顾客每次最多只能从他的店里买5个梅花糕。有一个远道来的顾客,本来想买35个梅花糕,但是好说歹说,韦勇就是不卖给他,说每天顾客太多,而且有很多都是老顾客,如果一次卖给他这么多梅花糕,别的顾客今天可能就买不到了,会引起别的顾客尤其是老顾客的不满。他越是这样说,那个人越是想买,后来就采取这种办法:反复排队,一次买5个,一共反复排了7次队,买了35个梅花糕。像这种得罪顾客的做法,在通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商家的大忌,但在特殊情况下,作为一种营销手法运用,却常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饥饿疗法的难点在于如何测量市场所需的量,既让市场始终保持某种程度的饥饿感,又不让市场真正饿着,否则顾客就可能真被“饿”跑了。此外,放着有利可图的市场不做,对于商家也是一种损失,最好是讓市场保持七分饱。
  与此相类似,还有一种利用顾客心理上的弱点,“勾引”顾客而且卓有成效的办法,即“悬念营销”。山东的创业者李怀新将这一套搞得非常熟练。李怀新是山东费县人,几年前,他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店。一般开店,人们都是放过鞭炮便开门迎客,希望客人越多越好。李怀新不然,他开了店,放过炮,又将店门重新关上了,而且是大门紧闭,一关就是一个星期。刚开张就“关门大吉”,这种怪异的事情引起了县城里人们的注意,人们都在猜想这家店到底是干什么的。有一位大爷实在熬不住好奇,天天去看,每天两趟,早上一趟,下午一趟,着急的时候还趴在窗户上使劲往里瞧。就这样,李怀新越是不开门,人们的好奇心越重,结果一个星期后,李怀新重新将大门打开,人们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家煎饼店。李怀新利用这种“悬念营销”的办法,一个上午就卖掉了关门一个星期做出来的煎饼。
  利用人性的特点或弱点进行营销,多少带有戏剧性,而且可以花样翻新,创新余地非常大,通常也都非常有效。但要注意,花样不能玩过了头。玩过了头,好事就变成了坏事,不足以取利,适足以致害。
  在山西太原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家企业搞悬念营销,每天晚上在电视上播广告,广告出来先是10秒钟的黑屏、雪花点和沙沙的噪音,然后出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将会发生什么事。一连播了10来天。因为这种黑屏广告的制作效果,完全像是电视机或是天线出了毛病,弄得很多不明真相的观众开始都是吓一跳,以为电视机坏了,或者四处检查天线,弄得很多顾客非常烦,打电话、写信给电视台和厂家抗议。像这种悬念营销,无疑会使企业的形象大受损伤,即使有顾客真的想购买你的产品,恐怕也会打消念头。精心策划了半天,故弄玄虚的结果,却是得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这是营销败笔。
  
  16 文化
  
  邹光友原来是四川三台县的一名科技干部,后来因为不满于官场上的某些潜规则,便“推着一辆旧自行车,带着500块钱就下海了”。邹光友最早干的事是用红薯淀粉做粉条,因为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红薯种植广泛,产量很高,而价钱很低。四川人爱吃火锅,粉条是四川人涮火锅必点的一道菜,所以,粉条的价钱卖得很高。通过做红薯粉条,邹光友完成了原始积累,但真正发达,是他做方便粉丝之后。
  邹光友是中国第一个做方便粉丝的。当时他看到方便面盛行,心想粉丝比面条的味道好,在四川原材料价格又便宜,方便面能够大行其道,方便粉丝也一定能行。他埋头开发起方便粉丝,还真让他获得了成功。因为这种东西是市场上的稀罕货,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味道又确实不错,所以,方便粉丝从上市之日起,就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欢迎。短短时间,邹光友就依靠方便粉丝,变成了一个千万富翁。
  然而,邹光友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一个年轻人也看到了方便粉丝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个年轻人名叫陈朝晖,原来是做广告和营销出身,深谙产品畅销之道。他做方便粉丝,采取了和邹光友迥然不同的两种方法。邹光友是拼命在技术上做文章,希望将方便粉丝越做越好,营养丰富,味道可口。然而,陈朝晖却一心在商品的包装上下工夫。
  陈朝晖先给自己的方便粉丝注册了一个商标“白家”。之所以注册“白家”,是因为在成都有一个超过百年、声名赫赫的老字号“白家高记肥肠粉”。陈朝晖从做方便粉丝的第一天起,就瞄准了老白家这张百年金字招牌,准备借船出海。后来,他遭到白家高记肥肠粉的起诉,一场官司打下来,让陈朝晖费了不少劲,但“白家”的注册商标算是保下来了,这场官司同时也让默默无名的白家方便粉丝声名鹊起;第二招,为白家方便粉丝的响亮出场编了个故事,将这个故事印在方便粉丝的包装上,说“清末年间,连年战乱,许多流浪者涌入天府之国避祸。一名流浪者漂泊到成都外南白家小镇,终因饥寒交迫昏倒在一户人家门前。做粉丝为生的主人好心地救起这个外乡人,并以当地特有的红苕粉热情款待,粉丝晶莹剔透、麻辣鲜香,甚是可口……外乡人在漂泊途中不断向人们讲述‘粉丝救命’的故事,不少人因此慕名前往,一品美味。于是,白家粉丝逐渐在川西平原流传开来,成为一道历经百年不衰的、独特的风味小吃”,云云。虽然这是一个俗之又俗的故事,实在没有什么含金量,而且此粉丝非彼粉丝,一个是“费了劲了”才能吃到嘴,一个是非常方便就可以吃到的东西,但是这个故事和借来的“白家”百年老字号配合在一起,竟显得天衣无缝,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推销效果。与毫无历史可言、土头土脑的邹光友的方便粉丝比起来,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加上其他一系列的整合营销手段,陈朝晖的白家方便粉丝甫一上市,半年内就卖了4000多万元。半年走了邹光友3年的路,这让邹光友瞠目结舌。
  不管是“借牌”也好,还是编故事也好,陈朝晖搞的这一套就叫做“文化营销”。
  归类文化营销的方式,常打的牌大致有如下几种:
  历史文化牌——利用历史文化在产品上的积淀推销产品,如陈朝晖之借牌老白家;
  民族文化牌——利用民族特有文化推销产品,如前文所提到范军和他的维族新娘开办的北京阿凡提音乐家乡餐厅;
  民俗牌——利用民俗对人们消费心理行为的影响推销产品,如《科学投资》曾经报道过的杭州创业者蒋文渊的吉祥文化;
  故事牌——又分历史类、传说类、现实类,现实类又分真实类、虚构类、半真半假类。从目前记者所见来说,此类故事有的确有其事,但大多属于杜撰,如“白家”流浪汉的故事。编故事很有窍门,编得好会让人感觉很有文化,编不好则会让人感觉很没文化。有一个关于×××牌鸭脖子的故事,说他们这个鸭脖子来自楚汉相争时期,当时刘邦打胜了,项羽打败了,项羽就带着人退到了一条河边,这时楚军军粮已断,又乏又饿的军士来到河边。忽然发现了满地的鸭脖子,于是军兵们架锅煮起鸭脖子,正在军士们煮鸭脖子的时候,项羽的爱妃虞姬走了过来,虞姬腰上挂着的香囊赶巧掉到了正煮着鸭脖子的锅里,结果做出来的鸭脖子喷鼻香,这就是×××牌鸭脖子在历史上的由来。且不说满地鸭脖子,鸭身子哪去了?就说虞姬,好歹也是一代霸王的枕边人,腰上的香囊里就装些大料、桂皮、花椒、陈皮、辣椒?纵目所及,类似这样荒诞不经的故事,在产品营销中竟然层出不穷。编故事的人如此没文化,偏要搞什么文化营销,真是替自己找难受;
  时尚牌——利用流行时尚文化推销产品,如叶茂中为湖南红豆食品公司包装的“野战饮料”,就是利用时尚“酷文化”推销“酷产品”的一个案例;
  情感牌——情感文化是含金量最高的一类文化,小的如利用情人节的甜蜜文化推销情侣产品、饭店利用圣诞节、春节的团圆文化推销团圆饭,大的如星巴克的温馨文化、麦当劳的快乐文化,后者已经归入到企业文化的范畴;
  再一个就是企业文化牌。企业文化是个大筐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如今所谓的企业文化已经让一些人搞得神秘兮兮,实则俗不可耐。就企业文化营销来说,是需要潜移默化的,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见到成效的。中小企业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独具的文化,但不要指望利用它来短期内提高产品的销量。
  
  17 超值
  
  超值指两方面,一方面指产品超值,一方面指服务超值。前者,比如你买来一把切菜刀,它不仅可以用来切菜,还可以用来砍柴,那就是产品超值;后者,指消费者在接受商家的一項产品或服务后,还能获得商家许多额外的服务。超值服务与优质服务的区别是,超值服务的内容是顾客所需要、所喜欢的,但顾客却不需要为这些服务付出额外的代价。所以,海尔的五星服务虽然令人满意,但海尔提供的是优质服务,而不是超值服务,因为海尔的大多东西卖得都比同行的贵,有些东西贵得还不是一星半点。消费者为了获得海尔的优质服务,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哈尔滨的创业者史道龙有鉴于目前医疗中介市场混乱的情况,创办了一家导医中介公司,名为“哈尔滨全为陪护服务有限公司”,为患者提供导医服务。有人说史道龙的公司就是一家“医托”公司,但史道龙这位“医托”和其他的“医托”有所不同,就是:第一,他是合法的,有营业执照,有固定办公场所,患者出了问题不会找不着人;第二,他不但为患者提供挂号、介绍医生等一般“医托”都做的服务,他还提供许多额外的服务。他所联系的医院和医生都签有协议;他介绍病人就医时,都会与病人签订详细合同,出了问题保证负责。他不仅管病人,还管病人的家属;不仅管病人在哈尔滨时的看病吃药,病人有需要,他还提供到外地的跟随服务。他手下有名工作人员,曾经跟着一位台湾患者,到上海整整服侍了一个月,令这位台湾患者感动得要命,非要将这名工作人员带到台湾去。正是靠着这种超值服务的精神,史道龙短短时间就打出了品牌,成了哈尔滨医疗中介服务领域的头块招牌。
  相对于产品的超值,企业在服务上的超值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吸引回头客,超值服务有着令人惊叹的效率,但企业在提供超值服务的时候,需要仔细衡量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任何服务都是需要成本的。要记住,不要对顾客作出超出能力范围的承诺。(编辑/雨马 插图/王起)
其他文献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了一家医院里。商人焦急万分,连夜去找。因为皮包内不仅有10万元的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的市场信息。   当商人赶到那家医院时,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根儿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瘦弱女孩,在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妻子丢的那个皮包。   原来,这个叫希亚达的女孩,是来这家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卖
期刊
一个从事房产营销策划的年轻人,经过几年奋斗,在业界已小有所成。他的生活每日像拧足了劲的发条,被传真、资料、甲方以及各种方案充塞得满满的。   一夜,他加班到很晚,走了好一段路依然没叫到车。   走得热了,他停下来,松开衬衣领子,仰头呼了口气——这时,他吃惊地看见星星在丝绒般的夜幕里闪烁着,洋溢着无言的美。一如他大学毕业离校前最后一晚,几个要好同学躺在图书馆前草地上看到的那样。那夜,他们深深被血脉中
期刊
不少保健品行业的人评价说,交大昂立集团原总裁兰先德是一个看上去充满了儒雅气质的企业家。他所带领的企业在近20年的时间打造了无人可比的保健品帝国。兰先德和他的交大昂立集团,书写一个充满了悲情的中国保健品企业兴衰史。  教师出身的兰先德起家于校办企业,他一直舍不得离开这个由大学提供的“优越”体制,舍不得这个体制给他带来的优惠和利益。但他同时还在以“体外循环”的私人掌控公司来获得他作为创业者的回报,最终
期刊
今年4月,从盛大转会新华都的“打工皇帝”唐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会选择创业,我会一直选择职业经理人的道路。”唐骏愿意在职业经理人这条道上一路走到底。    另有一批职业经理人则选择了另立山头,自己做“东家”。比如,刘述尧、莫天全,他们从国外回到中国后,感染于中国大地浓浓的创业热情。中国是一片新兴的创业热土,有太多的机会,他们有了创业的冲动,并开始实践……    【人物档案·刘述
期刊
【人物档案·李世鹤】  1941年生于重庆,1963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学位。以李世鹤为首研究开发的TD-SCDMA,是世界上被接纳的三个标准中唯一一种由中国人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在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领域,中国没有一项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与核心知识。李世鹤被誉为“中国3G之父”。    4月1日,西方的愚人
期刊
修庆生,少年离家,从故乡福建到河北保定,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开过小饭店,卖过服装,经营过小商品,几经起落,最风光的时候,也曾手握几十万资产。然而,商海永远暗流汹涌,2001年,失败的打击再次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离开了保定另谋发展。  带着仅剩的2000元钱,修庆生来到了济南,继续做起自己熟悉的服装生意。可命运再次和修庆生开了个玩笑,由于产品积压,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上了身上所有的资金。 
期刊
他破产了,口袋里的1元钱及回家的一张车票是他那时全部的财产。车站检票时,他百感交集。“再见了!深圳……”一句告别的话还没说完,就已泪流满面。   “我不能就这样走。”在跨入车门的那一瞬间,他退了回来,撕碎了车票。   听着来往旅客天南地北的方言,他突发奇想。他用手中的1元钱在站前一家小店买了1支儿童彩笔和4只“红塔山”的包装盒。在火车站出口,他举起一张牌子,上书“出租接站牌(1元)”。当晚他吃了一
期刊
西蒙斯对华尔街的投资家们不感兴趣,事实上,如果你想去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工作的话,华尔街经验反而会成为绊脚石。在公司的200多名员工中,将近一半的雇员都是数学、物理学、统计学等领域顶尖的科学家,只有两位是金融学博士出身,而且公司从不雇用商学院毕业生,也决不雇用华尔街人士。这在美国的投资公司中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在华尔街,韬光养晦是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恪守的准则,詹姆斯·西蒙斯也是如此,即使是华尔街
期刊
今年7月,80后大学生刘统洲回校办理毕业手续,身边的同学称他是最“牛”的创业学生。因为,他和他的“完美”团队,用智慧和汗水,践行了让世界完美互联的诺言……    经商天才    1986年6月,刘统洲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个普通的农家。  刘统洲的经商天分,在他的少年时代便“小荷初露”了。  当时,冰棍市场售价是5分钱一个,批发价是1毛钱三个。刘统洲要买冰棍时,通常会再联合身边的一个同学,让他也出
期刊
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一个养猪场的附近,养猪场的主人张黎明,种了很多植物,大部分都是一种叫杜仲的中药。这是一种不惹蚊子的树,靠着杜仲树,张黎明建成了萍乡市最大的养猪场。这种不惹蚊子的杜仲树和养猪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打上杜仲叶子的主意    1986年,张黎明从南昌大学哲学系毕业,刚毕业就被分配到萍乡市市政府工作,1991年,时任萍乡市政策研究室科长的张黎明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然而谁也没想到,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