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的“四式”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1987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学习方法和理论多如牛毛,但数学学习“四式”——培养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归纳总结、培养良好的心态,每一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做到了离成功就不远了。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一些个人对数学学习的经验。
  培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可以完全的调动你内在的积极性,让你不知疲倦、充满斗志的去战胜一个个关口。充满兴趣的人,需要的就是保持或加强,但在现实的学习中,有一部分人对数学确实没有什么兴趣,那该如何应对呢?有以下一些小办法,可以尝试:第一,可以告诉自己,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想学就不学的。在大环境下,大学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历程,而进入大学的门票就是成绩,在大学前,要让自己少偏科的现象,而进入大学后,就可以在自己兴趣的天地中自由飞翔了。第二,告诉自己对数学有兴趣,就是从潜意识中,慢慢告诉自己,自己不讨厌数学,自己喜欢数学。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提出:“假如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这种态度往往就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这种态度还能减少疲劳、紧张和焦虑。”第三,强迫自己去做一些有能力完成的数学题,建立初步的自信,至少让自己不自卑。而自信往往是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做好长期战斗和循序渐进的准备。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李开复先生写过一本书,名为《做最好的自己》;在数学的学习中,同样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之方法我们听到的太多太多,每个传奇可能都有些不同,就像练武功一样,门派间武功不同,但只要修为达到一定境界,都可以登峰造极,而不是今天练这个明天练那个。
  但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呢?探索、尝试是必不可少的,很少有人可以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有心,这也是一个随时可能“悟”的过程,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功倍的过程,而且着手培养的时间越早越好,我们可以去看、去听、去交流,感觉好的,且有一定可行性的就可以去尝试,感觉不错就可以坚持和改进。
  而对数学的学习方法,基本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如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课后复习,老生常谈,却实用之极,如同练武的基本功一样,马步或内功一旦练好,那威力也是相当大的,但多数人都不怎么能钻进去,对于课前预习,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花费特别大的精力,只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听课的时候有一个侧重点即可,预习过于求精会耗费较大的精力,不利于长期的坚持。这是“大同”之处。小异之处则需从自身性格出发,慢慢摸索和培养。
  归纳总结
  失败是成功之母,之所以能在失败的土壤上开出成功的花朵,归纳和总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养分。在数学学习中,建立纠错本,并且分门别类,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既很好的总结了,又有利于以后的复习。
  归纳和总结也是一个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是攻克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只要把错的、不会的东西掌握了,才是实实在在的进步,成功可以培养人的自信,过多则可滋养人的傲慢,而错误则可以发现进步的阶梯,指出进步的方向。
  在纠错和归纳总结中,笔者不建议题海战术,那样有些浪费时间,毕竟可能做的大部分的题是会做的,只要隔段时间做一下,就可以避免眼高手低的问题,这样也节约了一部分时间,要明白,我们是为自己去学,而不是为老师、为家长或为面子而学,自己能够完全吃透了教材才是最终的目的。
  做题就如同打仗,一场战役就是一道数学题目,天下鲜有常胜将军,伟大的将领都是在失败中滚打过来的,他们只是善于向错误学习,而且比对手少犯了一些错误,如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红军与国民党对抗初期,也是在向错误的不断学习中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作战方针。
  培养良好的心态
  拥有良好的心态就成功了一半。心态问题,重视的人不多,但它又非常的重要。经常有人说发挥失常或发挥超常,这都是心态在起作用。
  平常心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我们必须明白,焦急的心态绝对不利于自己的发挥,如何培养平常心呢?平时的付出就是最大的基础,有信心才有底气,才有不慌的资本。面对考试应当成一个本阶段的检验,适度的紧张是可以的,但太紧张就很让人担心了,而面对考试后的成绩,成绩不错只是说明自己的付出有回报,碰到的都是自己会的题目,而成绩不甚理想,只是说明自己这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归纳总结一下,防止下次类似错误的发生。
  结束语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坚持归纳总结,保持良好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就能登上成功的彼岸!
其他文献
本着提高幼儿园有效教学,促进幼儿的进步与身心发展,让每一名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愉快学习、快乐生活、幸福成长的宗旨,笔者提出了关于幼儿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而提高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知。  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如果要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则需要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下功夫,具体做到“四备”:  第一,备内容。幼儿课程是多领域内容整合与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但深度不够。这就要求教
吕思勉生于书香世家,家学渊源颇为深厚。其父吕德骥,生于咸丰二年,年轻时即享有文名,曾任江浦县学教谕,对《易经》深有研究。著有《抱遗经室读书随记》及诗集若干卷。其母程梫,生于咸丰三年,为武进名士程兆缙次女。亦能诗能文,著有《逸秋诗钞》及《读书随笔》各一卷。  家学渊远,博览群书  吕思勉自述治学经过云:“初能读书时,先父即授以《四库书目提要》。此为旧时讲究读书者常用之法,律于问津之初,作一鸟瞰,略知
教育心理学家重视研究学习迁移的问题,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学上的一个专门术语。而学生学习迁移的影响有多种不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已学知识对新知识既可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  “负迁移”导致知识概念错误  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基础,也是数学运算和论证的基础。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经常在运算和论证方面暴露出许多概念混淆的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幂的运算,容易出现a2 b2=a5;a4·a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38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地区之一,山西省晋中市自2007年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破除利益藩篱,通过千校达标、万师交流、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等一系列措施,从软硬件方面缩小了城乡、区域间学校差距,提升了教学质量。  通过多年实践,晋中市教育局局长鹿建平总结心得认为,教育改革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其中打破利益藩篱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