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空海上联合救生服的温度生理学评价

来源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新型高空海上联合救生服的热负荷及防寒性能.方法①隔热值测定:A组+B组装备配穿于暖体假人上,测定其隔热值.②热负荷试验:5名受试者配穿A组装备,在25℃气温环境试验60 min,测定热应激反应.③防寒性能试验:2名受试者配穿A组+B组装备,在-30℃气温环境试验60 min,评定其防寒性能.结果服装隔热值为4.22 clo;受试者在25℃试验环境60 min,产生轻度热应激;在-30℃、无风环境试验60 min,受试者无明显全身不适(冷)反应.结论新型高空海上联合救生服的热负荷很大,在25℃左右环境中,为了维持飞行员良好的工效,穿着时间不宜超过30 min;建议该装备在重新设计时,适当减少保暖材料。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德氮吡格(TNBG)对人肝癌细胞QGY-7701亚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影响脂代谢的分子机制. 方法 分别提取TNBG处理前后人肝癌细胞QGY-7701的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蛋白进行双向电泳,PDQuest 7.4.0软件分析比对图像,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点. 结果 TNBG作用于人肝癌细胞QGY-770172h后,细胞
目的 检测B基因型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前S1蛋白C末端(94~117 aa)IgG抗体(简称抗S1),探讨其与干扰素治疗早期应答的关系.方法 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方法进行基因型测定.对69例使用干扰素治疗的B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使用普通干扰素(α-1b、α-2b)42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27例,按照HBV B基因型序列合成前S1蛋白C末端(94~117
患者男,20岁,因脊柱侧凸16年入院.侧凸畸形进行性缓慢加重,从未治疗,近3年来出现运动过多或久坐、久站后腰痛.患者母亲有神经纤维瘤病家族史.体格检查:患者体格、智力发育正常,视力、听力正常.全身多处散在牛奶咖啡斑,未触及皮下包块,剃刀背畸形,左肩较右肩低4 cm(图1),右侧髂嵴较左侧高2 cm,四肢肌力、感觉正常.右侧腹壁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早期药物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中心就诊的98例早期药物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歼教-5飞行教员,共飞行3000 h。因“发现左颈部肿块10 d”于2002年9月入院。10 d前发现左颈部一肿块,后自觉肿块有所增大。无发热,无消瘦,无盗汗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患者男,62岁,因"右膝关节置换术后7年,双手皮疹6年余"入院.7年前,因"右膝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Depuy,PFC,假体成分股骨侧CoCrMo,胫骨侧Ti6Al4V).术后6个月,双手背侧及前臂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糜烂、渗出,伴灼热、剧烈瘙痒,呈对称分布.至皮肤病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予以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经止痒、抗水肿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患者女,6岁.出生4个月时因车祸致左下肢严重毁损伤,实施左股骨高位截肢,右小腿下端与外踝部损伤,创面瘢痕愈合.查体:左股骨残端16 cm,难以安装髋关节下合适的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