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解词:什么叫年轻\成长\从容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c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来岁的年轻人来说,重要的事情是:用理想来鼓舞自己,用时间来检验自己,用些许的成功来安慰自己。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也是80后。我有两个80后的头衔:一个是硕士毕业在80后——1984年;另一个是生于1980年后,所以我永远都是80后的新一代。
  现在的80后压力很大:职场的勾心斗角,生活的一地鸡毛,房价的居高不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都在考验着80后的承受力。但如果你们把这些事看做是“你们”独有的烦恼,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那会儿,领导基本上都是30后、40后,我们那时候被认为一点儿戏也没有,他们也指责我们没有理想,不能吃苦,完了还不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正什么都不行。
  但我认为自己并不比他们次,关键我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年轻,耗得起。就像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里写出来的那种范儿:“年轻,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这种自信是我在澡堂里找到的,那时候洗大澡堂,一到大澡堂,我发现我的肌肉比他们好,就找着自信了,心理还得意:脱了衣服才是爷们儿。
  
  年轻,意味着可以熬和折腾
  
  鲁迅写过一篇散文叫《过客》,讲一个受伤的人不断往前走,一个小孩儿说前面有鲜花。一个老人说前面是坟墓不要走了。同样的事情,老人看到的是坟墓,年轻人看到的是鲜花——看到鲜花好啊,说明还年轻,还经得起熬,经得起折腾。
  熬和折腾,我总提这两个词。有些人觉得我矛盾,因为一方面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另一方面又说自己在工作中喜欢“折腾”,其实熬和折腾,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去做,它们并不冲突,只是个角度问题。
  折腾,翻译成书面语言叫奋斗,这是追求;所谓熬,是在奋斗过程中遇到一些曲折的时候必须采取的人生态度。为什么要熬?因为人生有时候前进不得、倒退不得,就待在那儿一就像原来有一次跟我妈聊天,我说我现在除了我娘的儿子谁都不能得罪,老太太听了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她觉得我肯定在外边受了特别大委屈。事实也是这样,但是得接着熬,我们必须要挣扎、忍耐着面对并正确地处理。
  “熬”是直面问题,不是直面惨淡的人生。我特别烦那种装孙子的状态,忒怂。如果有一个问题,去解决它,最坏还剩半个问题没解决完,但是如果躲就变成两个问题了,所以什么问题出现我都迎着上,让他变成半个问题,如果有能力再进一步处理一下。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人生就像手风琴,要先被生活和环境给你压缩到零,再从零拉舒展起来才能奏出动听的旋律。痛苦最后都会转化成营养的。
  
  成长,揣着傲骨当孙子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表达方式太过于骄傲、自我和张扬,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甚至有自我崇拜——其实自打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人都落架了,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精英,也不存在绝对需要服从的权威,谁都可以一夜之间脸掉地上。所以只要法律范围容许,你愿意怎么强调自己都成。
  但我也算见过很多人,意外的发现,从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就能看出他们的未来:凡是趾高气昂总喜欢指教别人的,后来发展的结局都不太好;凡是特别谦逊知道进退的,发展得都不错。所以要想当爷不妨学着先当孙子,爷都是孙子长起来的——我从中央党校任教开始,到后来做万通公司,中间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由原来把自己当个东西,变成最后不把自己当个东西。
  我刚创业那会儿,在地铺上睡了11年,起初是给自己下了个狠,说如果我折腾不起这个公司我就不睡到床上去,后来意外发现睡在地上有很多好处,什么东西都扔在地上。贴着地面,人就特别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你就这么低。
  现在的年轻人一般来说对这种感觉会特别抵触,我也是。但我有不一样的观察角度,我经常把自己当演员,也当观众,有时候站在观众的角度看自己的行为就不那么别扭了。
  
  从容的人生是管出来的
  
  之前跟一个年轻人聊天,他说我看起来很“从容”,说很羡慕我,因为他想从容却没钱,要挣钱就又从容不了。我跟他说,他现在的状态我也经历过,只是他看到的是成功以后的我,也正因为如此,成功在他们眼里成了一种原因而不是经过。
  很多人以为有钱才能从容,其实不是,从容是建立在对未来有预期,对所有的结果和逻辑很清楚的基础上的;此外,从容是建立在克制和自我约束上的,是建立在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的基础上的。
  这方面,王石(万科地产董事局主席)是我见过的人里做得最好的,同样是爬山,他跟我们的行动很不一样,比如涂防晒油,要求两层,他一定会涂两层,而且特别厚。爬山过程中我们的作息很不规律,累了就早睡,聊高兴了就顶着星星聊,他不一样,说几点进帐篷到点肯定进帐篷。珠峰爬到7000米的时候,许多人都兴高采烈地看风景,他不管别人怎么夸,都克制着不出帐篷,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就是因为他能管理自己,所以才能领导别人,才能有从容的人生可以到处去爬山。
  所以要想达成从容,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律。自律,在目标约束下,使自己就像导弹一样盯住目标,目不转睛,坚定不移。
其他文献
天才和人才的区别是什么?从字面上看,天才比人才多了一个“二”。    有没有发现在雨天,出租车总是不太好打?但是在没有下雨的平日,却偏偏到处都有车?这不仅仅是打车人多少的原因,调查显示,出租车司机在下雨天,收工也特别早,这让这个事情火上加油。心理学和经济学者都专门研究过这个话题,他们发现,司机倾向于通过每天“要赚多少才能够不亏”的方式来计算自己的工作时间,一旦到了这个份额,他们就会停止工作。雨天打
期刊
成果,是我们的交付物,而效果,通常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用户要的不是电钻,而是墙上的孔。    “成果、效果、价值”,是对工作任务的三个重要判断:成果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任务的价值是什么?“做对的事”和“把事做对”是关于工作任务的常见对比与讨论,但易于流于表面,这里换个视角试图澄清常被忽视的部分。  成果,就是我们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之后,我们所交付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成果是什么?这个问题常被视为毫
期刊
我坚决鼓励到点走人、按时下班,工作时间内确保工作效率、达到工作要求。    据我了解,加班对于在IT业、投资银行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媒体的工作者而言,几乎是家常便饭。甚至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公务员,都要经常性地加班。我有朋友就是公务员,现在加班对他们来也就是常事。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人加班这件事,情况已经很严重,因为大家似乎陷入了习惯性加班状态。当把加班当常态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一般
期刊
好的教练是能够看透本质的人,他不需要是领导,不需要命令你做事,而是你信服地听他的指导。    做一个项目,两个领导的想法不一样,作为项目执行人,听谁的?跟领导说,你们先自己搞清楚再跟我讲?这样两个领导一起得罪了。这种事情适合去问职场教练,教练会告诉你,最好等那个稍次要的领导出差的时候把项目完成,他回来的时候生米已煮成熟饭。  在外企工作,学到了人才发展需要教练这一招,英文的教练叫Coach,用教练
期刊
不是只有名校的学生才能进入大公司,从重视第一份简历的各种细节开始,你就要让公司感受到你的热情和坚定。    我大学毕业开始找工作时,开始仔细考虑如何制作我的简历。我在大学里学习很好,但我的大学并不出名,特别著名的公司甚至根本不招我们学校的学生。我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简历这一关。  大公司的人事部招聘员工,都是从简历筛选开始的,他们见到你的第一面就是通过简历以及简历上的照片。说一个你们可能接受不了的
期刊
作为强调标准化的服务行业,可能是印象中最不容易获得快乐的工作,不过有了快乐工作的三大秘诀,最简单平凡的工作也能很快乐。    有人戏称,麦当劳员工血液中流淌的是番茄酱。从顾客走进餐厅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一种酸酸甜甜的红色情绪所感染,快乐、忙碌而又充满激情。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麦当劳的员工在那么高强度的工作中依然保持这份快乐,我想那是因为公司对人才发展有着独特的理念。  与高科技行业的成就相比,
期刊
在职场当中,在直面坏消息的时候,我们不能选择回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迅速地应对,精确地、自信地、诚恳地阐述现状,就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在别人失败的地方取得成功。    在对商业客户的培训过程中,大家总对某些话题的兴趣高于其他——比如“冲突解决”。其中就有一个要点:如何把坏消息告诉老板?  如果你发现告诉老板坏消息的那个人就是你的话,那么最好这个消息不是一个意外——公司季报利润在下降,
期刊
“牛人”要心里小心谨慎,姿态上张牙舞爪,不能默默地牛——这就是老罗自我营销的核心思想。    老罗英语培训学校的创始人罗永浩曾不止一次在公开演讲中说,自己并非如外界所说的那么心思粗犷,而是粗中有细,并且还带着世俗的精明。他这一说,拆了所有人的台,人们都觉着他不仅彪悍而且单纯,是一个脑子都不过就大实话往外冒的相声表演艺术家。然而真实情况恰恰相反,那些留给大家的深刻印象,更多的是在他理性思考后选择的表
期刊
说一个人过于琐碎“婆婆妈妈”,怎么听都不像个褒义词,可如果是夸奖一个行政人员那就是另一种味道了。    巨蟹座的员工总是做好了体察一切细节的准备,他们不需要外界施压也会把所有的事情想周全。1985年出生的Cindy在挪威船级社的工作已经是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三份工作了。大学时她学的是旅游管理,在毕业求职那年,却突然想做一个完全不同的行业——HR。没想到这一念之差,却让她“上错花轿嫁对郎”,因为她细腻的
期刊
在游乐园中,有一种只有一个人搭乘的超级恐怖云霄飞车登场了!你觉得这个云霄飞车的车体是什么颜色?  A红色 B蓝色 C金色 D黑色 E黄色 F银色  解析——  A 情绪化度70%(坏心眼的情绪化)  你有一面是有点“坏心眼”的,特别是在讨厌的人面前,你会故意说一些情绪化的话,来让对方感觉难堪,要小心别因为嘴不饶人而树敌过多。  B 情绪化度30%(偶有情绪化倾向)  你不是一个任性的人,但却因为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