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师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回家,上小学二年级的侄女兴奋地拿出期末考卷来给我看,语文98分、数学100分的成绩让这个小丫头颇为骄傲。哥哥在一旁无奈地表示,现在的老师期末考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还要容易,就是哄大家一起高兴呗。
  再容易的题也有考低分的,这证明孩子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我虽然这样劝慰哥哥,但心里也有一丝不快。
  侄女很爱学习,牢牢记着老师留下的暑期作业,每天都要按计划完成。她告诉我,过几天自己还要去上课,跟同学们一起去老师家里上。暑假,自己的老师怎么可以办辅导班呢?然而,哥哥不愿意得罪老师,准备准时送孩子去上课。
  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让我瞬间由不快转为些许厌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者的职业要求,然而,如果像侄女的老师那样,即使传道授业解惑,只能算合格。像是不苟言笑的售货员,一买一卖之间,没什么不可,只是少了点什么。
  何以为师呢?沉渣泛起,旧时的上学时光如在目前。
  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候,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是一个老师。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小时候的作业本,那个时候没有现在成形的本子,是从商店五毛钱买回一大张白纸,回来裁成32开大小,上下各用上一张牛皮纸,然后用针线缝起来,有点像线装书的样子,不过当时的本子缝的是上面而不是侧面。那位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有这样的本子。
  这样的本子每个学期都要换,一个科目一个。每次自己都舍不得用,而在這个作业本上,是不许有任何涂改的,作业规规整整,干干净净,从那个时候起,自己就习惯了严格要求自己,写一笔好字,篇篇干净。
  不谙世事的少年单纯而又充满向往。在那个物质不算丰裕的年代,那位老师除了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外,还给学生灌输“美好”。他告诉我们,你们将来要考上大学,那个时候多好呀,国家会给每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一部小汽车;不仅如此,以后商店里的东西大家不用花钱,谁需要谁就能拿,对,吃的也一样,想吃多少吃多少……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老师用最质朴的语言在我们那群无知的孩童心里灌输了最美好的社会图景。活着吧,努力吧,看将来的生活多么美好。
  从未怀疑过老师的话,坚信不疑。那年小升初考试,自己就打定主意,一定要考上县城的中学,仿佛那里注定能通向大学之门。
  记得那次老师跑到自己家里,很多话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老师规劝我的父母一定要让我去上县城的那所私立中学(不然的话,只能上教学质量一般的乡镇中学)。当年私立中学刚刚兴起,每个学期450元的学费不算少。老师担心我去不成,一个劲儿地跟父母说,孩子是上大学的料。
  我依稀记得,那个时候,夏日午后,一群孩子在教室里打闹,老师讲到空气和水,让一个男孩子端来一盆水,将一个茶缸倒放在盆里,咕嘟咕嘟地气泡出来,原来空气和水是这么回事;秋日夜晚,天空中繁星灿灿,老师会带着大家在院子里看哪个是猎户座,哪个是“勺星”。
  到了中学,晚自习的教室里,常常烛光点点。每当最后一节的时候,老师就会让大家都熄灭了蜡烛,自己在讲桌上点上一盏,就开始读起了《红楼梦》、《三国演义》……
  那个时候的夜晚,我们常常在红楼梦中或结义的桃园中醒来,故事和现实于恍惚间变换着。
  记得有时考试临近,老师会亲自带上我们,在一个春日的午后,走出校门,在麦田和油菜花地之间流连,学习的烦恼和压力常常一扫而光,自然的美好让少年心里无比畅快。
  何以为师?当我初为人师才知道,每一天给予孩子的,可能成为他(她)一生的记忆。率真而美好,真实而自然,净而无尘,严则唯端,是为师矣。
  如遇此师,生之大幸。
  编辑:董颖 美编:阎瑾
其他文献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是我们最看重的孩子与自然的接触方式。我们从不迫切地指望大自然教会孩子什么,融入其中,慢慢感受,就很好。  山间生灵,草木青长。作为一个生态学专业毕业的北林学子,不管在大学时期还是工作以后,我一直对自然保持着初始的爱恋和无比的敬畏。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事是奔赴自然无法解决的。自然情怀,于我已经渗透到身体里。  即便三年两娃的怀孕期、哺乳期、初为人母期,我也从未错
每天清晨,当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逐渐被晨曦所笼罩时,整个城市开始变得富有生气,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贯穿于城市四通八达道路上渐次多起来的车辆,它们或从外地进京,或是来自城市内的某个角落,最终汇集在北京错综复杂的道路上。  但集中于某一时间段的汇集,显然让北京的交通变得不堪重负,车辆由最初的飞速前行慢慢变为缓缓移动,遇到雨雪天,整个城市便宛如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人们对于四个轮子所带来的便利和自豪
有时候拿瓶子太不方便和优雅,所以设计师创造了这款手提包,里面可以放入红酒、汽水、饮料等其他饮品,随时随地带到你想去的地方,坐在那里享受。  这款名为Rollerphone的概念手机横空出世,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漂亮的腕表。其实,它是一个有可伸缩的透明屏幕的手机,集上网、视频、聊天、读书、音乐等多种智能功能为一体。伸缩的长短可以根据人们的手指长度来定,也就决定了最适合使用者耳朵和嘴的距离,适合多种脸型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医改”依然是最大的热门话题。“看得起病,放心看病”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可现实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期挥之不去。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表示,看病难、看病贵,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医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薄弱、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尚未确立等均是因素所在。另外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还不能消除因病致贫现象。  公立医院改革如何破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如
女儿暑假前问我:“妈妈,你能把你关注的新闻时评公众号推给我吗?另外,还有哪些靠谱的新闻评论公众号值得看看呢?”听完她的话我感慨颇多:第一是孩子开始关心时政新闻,而不再只是看娱乐八卦了;第二是孩子关心的是“时评”而不是新闻本身,也就是说,她很想知道某则新闻该怎么评价和分析;第三是她需要综合地看几个质量高又都比较严肃的公众号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整合,逐渐形成自己對某件事情的观点。这是我在女儿触屏这个问
前不久,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这是我国自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以来进行的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刑法修正。其中新增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条件和量刑起点,强化了刑法对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保护。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  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让中国人进行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在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常发生,但这些国家总体而言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    监管体系与时俱进  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迎来一次大变革。奥巴马政府的这次改革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的一次调整。100多年来,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在不断改进中日渐成熟。  1906年
我有一辆小小的代步车,除去每周限行那一天,我都开着它上下班。家离单位很远,来回要用3个小时左右,在这“漫长”的3个小时里,我会听听音乐,或者“走走神”看看街边的靓男倩女,“幸灾乐祸”一番抛锚在路上的车。  启动发动机,Radio传出的音符开始在车厢里舞动。我十分钟情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在每天上下班的行程里,我大多数时间都会听这个频道。我跟朋友讲,我喜欢FM91.5,
又到一年高考时,北京、山东、江苏、江西、福建……  今年,上述高考生源大省继续传来高考人数下降的消息。  高考,这个伴随几代人的人生命题再次成为话题。  2011年高考报名工作结束后,各地相继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在已经公布的27个省市中,有20个省市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下降,其中河南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85.5万,锐减近10万人,是有史以来“跳水”幅度最大的一次。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1
今年4月世卫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关于噪音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这份报告首次指出噪音污染不仅让人烦躁/睡眠差,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减少人的寿命。噪音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  噪音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