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华:并不是天生会讲故事的检察官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法证明》的创作中,朱晓华始终坚持一个原则:电影就是电影,而不是预设前提的宣传。电影就像生活一样,绝非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那么简单。他不能给人物做简单的道德判断,给他们贴标签
  4月3日,在美国洛杉矶落幕的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江西省铅山县政府、北京飞天魅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检察题材电影《无法证明》荣获电影节最高奖项:“最佳故事片”奖。这是中国检察题材的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
  《无法证明》改编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官朱晓华2013年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作为电影的原著作者和编剧,朱晓华可谓出身“行伍”,在检察系统的公诉部门、反贪部门都供职过。每次提到自己的创作,朱晓华总会说,没什么不得了的,都是源于自己亲历或所见所闻的事情。然而事实却是,讲一个故事的难度不啻做一件事情、办一个案子,讲好故事更是难上加难。
  来自莫言的鼓励与指导
  当然,朱晓华并不是天生会讲故事。
  朱晓华出生在广西农村,像所有的中国农村一样,这里代表着贫穷和落后。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朱晓华发现,农村的人们和发达地区的人们有一点是相通的,都需要公平和正义,而解决方案就在法律。法律因此成为年轻的朱晓华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
  后来,朱晓华进入广西博白县检察院工作,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法律人。2000年,朱晓华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一些文章。2002年,朱晓华获得了一次去北京参加检察日报社优秀通讯员培训班的机会。
  培训期间,有一项内容是写作辅导讲座,主讲人竟然是后来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那个时候,莫言正在检察日报供职。
  朱晓华也是莫言的崇拜者,《红高粱家族》、《十三步》等作品他都一一读过。第一次见莫言,莫言的朴实让他感到惊讶,觉得莫言就像他的老家村里的一位邻居大哥。讲座结束后,朱晓华鼓起勇气走到莫言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你就是朱晓华。”莫言微笑着,从旁边拉过一张椅子,叫朱晓华坐下。“我看过几篇你在《检察日报》刊发的文章,写得不错。”莫言说。莫言的表扬让朱晓华受宠若惊,想一个大作家,还有时间和兴趣看他这个无名作者的文字。
  莫言接着又跟朱晓华说起1998年为创作反腐题材长篇小说《红树林》,曾在广西北海市体验生活一段時间,他告诉朱晓华,“有时间多写写稿,在检察院工作,素材多”。
  回到广西不久,朱晓华收到了莫言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他新出版的书《檀香刑》。看着扉页莫言的签名,朱晓华十分激动。
  也许莫言不知道,就是这一个简单的签名,点燃了朱晓华坚持文学创作的火花。其实,在那段时间里,朱晓华因工作调动等事一度烦闷不已,情绪低沉,几乎决定放弃写作。正是莫言的签名,让他知道,千里之外的北京,竟有一个文坛巨匠在关心他的创作。
  到现在,朱晓华都还记得,莫言在那个讲座上传授的经验:“一个写作者,必须坚持人格的独立性,写出自己的特性;一个写作者,应该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特征的生活;一个写作者,观察事物的视角,应该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视角。”
  第一次“触电”有些不适应
  自此之后,朱晓华笔耕不辍,写好文章就四处投稿。2003年,朱晓华向《检察日报》投送了一篇案例通讯,题目叫《一个检察官的情法抉择》,取材自他一次办案的亲身经历。
  当时,《检察日报》正在改造案例报道的文风,在“明镜周刊”创立了每月一期的“情法人生”专版。朱晓华的来稿正合编辑部的创意,投稿便以一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文章引起巨大关注,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对他和办案检察官进行了专访。
  这一次创作极大地鼓舞了朱晓华。朱晓华以这篇通讯为起点,改写出长篇小说《你是我的兄弟》,后又被《检察日报》相中,安排在报上连载。
  2009年,朱晓华接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邀请,将《你是我的兄弟》拍成电影,搬上荧幕。
  第一次“触电”,朱晓华感到有些不适应。虽然故事就源自自己的亲身经历,但剧本写起来却艰涩不堪,总觉着写不到点上,缺少点什么。不得已,朱晓华决定向曾指导过自己的莫言请教。
  当朱晓华和影视中心制片人汪国立赶到莫言家中时,莫言正立在寒风和纷飞小雪中等待他们。对于朱晓华对创作的困惑,莫言提议,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创作,而不是一贯写罪案小说的围追堵截、抓捕、审讯模式,既然是亲历的案件,就把办案时检察官的内心矛盾写出来,“写作应该从内心出发,刻意编故事就本末倒置了”。
  朱晓华恍然大悟,一直以来,他都太追求故事和剧本的雕琢感,老是想着如何去加工,而忘记了审视自己的内心。事实上,“创作”的范畴可以更大。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有一件举世闻名的艺术创作,叫《现成的自行车轮》,就是从一辆普通的自行车上取下的前轮,固定在一个圆凳上,其创作流派的宗旨就是“不干涉”,即不通过任何手段改变自行车轮的原来面貌。
  莫言的建议,让朱晓华给自己做了减法。他不再只专注于外在故事,纠结用什么形式表达案件的复杂程度更好;而是原原本本地讲述自己的内心,呈现那些办案中的纠结与痛苦。
  2010年,电影《你是我的兄弟》在广西靖西县拍摄完毕。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这部电影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后来还荣获2011-2012年度全国法制新闻奖影视类二等奖。
  将文学创作延伸到荧幕之上
  2012年,朱晓华重拾笔端,又创作了检察题材的长篇小说《暴风眼》。小说问世后,受到普遍好评。莫言在给小说作的序《常识于平田浅草》中写道:“读朱晓华的作品,就像看他喝酒,酒量不大,但从来不少喝。……什么时候,等腐败不再是制度性的,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等腐败被控制在民众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的时候,我会劝朱晓华,不要再呕沥作文。”   “呕沥作文”基本说出了朱晓华创作《暴风眼》时的艰难。虽然经历了《你是我的兄弟》剧本创作的困难,朱晓华似乎“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开始,仍然习惯性地从一起案件入手。他越写越发现,人物怎么变得干巴巴的,仿佛变成了案件中的一个个符号,一度也写不下去了。
  后来的一次经历帮助朱晓华走出困境。当时,朱晓华被下派到广西一个城区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正遇上院里查办几起房地产领域的腐败大案。他每天都跟他书中预设的那些“反派人物”打交道,发现房地产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他们特有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运作技巧。通过跟他们接触,朱晓华突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原来不是如想象中那样片面,这个行业的人远比想象的复杂和有趣。这说明人性是一座深不见底的富矿,其实,案件中的人远比案件本身重要。
  于是朱晓华决定把思路推倒重来,他更换了角度,把案件当做背景,浓墨重彩地去写人,写他们的人性挣扎和人生沉浮,小说终于有了不一样的面貌。
  “如果就案件来创作,写来写去,渐渐地变成了检察题材侦破文学,渐渐地主题集中于“正义战胜邪恶”、“执法为民”之类,就难免走向情节雷同化,主题单一化,人物扁平化。”朱晓华说,只有更多地关注人性,才能使检察文学作品有着更广阔的社会覆盖面,成为“大检察文学”,避免变成“检察行业文学”。
  首次“触电”获得成功之后,朱晓华也积极尝试再将自己的作品和影视联系起来。2013年,朱晓华创作了小说《无法证明》。最高检影视中心再度联系到朱晓华,希望将这部作品也搬上荧幕。
  在这件事情上,朱晓华是有“私心”的。由于朱晓华是检察院的公诉部门出身,所以他就一直就琢磨为什么不能有一部反映公诉人生活的电影。《无法证明》就是这样一部再合适不过的电影了。
  然而,国内法律题材电影本来就不多,反映检察官特别是公诉人题材的更是屈指可数,并且乏善可陈,可借鉴的成功范例几乎没有。这也让朱晓华在改写剧本时犯了难。
  朱晓华分析,导致乏善可陈的因素也许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创作者的创作动机有一些偏差,那就是把电影仅仅当作了一种宣传。在纯宣传的创作动机之下,故事势必主题先行,人物势必完美无瑕,于是,一个以展示主人公事迹为主旨的电影就出炉了,有没有人看可想而知。“显然这种创作方式是有问题的,如何突破就成了一个现实的困难。观众需要故事,不需要事迹,这个道理非常浅显,选择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塑造一个可信的人物就成了一个现实的任务。”朱晓华说。
  朱晓华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小说后来也改编成电影,而且有日本和韩国分别拍摄的两个版本。小说讲了一位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一家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工作的邻居靖子。一天,靖子失手杀死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知道后,决定帮靖子摆脱这场灾祸,他不惜“牺牲”自己,设了一个匪夷所思、拍案叫绝的局,使所有证据最后都指向自己,而令靖子最终脱难。
  这部小说令朱晓华感到震撼,一起犯罪案件中人性居然能够如此复杂。“作为一个创作者,观察人性、追问人性是一项基本技能。人性是一座深不见底的宝藏,每个人都可以以一种独特、极端的方式去开掘它。哪怕挖出了一块小石头,其光芒就足以照亮整部作品。”朱晓华说。
  因为《嫌疑人X的献身》的启发,朱晓华开始改造自己的小说,把人性越发地深挖下去。
  《无法证明》的价值观
  对于在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获奖,朱晓华表现得十分低调。事实上,2015年6月,《无法证明》在国内各大电影院上线时,并没有引来太大的关注,票房成绩也并不太好。
  朱晓华回忆起创作剧本的过程,坦言对电影的票房没有太高的期待,一开始就是奔着获奖去的。
  为了创作一个能够获奖的电影剧本,朱晓华花了大量心思在塑造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上。
  检察题材的电影,如何在90分钟之内塑造一个可信的人物,难度不小。朱晓华尝试着从主角的私人动机入手,来展现他的心路历程。
  这也许是一个模式,即所谓从可见的私人动机出发,最后抵达隐藏的公共动机。
  在《无法证明》里,检察官竞远千方百计地想合法地利用自己的权力去证明一个自己无比憎恨的人——陆润堂有罪,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无法证明。这种无法证明的无奈和挫败感恰恰体现了一种隐藏的正义感,展现了法律的精神。
  完成了人物设计,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情节。如果人物和情节是互不隶属的两张皮,那么也无法支撑起整个故事。情节承载着人物的情感,所以必须要精彩、巧妙,这样才能配得上气场强大的人物。所以,朱晓华选择了一个发生在20年前的“白骨案”。
  在《无法证明》的创作中,朱晓华始终坚持一个原则:电影就是电影,而不是预设前提的宣传。电影就像生活一样,绝非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那么简单。他不能给人物做简单的道德判断,给他们贴标签。因为人性是复杂的,电影跟文学一样,其存在的使命就是揭示人性的复杂。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就是陆润堂在得知竞远是他的年轻时的偷情对象婉心的儿子,并且感受到竞远来之不善的时候,提出了更换承办人的请求。婉心获悉了这个情况,并且知道她是否对她与陆润堂的关系予以证实将影响检察院领导的决定,于是立刻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尽管过去了20年,她依然深爱着陆润堂,如果肯定了这层关系,竞远就有可能被撤换,那么她爱的陆润堂获得自由的几率大增;另一方面,如果她否认了这层关系,儿子竞远就有可能不被撤换,依照他在当地政法机关无人匹及的业务能力,一定会将她爱的陆润堂送进监狱。婉心的人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母爱和情爱不能兼得,必须放弃一个,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一面。
  当然,《无法证明》公映以及获奖之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貌似主创人员有意识地在迎合某些西方人的口味,凸显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朱晓华表示,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可能有些过敏了,“我创作小说和初衷是我喜欢这个故事,如果不小心迎合了什么东西纯属巧合”。
  另有一些人认为,《无法证明》其实也是怯懦的,对于人性丑恶一面的揭示仍然过于保守,这样就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毛病: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回归正义的过程过于仓促。朱晓华认为,这是一个一针见血的批评。“我承认,造成这个怯懦的原因是长期的、一以贯之的落后观念,那就是总愿意自己的作品給人带来希望。其实给人希望是电影,给人失望同样是电影。我真觉得所谓的主题是交给观众来感受的,编剧的任务只是塑造一个可信的人物”。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的人,每个人都会仇恨,执法者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不得不去用我们的严谨,用我们的程序去尊重别人的、法律赋予他的基本权利,我们自己才会是安全的,因为我们有一天也会成为别人。只有每一个执法者都像给自己的手机充电那样习惯于无罪推定,我们这个国家的人民才会是无忧无虑的。”朱晓华说。
  《你是我的兄弟》
  《你是我的兄弟》是朱晓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48小时之内的一起行贿案的故事,检察官郑十一在查办一起贪污受贿案时,发现少年时代的好友袁向东卷入案中。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一些好友间的旧事被重新翻出来。故事对基层检察官办案生活和执法理念完成了一次很好的展现。
  《暴风眼》
  《暴风眼》是朱晓华继长篇小说《你是我的兄弟》之后,推出的第二部反贪题材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南方海滨城市西滨市里三个兄弟的故事。老大李东哲是市长,老二李东拓是市检察院的反贪局长,老三是西滨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西滨市的反贪风暴围绕着三人展开,而位于风暴眼的三个兄弟之间的情感与金钱的纠葛,也越来越紧张。
  《无法证明》
  《无法证明》是朱晓华创作的第三篇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起20年前的命案背后的故事。检察官竞远在办理一起发生在20年前的命案的过程中,发现嫌疑人陆润堂是自己母亲婉心的初恋情人,也是导致自己父亲郁郁寡欢而终的罪魁祸首。为父报仇的情绪始终缠绕在检察官办案的程序中,面对“恶人”陆润堂,竞远极力搜集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最终却在“无法证明”的证据面前服了输。
其他文献
随着阿勒泰地区和慈溪市先后开始实施官员财产申报,社会各界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在社会各界的极力赞扬面前我们有必要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一个
分析了研究生教育中道歉言语交际实施的必要性,指出研究生教育中道歉言语交际的各要素及其特点,提出了成功实施道歉言语交际的策略。
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战争样式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伦理冲突,深入分析这些冲突,是我们正确面对伦理挑战的前提。本文首先揭示了武器装备伦理的特征,即约束
这个事件其实一直是新闻意义大于临床意义。简单地说,换头或者说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技术,需要解决的3大问题是:免疫排斥、神经再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三个问题,无论哪一个,目前临
期刊
摘要: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确表明了他的“教育无目的论”,其实质是反对从外部赋予教育以目的(外部目的),教育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教育目的(内部目的)。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是一种综合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教育观。“教育无目的论”具有纯粹性、动态性、当下性、差异性等特点。  关键词: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民主主义  中图分类号:B712.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
原本计划今年完婚的准新郎,竟然伙同同伙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近日,经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对被告人曹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今年30岁的曹某系株洲人。经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3月24日,曹某应周某要求纠集一同伙,与周某邀集的其他三人先后来到株洲市蘆淞区水果市场。随后,周某指使曹某等五人去“教训”被害人柳某,并为他们准备了工具。  周某带领其中一人对被害人柳某进行指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大会,对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再部署.住建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提出,要理清部机关与部直属单位、部管社团之间的关系,坚决杜
周代的马遂制度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基础。因此,要想真正了解我国奴隶制社会的本质,就必须对周代的乡遂制度有所认识,了解这种制度的具体内容,揭示它的阶级实质,否则我们就难以
经过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加合乎社会发展实际,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如何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对教材的研读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如何以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