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观念水平视角下物理试题的能力层次结构分析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yhi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观念是核心素养的基石,以物理观念为本发展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学业质量与考试评价也包含对物理观念的查考.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提高,高考形式也随之变化.对试题的物理观念分析既是试题能力结构的深入思考,也是对物理核心素养落实的评价.本研究基于SOLO分类理论,结合考试大纲,以物理观念水平为依据,重新建立了物理试题的能力层次划分标准.以2019年全国Ⅰ卷为例,对物理试题的能力层次、分值、题型、知识点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试题的能力层次分析.通过对高考物理试题能力层次的分析,明晰试题能力层次结构的特点和专家命题意图,以期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能力素養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试题能力层次分析;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物理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1-0002-05
  作者简介:项睿杰(1996-),女,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学科教学;
  徐莹(1987-),女,吉林松原人,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为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方面培养落地,精心编排课程内容,提出考试评价不同要求,高考改革迎来了新的“3 3”模式.其中物理观念是素养培养的基础,教学中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研究及实验能力.通过物理试题的形式评价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层次,试题的物理观念考查和能力结构层次的评价分析,不但要切合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也要结合学生的目前思维能力水平.目前基于SOLO理论[1]的物理试题能力层次的研究主要依据考纲的不同能力要求和SOLO分类理论的结构水平相结合进行分析.这仅仅把试题不同能力层次的分布简单进行梳理,不能将试题中物理观念的能力水平体现出来;而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试题,又没有明确的试题能力层次的划分标准,这些分析不够全面深入.本研究基于SOLO分类理论,结合考试大纲能力层次和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观念水平,重新建立物理试题的能力层次划分标准,并以2019年全国Ⅰ卷为例进行试题能力层次的相关分析.
  1 SOLO分类理论
  SOLO分类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Biggs等人提出的,它的基本观点来源于对布鲁姆分类教学的提升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SOLO分类理论是指当人处在一个问题情境中,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可以划分为5种层次水平(见表1).这标志着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候的能力层次是依次递增的,也体现学生对解题的有关知识从无到有、从量到质的掌握情况.SOLO分类理论引入国内后,研究者们从起源、内容、各学科教学中应用以及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标准等进行研究.SOLO分类理论的分层思想对高考物理试题的能力层次研究[3]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对试题能力层次的分析,不涉及到学生实际得分,减少不确定性,试题都是真实无误的.
  2 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基底.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4].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还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地,精选、重组课程内容,指导教学设计,提出新的考试评价.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水平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都对物理观念的水平进行了说明.本研究对其进行一定整理并实例说明,见表2.
  3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试题物理观念与能力层次划分标准
  本研究的核心是制定试题的能力层次划分标准.关于标准的界定,山丽娟[5]、王芳[6]结合考试大纲中的五种能力对解题所需知识点数量及之间关系的复杂度,提出试题SOLO的能力层次标准;郭晨跃[7]按照学生对物理知识反应情况的视角,对SOLO的5种水平进行了划分;王振超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考物理试题能力层次分析——以2016年全国卷Ⅰ为例”一文中,对题中考查的知识点和考试大纲融合建立试题能力层次的划分标准[8].
  詹凯、田成良在“聚焦核心素养、凸显课改特色——2018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一文中,对2018年的试题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的四个方面对试题进行分析[9];在“秉承科学育人、强化探究过程、发展思维品质——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一文中,从科学思维中的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等维度对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析[10].可以看出对试题分析的角度变得更加精细和深入.有了观念,才可以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进而言语、逻辑、思维等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从物理观念的角度对试题分析是有一定价值的.
  通过相关文献的思考与分析,不难发现考试大纲中能力考查和物理观念的划分与SOLO分类理论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将二者结合建立试题能力层次划分标准.在5种结构水平中,“前结构水平”是学生面对问题时不能正确解题、思维混乱.高考试题无法表现这层能力水平,即高考物理试题中保留了4个能力水平,本研究在制定试题标准时删除了前结构水平;物理试题的本质内涵,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物理观念水平体现在试题中都是确定的有关的知识和问题情境,因此水平1和水平2可以体现在单点结构层次中,得到2019年物理试题的物理观念与能力层次标准,见表3.
  4 2019年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能力结构分析
  结合前面确定试题的物理观念与能力层次标准,本研究以2019年全国Ⅰ卷为例,对物理试题的能力层次进行一定的统计分析,便于分析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从题型、分值、试题能力层次、物理观念水平以及知识模块的角度统计分析.详细说明物理观念的层次,如果不进行分析,仅仅是罗列试题的考查知识点,又回到将物理知识体系割裂成单个知识点,物理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提出学生具有清晰、系统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更加贴近考试大纲的考查.2019年全国Ⅰ卷物理必考题能力层次的统计情况,见表4.   由上面数据进一步整理得到表5.
  数据描述:2019年全国Ⅰ卷必考题内容知识模块主要是力学和电磁学.由表5可知,力学试题总分数为49分,占试卷总分值的51.6%;电磁学试题总分数为46分,占试卷总分值的48.4%.试卷考查力学占比略大于电磁学.其中R结构水平考查最多,占试题的56.8%,主要为难题;U、E结构水平考查最少,U结构层次主要是以基础题为主,占试题的11.6%;E结构层次占比为11.6%,主要为综合拓展题;M结构层次试题,主要是中难题.
  4.1 数据分析
  试题能力层次方面,本试题M、R、E的占比保留整数处理为3∶5∶2.山丽娟提出并分析了试题M、R、E能力层次的分布比为3∶5∶2[4],试题具有明显的区分度.2019年试题能力层次的比例关系为1.1∶2∶5.7∶1.1,与往年比较也是有变化的.从中可以看出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结合杜霞在“全国新课标Ⅰ卷物理试题变化剖析”一文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数学处理技巧等能力培养变化的分析[11],发现本试题的能力层次要求也符合对学生能力从低到高的要求.这套试题难度稍高,拓展要求适中,符合高考试题能力层次的特点,同时对物理观念的考查也是具有合理的分布.
  试题物理观念能力层次方面,试题中多以关联结构水平(R)为主,对物理知识考查要求较高,学生需要掌握在复杂的物理情景中进行情境推理,完善物理过程并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整合与推理及一定的数学能力等.拓展结构层次(E)出现在力学计算题中,其综合性比较强,且对学生思维要求高.力学部分重视学生知识的系统性,也重视学生在复杂的需要进行物理情节推理的问题中,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清晰和系统的物理知识、拓展能力和逆向思维等能力.与电磁学试题相比较,力学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要求更高.电磁学的实验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拓展结构层次(E),强调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技巧的考查,也是对考试大纲中考查使用已有的方法和原理设计新的实验.多点结构层次(M)对物理知识的考查一般是问题情境熟悉,具有一定的物理观念,并不需要进行归纳分类,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分析得到结果.能力层次要求较高,一般多在选择题中出现.单点结构层次(U)中试题中的问题简单,对能力要求低,一般出现在选择第一题和实验题的前几问.这些简单独立的物理知识,缓解学生考试的紧张感,便于考生以最好的状态完成考试.
  4.2 试题能力划分范例
  由上面数据统计结果的分析,对试题能力层次的考查关联结构层次比重最大.下面选取本试题中的25(1)为关联结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
  竖直平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1所示.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1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v-t图像如图1(b)所示,图中的v1和v2均为未知量.已知A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的质量.
  分析:本题考查了弹性碰撞,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知识.本题属于关联结构水平.学生需要分析物理情境碰撞前后的速度已知,质量不变,为弹性碰撞,列出动量定理;但从数学角度一个方程解不出两个未知量,同时整个碰撞过程機械能守恒,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可以将两个式子联立,求物块B的质量.
  根据SOLO能力层次划分标准,涉及到物理情境分析、三个物理观念,需要运用数学工具.物理情境困难需要推理分析且应用到物理知识的有关推论、物理推论的深层理解,数学计算困难,所以该试题可以确定为关联结构水平层次.
  5 试题能力层次分析的启示
  5.1 教学方面
  备课时,教师对不同物理概念、规律按照试题能力层次划分标准的模式,结合学生目前的能力层次,明确对知识的讲解要达到的是M、R、E哪个层次.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预设出学生实际所在的层次水平,并在课堂随时进行调整.同时教师不能将知识点割裂,要把有关知识整合起来,将物理观念系统化,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5.2 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高考模式“3 3”的推出也是将物理核心素养落地,对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模型建构等能力的考查.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涉及到与机械能有关的知识时,使用能力层次标准对机械能的含义、基本公式、使用条件、与动能之间的转化、新问题情景中机械能是否守恒等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划分.结合物理情境和物理观念推理,把大问题拆分成有联系的几个小问题,理清物理过程.学生对机械能的知识由浅入深地掌握.这也让学生明白要对知识掌握有不同的深度.
  5.3 学生反思能力的训练
  通过试题能力层次分析,2019 年高考物理试题注重物理过程分析推理以及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在课后练习选题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对知识分成不同层次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要增强学生对物理情境分析,多设置一些变式情境,帮助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高三学生,计算题有时一题多解或答案不是唯一解的情况,要结合相关知识推导,理解知识间深层的关系,可告别题海战术的复习模式.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练习题的反思结果(也包括学生自己对试题的知识划分表)进行订正.教师对知识间的联系整理脉络,建立清晰、系统的物理观念.
  参考文献:
  [1]李佳,吴维宁.SOLO分类理论及其教学评价观[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02):16-19.
  [2]冯翠典,高凌飚.现状与反思:SOLO分类法国内应用研究十年[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11):4-7 11.
  [3]吴有昌,高凌飚.SOLO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95-99 16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山丽娟.高考物理试卷能力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王芳.基于SOLO理论的近两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8.
  [7]郭晨跃,王宏博,罗莹.SOLO理论在高考物理试题比较研究中的应用[J].物理教师,2012,33(01):1-3 7.
  [8]王振超,李建彬,胡象岭.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考物理试题能力层次分析——以2016年全国卷Ⅰ为例[J].物理教师,2018,39(02):86-91.
  [9]詹凯,田成良.聚焦核心素养 凸显课改特色——2018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析[J].物理教师,2018,39(08):84-86 90.
  [10]詹凯,田成良.秉承科学育人 强化探究过程 发展思维品质——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析[J].物理教师,2019,40(07):72-76.
  [11]杜霞.全国新课标Ⅰ卷物理试题变化剖析[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20-10-13)
其他文献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提出了“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心重视。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
摄影师约翰道格戴尔正在给我拍照。他歪着头,身体向前微倾,一丝不苟地捕捉我侧面的影像。我坐在离他约3英尺的地方。  我们俩身处约翰的格林尼治乡村公寓里。房间里堆满了铜器古董、相机和约翰的摄影作品。  很难相信这些漂亮的照片是由一个几乎完全失明的人拍摄的。  约翰得过5次几乎致命的肺炎、脑感染、周边神经病、卡波西氏肉瘤和CMV视网膜炎。10年前,CMV视网膜炎几乎夺去了他的全部视力。醫生与同行一致宣判
文化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是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最大限度激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力量。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的政治责任。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民族大学因国情而立、为党而兴,在新的征程中,要用铸牢中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将“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一个突出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管党治党、执政治国内在规律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把握,把我们党对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进行伟大斗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深刻揭示出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握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对于在新征程上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理论逻辑:进行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育人工作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育人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明确教育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深化新时代育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是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铸魂育人:铸牢人的思想之魂  铸魂,也即是铸塑人深层次的思想灵魂,打造个体独特的精神标识。由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生
大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光荣的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传承着“家国情怀心向党”的红色基因。1960年,经党中央批准,全国5万余名石油工人集结松嫩平原,展开了一场气吞山河、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一举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60多年来,一代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