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控制”多面手&胜负手

来源 :当代体育·扣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3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禅师”菲尔·杰克逊曾设想过未来的篮球运动:场上的五个人都是2.02米左右,都没有固定的位置,每个人都技术全面,能里又能外,有速度也有力量。
  简而言之,就是由五个詹姆斯组成的球队,当然杰克逊当时的设想是五个乔丹。
  现在看来,打“模糊控制”的球队,只是先稍微尝试了一下杰克逊的预言,但这种趋势却有引领NBA向新方向发展的意味。
  “模糊控制”原是家用电器中的一种新型控制方法,你只要按下某一按键,剩下的都由电器的CPU来解决:它可以自己计算重量;处理时间和处理模式,达到了全自动化的效果。
  目前NBA有些球队已经开始使用这一模式,一些技术全面的球员,无论被教练安排到什么位置,都能起到即插即用的效果。就像教练只要按下按钮,具体到场上的角色和比赛模式,球员都可以自我调节,最终都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众所周知,勒布朗·詹姆斯已完成了从叛徒到英雄的自我救赎,但至今仍有很多人对詹姆斯和热火队在今夏的成功表示不解,认为这样一支缺少中锋、内线羸弱的球队能够夺冠纯属侥幸。可实际上,热火队的成功正是源自于他们的小个阵容,即把身高2.11米的克里斯·波什拉到中锋的位置上,而2.02米的詹姆斯则顶到四号位,这两个全明星球员都很好地胜任了自己并不熟悉的位置并打出了高水准,这才帮助热火队在季后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加冕奥布莱恩杯。也许再过二十年,我们回头再看热火的这个冠军,就会发现,它也许是NBA划时代的标志,因为它引领联盟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1 新方向
  细心的球迷都不难发现,在上赛季的季后赛中,热火队在夺冠路上最大的阻碍——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之所以能跟他们在东部决赛大战七场才分出胜负,靠的也是这种“角色变更”——绿军把身高同样是2.11米的凯文·加内特拉到中锋的位置上来和热火队相抗。其实不止是热火和凯尔特人两支球队,联盟中近几年取得成功的球队,在队中都有这样“角色客串”的球员:2009和2010年,大前锋保罗·加索尔打中锋而小前锋拉玛尔·奥多姆则改打大前锋,他们在新位置上的出色表现是洛杉矶湖人队两度夺冠的保证;2011年,拥有能从一号位防到五号位的肖恩·马里昂的达拉斯小牛队历经十年磨难终于加冕;上赛季虽然圣安东尼奥马刺队饮恨西部决赛,但科怀·莱昂纳德在横扫快艇队的系列赛中对克里斯·保罗和布雷克·格里芬的错位防守,仍然带给了人们很大的惊喜。
  像波什、詹姆斯、加内特、马里昂等这些能在必要时成功调换角色的球员,我们称之为篮球场上的多面手,他们在教练的“模糊控制”下,可以根据对手的实际状况在场上随机改变自己的作用,而拥有多面手的球队也因此拥有了比赛的主动权。90年代,“禅师”菲尔·杰克逊曾设想过未来的篮球运动:场上的五个人都是2.02米左右,都没有固定的位置,每个人都技术全面,能里又能外,有速度也有力量。简而言之,就是由五个詹姆斯组成的球队,当然杰克逊当时的设想是五个乔丹。现在看来,打“模糊控制”的球队,只是先稍微尝试了一下杰克逊的预言,但这种趋势却有引领NBA向新方向发展的意味。像雷霆队等联盟中新兴的势力,他们的多面手在比赛中的作用也已经越来越大。可以说,如今的NBA赛场,谁有了更多的多面手,谁也就拥有了比赛的胜负手。
  2 渐渐消失的位置
  关于多面手,迈克尔·乔丹曾经给出过定义,“飞人”说:“一位场上多面手便是具备抢篮板、发动快攻以及组织进攻能力的球员。”我们都知道,乔丹是在“黑白双煞”的身边成长起来的,他所描述的多面手正是他步入联盟的初始最先遇到的两大对手——“大鸟”拉里·伯德和“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在乔丹进入联盟的初期,他亲眼见证了全能的伯德和约翰逊横扫了全联盟。但现在看来,乔丹对多面手的这一定义未免太过简单,其实,多面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功能型多面手和位置型多面手,虽然伯德和约翰逊技术全面,必要时也能胜任特定的角色,但他们只是在缺少好手时临时顶替其它位置,并没有给球队的战术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多数时间他们仍然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展现着自己的才华,球队其它位置的球员也是各司其职,大家按照既定的战术良性运转。但是现在,多面手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像联盟中现役的顶级多面手詹姆斯、杜兰特等,他们正在向着功能多面和位置多面的一体化迈进,球队的战术也跟随着他们的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换言之,现在的多面手除了自己全面的能力之外,他们在球场上的位置也变得更加模糊,整支球队都进入到了“模糊控制”的模式。
  在NBA60多年的历史中,球员在球场上的位置经历了一个从分工模糊到分工细化再到分工模糊的过程。早期的NBA,球员们的位置感并不明显,大家聚集在球场上只要能把球投进就好。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球员身体素质、篮球技术以及教练战术的逐步提高,才渐渐明确了球员在球场上的位置分工,比如乔治·麦肯定义中锋、约翰·哈弗里切克定义小前锋、鲍勃-佩蒂特定义大前锋等,自此,NBA进入了一个长期的位置清晰、分工明确的阶段,位置细分令球员们在球场上都忠于自己的位置,苦练属于自己位置的技术,而这期间的王者之师,像六十年代争雄的凯尔特人和湖人、七十年代的尼克斯、八十年代的凯尔特人、湖人、活塞以及九十年代的芝加哥公牛队,他们无一不是在球场上位置清晰、配合明确的球队,似乎这也成为了NBA球队成功的必要条件,所有球队都一成不变地严格恪守。
  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一切却开始悄然发生改变。随着联盟中一批双能卫(像阿伦·艾弗森、斯蒂芬·马布里等)和锋卫摇摆人(像麦迪、文斯·卡特、皮尔斯等)的涌现,球员们在球场上的位置又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但这些球员位置的改变也只是基于自身的特点即兴发挥,也没有给球队的战术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几支冠军球队也都是在传统的模式下打球,位置感虽已呈日落西山之势但余晖尚在。
  可今夏迈阿密的滚滚热浪在席卷了全联盟的同时也颠覆了人们对于位置的传统观念,迈阿密人用两个多面手的完美逆袭诠释了篮球的另一面,也让多面手就此上位。看看新赛季的凯文·杜兰特吧,在经历了总决赛的阵痛之后,本赛季的杜兰特不再拘泥于得分,而是向着全能领袖迈进,从三号位一直到五号位,只要球队需要,杜兰特就都能去打,他开始更多的传球、拼抢篮板球,本赛季杜兰特的场均篮板(8.3个)和助攻(4.2个)都是职业生涯新高,雷霆队也稳稳地高居全联盟第一的宝座。再来看看安东尼·戴维斯,在今年夏天,年仅19岁的他成为了NBA的选秀状元,但当时却有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身高仅2.08米且如此瘦弱、投篮能力又并不出众的他不配成为NO.1。但开拓者队总经理尼尔·奥尔希却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我在2011年4月到麦当劳高中去观看了他们的全明星赛,戴维斯在场上的表现让我折服,从中锋到前锋甚至后卫他都能胜任,他太全面了,我当时就预感到他将是下一个凯文·杜兰特。”可见,全能的多面手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球场上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热火队的总经理帕特·莱利也说:“让一个球员在比赛中去扮演更多的角色,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今后将有更多的球队去这么做,这已经是大趋势了。”   “尽管现在有些球员的位置感又开始变得不那么清晰,但这并不代表着篮球的退步,相反,随着现在球队战术的丰富和球员素质的提高,让一些拥有全面能力、能打多个位置的球员去做更多的尝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更能适应现代篮球丰富的战术和局势多变的特点,看看勒布朗·詹姆斯吧,他就是一个得分能力更出众的‘魔术师’。”莱利坚定地认为,篮球运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3 传统中锋的没落
  “如果你的球队中有一个像德怀特·霍华德那样的大中锋,你就没有必要去打造小个阵容了。”这是莱利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从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莱利的无奈,众所周知,教练时期的莱利是很传统的,那时他的成功跟优秀中锋的发挥是密不可分的。今夏让热火队寄出小个阵容主要也是因为球队在中锋这个位置上的巨大空缺无人填补,只能让身高、技术俱佳的波什去顶替,尽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在联盟中传统的内线中锋已经越来越少。
  其实在90年代,“神算子”也曾预言NBA未来的发展趋势,且与他的死敌“禅师”杰克逊预言的一模一样。莱利也认为五个位置上的球员应一般高——2.06米,当时大家还认为这只是莱利对爱徒“魔术师”约翰逊过于思念而说的戏言,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莱利这句话时,我们不能不佩服“神算子”的高瞻远瞩,传统中锋正在以我们难以想像的速度衰落。
  在NBA的赛场上,信奉的一直是“得内线者得天下”,中锋一直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所有建立王朝的球队都有一个联盟的顶级内线,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有乔治·麦肯、六十年代洛杉矶湖人队有威尔特·张伯伦、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有比尔·拉塞尔、七十年代纽约尼克斯队有威利斯·里德、八十年代湖人队有贾巴尔、凯尔特人队有“酋长”帕里什,到了九十年代,虽然那是属于迈克尔·乔丹和他的红色公牛的时代,但四大中锋(奥拉朱旺、尤因、奥尼尔、大卫·罗宾逊)也星光熠熠,尽管类型截然不同,但却都在属于乔丹的舞台上分别诠释着属于自己的伟大,可当时谁能料到,这竟是中锋时代的最后辉煌。自那以后,联盟中的优秀中锋就开始青黄不接了,现在的NBA,像德怀特·霍华德这样的中锋都已经寥寥无几,更不用说身材高挑、手感柔和的传统中锋了,纵然有几个技术出众的,但也大都来自于海外,在2011年的选秀大会上更是出现了只有一名正牌中锋的尴尬场面,这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有人说,现代中锋的没落AUU(美国大学联盟)难辞其咎,这些学校的篮球教练只顾着比赛打得热闹,却忽视了对一些有天赋的大个子的技巧训练,让这些家伙进入联盟后只能是纯粹的靠身体天赋打球的扣将或蓝领。可事实上,这也并不能全都归罪于AUU,规则的限制,以及传统中锋自身打法的受限才是他们没落的真正原因,联防的实行严重制约了大个子们进攻端的自由空间,防守三秒的规则更是让中锋不得不长时间远离他们的阵地,而斯特恩为鼓励进攻而实行的no-handcheck的规则更是让大个子们在防守时双手反绑,大个子在联盟中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伤病也是高挂于大个子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姚明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奥登、拜纳姆和博格特也只能带给人们无尽的等待。另外整个联盟都在提速,这无疑也加速了中锋这个关键位置的没落。
  都说时势造英雄,倘若说多面手是在联盟中中锋日渐没落的时势下崛起的一点也不为过,尽管球员的位置可以模糊,但各个位置的作用却一点也模糊不得,中锋依然是球场上最重要的一环,不可或缺,拥有一个好的中锋依然是制胜的关键因素。现在联盟中很多的多面手也都是在客串中锋时练就的,像保罗·加索尔、蒂姆邓肯、德克诺维茨基、凯文加内特等,而像詹姆斯、杜兰特这样的全能型球员在弥补其他空缺时就也在无形中将自己变成了多面手。
  现在的NBA,提速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潮流,各支球队都坚信用运动能力完全可以弥补所有不足,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能卫、锋卫摇摆人、“不三不四”和“伪中锋”,越来越多的多面手的涌现可以说也是篮球的一种进步,只是这种进步以传统中锋的没落作为牺牲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习惯,并都在不停地主动或者被动地改变它,NBA也是一个小世界,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习惯的改变并在改变中习惯。多面手的出现亦是如此,他们用自己的全面改变着自己、改变着球队的战术,也改变着人们对于篮球最传统的理解,他们现在已经是篮球场上最重要的符号,如果说更加注重整体平衡、更加擅长攻防控制节奏是对未来球队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篮球发展趋势的话,那么技术特点不拘一格,且广博精湛的多面手就是它的开路先锋。
  现役联盟中优秀的多面手
  1 勒布朗·詹姆斯
  不管你是否同意勒布朗·詹姆斯是现在这个联盟里最好的球员,但詹姆斯绝对是现在联盟里最全面的球员,并且是联盟里任何一个教练都梦寐以求得到的球员。从热火少帅埃里克·斯波尔斯特拉给“皇帝”起的新绰号“1-through-5”(从1到5通吃王)我们就能看到詹姆斯的全面,不论攻防,“皇帝”都能从一到五,不需要刻意切换,他在哪个位置,就会自然而言地使出相应的招数。
  2 安德烈·伊戈达拉
  在费城,伊戈达拉并没有得到球迷的支持,原因是球迷认为他拿着超级明星的合同,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现在看来费城球迷肯定要为当初的行为后悔不已了。本赛季转投掘金的伊戈达拉在乔治卡尔教练“平民建队”的战术思路里展现出了更加全能的天赋,尽管不擅长进攻得分,但伊戈达拉却是个能从一防到五的球员,本赛季已多次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靠自己的全能防守帮助球队获得胜利。
  3 保罗·加索尔
  尽管本赛季的加索尔一直比较郁闷,最近更是被交易流言搞得焦头烂额,但加索尔完全没有必要担心,除了身高和超长的臂展,加索尔更有其它内线望尘莫及的出众意识和传球手法,而且能攻善守,进攻时有内线该有的硬朗,做策应时又有后卫般精准细腻的传球手法,不论到了哪支球队,全面的加索尔都是当仁不让的战术核心。   NBA历史上各个位置最伟大的多面手
  1 PG“魔术师”约翰逊
  身高2.06米的约翰逊在场上司职控球后卫,但“魔术师”却可以去打篮球场上的任何位置,他在1980年总决赛第六场顶替受伤的贾巴尔出任中锋,砍下42分、15个篮板球和7次助攻的表现已经成为了经典,作为控位位置上的第一多面手当之无愧。此外,与“魔术师”身高相近的“便士”哈达威、麦迪、詹姆斯也是多面手的杰出代表。
  2 SG奈特·阿奇巴尔德
  身高1.85米的阿奇巴尔德在场上司职得分后卫,他是双能卫的鼻祖,其在1972-73赛季创下的同时拿到联盟得分王和助攻王的记录至今无人敢望其项背。另外像凯文·约翰逊、蒂姆·哈达威、德里克·罗斯也都是优秀的双能卫。
  3 SF保罗·普莱希
  身高1.97米的普莱希是联盟的第一个“组织前锋”,虽然他巅峰赛季交出的场均16.1分、5.4个篮板、6.8次助攻、1.6次抢断的数据不如后世的勒布朗·詹姆斯耀眼,但我们依然决定将这个荣誉送给普莱希,这个NBA的第一个组织前锋。另外,像斯科特·皮彭、格兰特·希尔、拉玛尔·奥多姆也都是全能小前锋中的佼佼者。
  4 PF德克·诺维茨基
  身高2.13米的“德国战车”是小牛队的大前锋,也是联盟里射程最远的大个子,最可贵的是,高大的诺维茨基又能像小前锋一样在快攻时冲在最前端,在球队缺少中锋时亦能挺身而出,堪称是全面大前锋的楷模。除他以外,像克里斯·波什、拉沙德·刘易斯、凯文·乐福等球员也有着如诺维茨基一样全面的技术。
  5 C拉尔夫·桑普森
  桑普森身高2.21米,是让人们改变对中锋传统印象的人,他不再只是在篮下一板一眼地打球,而是能拉到外线去进行远投、策应,命中率高、视野开阔,可以说是开了全面中锋的先河。加内特、克里斯·韦伯、杜兰特等技术全面的大个子顶到中锋位置的时候,也能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4 拉玛尔·奥多姆
  上赛季在小牛队奥多姆度过了他职业生涯最糟糕的赛季,本赛季来到快艇队也暂时迷失,但奥多姆已经在球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全面,在湖人队时,奥多姆作为第六人从板凳上站起,全面的他可以打任何位置、也可以防任何位置,给湖人队的替补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力,是紫金军团两度夺冠的功臣,相信奥多姆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走出低迷,让我们再度看到那个全能的最佳第六人。
  5 约什·史密斯
  从进入联盟时开始,约什·史密斯就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弹跳,一次次飞身扣篮、追身火锅带给我们无尽的视觉盛宴。但本赛季我们却能更多的看到史密斯传球、在外线远投、给队友掩护等,现在史密斯是老鹰队的得分王和盖帽王,而他的篮板、助攻和抢断也全都是球队第二,昔日的扣将现在打球变得越来越聪明,也正在向全能型球员渐渐靠拢。
  全能档次划分
  NBA曾出现过许多独门暗器,如1960年,锡拉丘兹民族队曾专门找来一个身高2.21米的瑞典球员,其目的就是用来防守伟大的张伯伦,但他在NBA只呆了两个赛季就黯然离去,“大北斗”的灵活性非一般巨人可比。又比如说尼克斯历史上著名的犯规专家里奥丹(1968-77)以及帮助罗德曼干脏累活的杰克·哈利(1997-98),但能真正防住球场多面手的人却寥寥无几。FOX专栏作者查理·罗森就将历史上的著名多面手划分了三个档次:
  A档:“魔术师”约翰逊、阿泰斯特、皮彭、罗德曼、霍利
  显然魔术师是这项评估的历史之最,他是最好的控卫之一,也是超级得分手,并能利用身体优势担任大小前锋。年轻时的阿泰斯特具备跳投与内线强打能力,能盯防对手最强的得分点,如果需要时他还可以去看防邓肯这样的大前锋。
  乔丹的两位“助手”皮彭和罗德曼都得到了“A-”的评定,皮彭在进攻能力上就已达到了全面水准,他在防守中同样如此,经常负责照看对手的控卫,甚至能够看管大前锋。查理·罗森更是将皮彭查理·罗森形容为了难以置信的惟一球员。罗德曼则从来不为得分低而烦恼,他是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球员之一,不管对手是小个子还是大前锋、中锋,也不管对手是肌肉男、外线投手或是“狡猾的演员”,罗德曼都有办法。
  能够担任大小前锋与中锋的霍利虽然在对抗力量型中锋时会有些困难,但他的价值绝对可以通过6枚总冠军戒指体现。
  B档:乔丹、马里昂、迪奥、格伦菲尔德、韦德曼
  乔丹的进攻能力不用多说,他同时也可以担任控卫,在职业生涯晚期他则转型为了一个恐怖的低位得分手;乔丹的防守能力是在其职业生涯后期才表现出来的,虽然他很少去盯防控卫,但只要他做了,就能做好。马里昂能担任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他是内线扣将,同时也是三分手,同时具备防守能力,当然他在防守得分后卫与大前锋时都有些吃力。
  迪奥已证明自己可以胜任除控卫外的一切位置,他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位名宿格伦菲尔德和韦德曼一同被评定为“B-”。
  C档:勒布朗·詹姆斯、乔·约翰逊、库科奇、萨尔蒙斯、斯普雷维尔、波什
  将詹姆斯排在三档,是因为他的防守能力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