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女儿,她活成了“赵雅芝”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逝去的青春,是安然放手,还是紧追不舍?“励志婆婆”王琴的选择是直面世俗的非议,为了女儿整容成“赵雅芝”,重活一回。
  王琴很清楚,
  在所剩无几的岁月里,
  她最想要的是什么:“我前半生太苦,余生不多,
  现在我只想为自己而活。”
  


  每隔一段时间,“62岁老奶奶为见初恋,整容成16岁赵雅芝”的新闻,就会被媒体翻出来推至头条。时至今日,新闻热度依然不减。
  花甲老太王琴就是新闻中的女主角。不同于一般老太太跳广场舞、带儿孙的寻常生活,王琴的晚年生活随性且自我—发表长篇小说,参加选美比赛,接受整容手术。
  历时两年,她一共接受了十余项整容手术。有两次是全麻,即使是对于痊愈能力很好的年轻人来说,都很危险。而王琴第一次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是60岁,花甲之年。
  旁人不懂,一把年纪了,安安生生过日子不好吗?
  但经历了8年知青生涯、3段不幸婚姻、中年丧女之痛的王琴很清楚,在所剩无几的岁月里,她最想要的是什么:“我前半生太苦,余生不多,现在我只想为自己而活。”
  3段不幸婚姻,半生困顿苦楚
  1951年,王琴出身于湖北恩施一个京剧爱好者家庭,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爱好文艺。然而,造化弄人,她的前半生过得并不顺遂。
  17岁,王琴去了农村当知青,没想到却被同乡人算计,18岁被迫嫁给了当地一个农民。她本来很气愤,但周边人安慰她:以你的身份能嫁给贫下中农,是福分。加之那时丈夫对她百依百顺,她便认命了。
  然而,在她怀孕后,似乎是认定生米已煮成了熟饭,丈夫的温柔变成了暴戾,一言不合就对她拳打脚踢。女儿出生后,刚生完孩子不过八九个小时,她就被要求起床做饭、洗衣。
  冬天特別冷,王琴端着一盆脏衣物,一个人蹒跚地走到池塘边,将结了冰的水面击碎,忍受着刺骨的寒意洗衣。洗完回家时,她浑身都被冻僵了,却听到丈夫在抱怨:“我是个独生子,我不要女儿,我要把她送出去当童养媳。”
  听到这话,王琴的心比身体更凉。与丈夫本就有学识上的差距,而思想上的差距令她觉得不能再将就下去了!生下女儿的第4天,她坚决申请了离婚。
  然而,在当时那个什么都要供应的年代,离异女人何其苦与难!20岁的她抱着未足月的女儿投奔娘家,却不想父母根本养不起她们母女,立马就又给她安排了第2段婚姻,而她只能无奈接受。
  5年后,因没有感情基础,25岁的她再次选择了离婚。33岁时,她终于自己选了一次婚姻,却因丈夫嗜赌如命,无奈于5年后又走上了离婚的道路。
  


  3段婚姻,3个同母异父的子女,2个儿子都被判给了男方,只有女儿一直跟着她。在这之后,她谈过几次恋爱,但再没进入婚姻,而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女儿身上。做单亲妈妈太难了,母女俩曾一度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吃了不少苦。
  我年轻过,你们老过吗?
  直到女儿长大成了家,日子渐渐变得安稳,蓦然回首,独居的王琴发现,自己已50岁了,却一无所有—过去50年困顿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
  她突然很想倾诉,于是拿起笔开始写小说。她以自己下乡当知青和第一段婚姻为原型,写了小说《初吻黄土地》,把对命运的无奈和心里的苦闷都写了出来。
  因有良好的文学基础,并曾在30岁时做过报社的通讯员,她的文笔很好,40多万字的小说,三四个月就写完了。而后小说中的其中一个篇章还被一家杂志社刊用,获得了500元的稿酬。这让她信心陡增,又开始创作第二部小说《红尘》,讲述的是明末清初时,她奶奶家十姐妹的故事。
  写小说不仅化解了她内心的苦闷,更给她的人生注入了活力。
  然而,53岁时,王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打击—33岁的女儿在生育时因难产去世。有近1个月,王琴都把自己锁在家里,无法走出悲痛。直到她翻出女儿写给自己的一封信:“我知道,您的一生有许多的梦想,但因为众多子女的拖累,梦想都被埋没了!我一直替妈妈难过着,妈妈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眼泪滑过王琴的脸颊,她打开门,决定直面悲痛,决定重新活一次,决定活出快乐—连同女儿的那份。
  于是,除了继续写小说,王琴又拾起舞台梦—去参加选美,展现自己的才艺。
  她参加的是武汉一个公司举办的老年组的选美比赛,但当她从黄石风尘仆仆地赶到比赛现场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老年组已经取消了。”她本打算就此离开,却不想被周围的年轻姑娘小声嘲笑:“哼,这么老了还来选美!”
  王琴的倔劲一下就上来了,老了就没有资格选美了吗?她转过头对工作人员说:“给我一个号码牌!就要那个年轻组别的!”
  站上选美舞台时,58岁的王琴,皮肤松弛、身姿枯萎,在一众姿色出众、皮肤水嫩的小姑娘中显得格格不入。但轮到她展示才艺时,面对台下如利剑一般的异样目光和刺耳的议论声,她毫不怯场。不仅着一身藏族服饰,高歌了一曲,并载歌载舞,还朗诵了一首即兴创作的诗:“傲梅临冬不畏霜,晚菊争艳朵朵黄。众花云集T台上,独秀一枝在夕阳。”
  一番表演后,台下的人都沉默了,听懂了那首诗的人,更有点眼泛泪花。比赛接近尾声,王琴再次拿起话筒,带着哽咽说:“我年轻过,你们老过吗?”一瞬间,掌声雷动。
  2010年的这次选美,王琴从千人当中脱颖而出,进入到了30强,被网友封为“励志婆婆”。
  整成赵雅芝寻初恋
  就是这次选美,改写了她的人生。
  她得到了30万元整容基金的奖励。思来想去,王琴觉得不能白白浪费30万元,一咬牙走上了整容路。
其他文献
名字:熊子尧  年龄:10岁  个性:古灵精怪,脑洞    大过天,抠门又暖心  熊子尧,这个中荷混血小伙子第一眼看上去像是新疆人,开口讲话却可以在英语、普通话、重庆话之间无缝切换,让人一时搞不清楚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拍封面照的摄影棚里,他是最不安分的那个:随手拿起一片吐司在镜头前摇来晃去,不料竟成了最天然的道具,摄影师逮住机会抓拍他,卡出了几张最符合他性格的照片—搞怪、率真、天马行空。  我
期刊
基于社會发展、健康与生育技术的演进,婚姻制度的“生理基础”似乎越来越薄弱了。然而,在经济领域,婚姻制度仍是进行财富集中(有时也分配)的制度。你认为未来人类会在多大程度上保留婚姻制度?  从古至今都是有制度比没制度靠谱,婚姻对人有一个基本的约束作用。文明社会的人还是会受这一纸契约的约束。没有婚姻,就没有人类文明。  —@一笑而过  只要是制度,就会有问题。关于婚姻,不记得是哪部片子里说过:婚姻怎么选
期刊
年初,“婚姻终将消亡论”甚嚣尘上。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在提出这个论点时,其实只是一种探讨。但没想到它引发了网友热议,获得了几乎一边倒的认同。  的确,关于不婚率、离婚率、出轨率、单身率,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都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婚姻制度正处在崩塌的过程。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李银河从出轨率、人类寿命的增长、男女平等、高离婚成本和性的意义的转变这5个方面说明了原因。而这
期刊
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这样一个小镇:阳光盛开的广场,物品丰富的超市,小资情调的酒吧;晨光或暮色中,有老大爷在街上遛狗,老太太在广场上聊天,大家都满脸幸福。  可这一切都是假的。这个名叫霍格威的小镇,是一家大型养老院,专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建立。收银员、咖啡师,乃至街头来来往往的路人,都是专业护工的“角色扮演”,唯一目的就是“欺骗”152名已经失忆或失智的老人。  没有高耸冰冷的院墙,也没有毫无人
期刊
纪慈恩的声音,低沉、嘶哑,与她的年龄完全不相符。  19岁那年,她在荷兰为患上肝癌的好友签署了安乐死的同意书,回国后被安上了凶手的罪名。有一年的时间,她不见光,不说话,导致声带几乎发不出声音。  做梦也没想到,一份安乐死协议,给她带来的是背叛、谩骂、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以及后来头破血流的心理治疗。2008年,在朋友的开导帮助下,纪慈恩来到孤儿院,开启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陪伴孤儿,做善
期刊
上帝带走了王蕾蕾的视力,  却在她的生命里留下可以永远追逐的梦想之光。  江苏卫视《妈妈咪呀》节目录制现场,轮到王蕾蕾上台时,灯光师给了她一束亮度惊人的白光。循着光,她稳稳踩着点,站到了舞台中央。    光,是她双眼失明后唯一能感知世界的介质。从模特大赛冠军到创业人再到盲人演说家,对梦想的追逐就如她对光的追逐:无论多么微弱,王蕾蕾总能抓住它。  我恐惧黑暗,追逐美丽  世界失去光明的刹那,18岁的
期刊
筷子兄弟中的一支筷子—王太利,北漂16年后,他飘浮在空中的梦想终于落地实现了。但父亲却带着对他隐忍的爱,去了天堂。  微电影《老男孩》走红时,王太利41岁。他在片中饰演的王小帅,是个整日做着明星梦、偶像是迈克尔·杰克逊的“不务正业”的大龄男孩。  其中有个片段是:他与肖央饰演的肖大宝,去参加选秀时被评委揶揄:“所有的选手里边,你们俩的年龄是最大的。你们觉得你们能红吗?”—犹如现实反映在角色身上的自
期刊
谢可慧  专栏作家,书虫,素日喜一茶一香一书,著有《干得漂亮是能力,活得漂亮是本事》。微信公众号:happyxiekehui。  闺蜜的老公外遇了。小三哭哭啼啼跑去找闺蜜,跪求闺蜜离婚成全她。  闺蜜一下子就蒙了,她说:“我觉得她可能是怀孕了,但又脑子空白。我没有以正室打小三的心态,毕竟都是女人啊,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闺蜜保持了足够的克制,对小三说:“你别跪了,别跪坏了身体啊。”然后她把小三扶
期刊
月初,朋友结婚。她1994年出生,今年才23岁,跟老公恋爱的时间也不长,不到一年。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快就结婚?她说:“现在不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他求了,我就答应了。”—无论这世界怎么变,听到这话的时候,都会觉得:真美好。  结婚当天有个简单的仪式:在司仪面前,新郎新娘宣誓,要相互理解、彼此扶持、不离不弃。短短几分钟,他们许下了对彼此一生的承诺。说出那句“我愿意”时,泪水在两人的眼眶里打转。而任何人
期刊
过于亲近,却无法亲密  以前在情感节目里见过这么一对情侣,男人是私家车司机,工作很忙;女人是普通职员,身材娇小,长相温婉,给人一种温柔贤惠的感觉。  但男人觉得女人一点都不温柔,更谈不上贤惠。他说她控制欲太强,把他牢牢握在手心里,逼他逼得很紧。他的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她会在他工作的时候不停打电话给他,想要确认他在哪里,在做什么。只要他不接电话,她就一直打,简直是夺命连环call。  跟她说了在哪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