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颈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几个重要问题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02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侧方淋巴结包括颈部Ⅱ、Ⅲ、Ⅳ和Ⅴ区淋巴结,和中央区淋巴结(Ⅵ区)清扫一样,颈侧方淋巴结清扫也是甲状腺癌手术的重要内容,规范颈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意义不必赘述.本文依据近年来甲状腺外科进展,结合作者的临床实践和相关指南,讨论甲状腺癌颈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几个重要问题。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脾功能亢进20余年"入院.患者20年前因发热(40℃左右)伴皮疹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风湿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免疫球蛋白、激素冲击治疗1个月余,发热、皮疹消退,住院期间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计数为15×109/L.1997年,曾出现一次便血,量约1 000 mL,急诊入住安徽省立医院,给予输血、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后便血停止,病情好
1994年,日本学者北野正刚首次报道了胃癌的腹腔镜辅助胃大部切除术[1],在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腹腔镜胃癌手术不断进步:大量的临床研究肯定了手术的根治性和安全性[2-3];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手术视野开阔、操作精细、美容效果好、术后康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也逐渐被医患双方所认可[4]。
外科手术是治疗一些疾病的主要或关键性措施,但是,手术处理不当,会造成并发症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很多手术并发症是由于对外科操作的基本要求贯彻不到位引起的,较为严重的是违反外科基本原则,自创手术方式,没有相应的并发症防范措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按照外科的基本操作要求进行手术,可以避免很多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与外科手术密切相关的、非手术部位的并发症也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数据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了解HAstV感染细胞后对宿主基因在转录
甲状腺结节是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1个或数个可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区分开的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可由多种甲状腺疾病引起.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10%的女性、2%的男性可涉及甲状腺结节.在随机人群中,19%~67%的女性和老年人存在可被超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北美地区尸检显示有50%的受检者存在无症状的甲状腺结节[1-2]。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首次完全缓解持续时间(CCR1)相差显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a亚型之间基因表达谱差异,寻找影响AML-M2a预后相关基因.方法 应用Agilent Human 1B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检测3例CCR1 6个月内复发(A组)和3例CCR1 12个月以上(B组)的AML-M2a 患者初诊时骨髓单个细胞基因表达谱及其差异.结果 在检测的20173个基因中,筛选出共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