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ClO:半边天还是一线天?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盛产精英的IT界,女性精英凤毛麟角,ClO、CEO职位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人更是不会把这样的“她”和男性主导的IT世界联系起来。
  2006年,英国lT行业协会Intellect的一份报告称,在西方国家,lT业女性雇员的比例一直呈“居低不上”的趋势。美国的女性lT雇员比例约为27%,在挪威和德国等欧洲国家,这一数字还不到20%,英国IT行业女性雇员比例更低为16%,而且职位越高,女性雇员就越少,仅有8%的首席信息官是女性,而这其中的CIO想要迈向CEO,时常遭遇到“玻璃天花板”。一个现代女性所追求的“半边天”何以总成了“一线天”?“巾帼不让须眉”为
  
  女ClO何以凤毛麟角?
  
  分析女ClO职场之路的坎坷,主要有以下几大障碍: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化,使女ClO难以担任关键职位,跻身最高决策层;男性多不愿“冒险”与女ClO一同合作,处理重要事务,因被男性主权的观念所怀疑和压抑,降低了女ClO的成功率;在社会层面上,女ClO依然摆脱不了一些传统价值观的束缚,比如“男主外女主内”、“女人无才便是德,以德为本”等,相比男性,女ClO往往有更多的困难和顾忌,影响事业的攀升:在职业道路上,面对ClO这个“高压高危的岗位”,天生的生理因素,使女ClO承载着过于沉重的职业负荷,举步维艰;自身方面,有时来自于本人的不自信和权力欲的淡漠,使女C10缺少动力。总之,女ClO需要兼顾很多方面,受到来自社会、家庭、自我的多重压力,不得不在其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夹缝中求生存。
  因此,许多现代女白领、女ClO总遇到职业“天花板”,时常会觉得有一种迷茫无力感,不知下一步往哪个方向努力?究竟是在本企业继续突破,还是改换东家、行业或另立门户当起自己的老板,或者“金盆洗手”在家做全职太太?
  其实,性别并不能构成困扰现代女性职业生涯的因素,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遭遇“玻璃天花板”。ClO所面临的玻璃天花板是不分性别的,要取得成功,关键还是要靠自己。职业女性最大的敌人仍是她自己。这是美国科学家、职业专家共同研究得出的结果。事实也如此。
  合强软件机构女总裁何洁冰认为:“女性其实更适合做ClO。作为女性,在接受职业训练时未必会逊色于男性,有时女性反而比男性更积极,比如女性比男性更加善于沟通、更加能够理解领导的难处并把这些难处转化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这些特质是目前信息化在夹缝中生存所必需的品质。我一直认为只要多思考、多学习,男性可以做的事,女性一样可以做,尤其是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这种靠智力取胜的行业。”
  柯达大中华区总裁叶莺也认为,“女性IT经理人大多具有男性不具备的职业经理人所要求的优秀特性。她们更耐心,更具有亲和力,更加无私,所求不多,无怨无悔地付出,热爱工作,人品优秀,聪明肯干。她们更可能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巾帼就不让须眉
  
  那么现代女ClO如何跨越自己突破自己,冲出男权的藩篱,从而有效锻造女性卓越的管理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争取最大程度的领导空间?
  练就全面的沟通管理艺术从职位定位上看,ClO要立足IT,但远不仅限于盯,女ClO未来想欲屹立于不败,就必须充分发挥女性善于沟通周旋、更具亲和力等优势,成为一个复合型高级人才,不仅仅是一个顶尖的技术专家,还应是一个卓越的经营大师、谈判家,更是一个优异的会计师和教育家。因为IT一头连着技术,一头连着业务、管理,只有朝此方向靠拢,ClO才能顺利推动信息化建设,站稳脚根,迈向CEO。
  果敢地运用权力身为管理者的女ClO,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必须改变以往优柔寡断、处事不决的形象,要利用坚定的语气,明确的语言以及一系列强力措施,努力做到果敢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树立较高的权威,保证条行禁止,这是职业角色对女ClO、女领导的根本要求。
  学习男性的处事方式作为管理者,最需要的是远见、洞察力与战略方向感,但这正是很多女ClO所欠缺的,因此女性需要学习男性的思维方式与心态,比如开阔的视野,博大的心胸,全局的思维,果敢的作风,抓大放小,兼收并蓄。有魅力有魄力的女ClO应具有男性部分的特质。
  从专长权塑造女性项目领导力业以技术立,人也以技术立,技术在很多时候决定一切。女ClO要树立权威,发挥领导力,必须是某些技术方面的专家,建立深厚的专长权,而这要从不断在相关技术方面有意识地去学习充电、积累沉淀,掌握新技术,提升专业技术水准,保障专长权、领导力,做出不凡的成就来着手与塑造。其实女ClO有更多的条件,也有更多的责任去学习,否则她很容易被男性鄙视“辫子长见识短”以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而这很危险的,所以女ClO应“学习学习再学习”。
  须具备超常的个人品质ClO是个“高压高危的岗位”,女ClO要承载过于沉重的职业负荷,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压力与心血,因此从事信息化工作之艰辛和痛苦要求女ClO必须具备超常的个人品质,包括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完成大任。
  信息化的特殊发展路径产生了特殊的需求,女性也因此得以涌现出来,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作用。这应该说是时代赋予女性的一项伟大使命,愿所有女性ClO们一路走好,茁壮成长,撑起自己的半边天。
其他文献
家族企业专业化管理演进进程中出现的权力纷争,在于企业合约各方对于企业的起源及其成长本质认知的不统。在一个认识决定行为的开放性年代,错位的认知不仅阻碍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实践、专业化管理的实行,甚至直接导致企业的衰退、在竞争中破产或被淘汰。  纵观世界上所有优秀的企业,都是通过卓越的管理形成以人才为核心驱动力。可以说,只有不注重人才导致衰落的企业,而绝对没有不注重人才而能成长的企业。因此,企业成长的基本
期刊
引言    当2l世纪到来时,我国也随之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越来越多的干部加入离退休大军。离退休干部是革命和生产历史的宝贵财富,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历经艰辛为社会创建了丰功伟绩,是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是改革开放的开拓者。中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他们长期劳动积累的成果。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全国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达到1.44亿,其中福建省有460万,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已有30余万人,
期刊
家族企业在创业阶段以及成长初期,家族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但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必定面临着由家族化管理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型,否则,企业就可能很快进入衰退阶段。泰乐食品公司的成长历程就是典型的家族企业的生命历程。  首先,家族企业要实现从家族化管理向职业化管理转型,必须进行治理结构的转型。建立完善的治理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明确所有者、经营管理者的职责、权限、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
期刊
关注未来    《管理学家》似乎过于面向过去,喜欢解释经典,对于未来,感觉关注不够。其实,更加关注未来,也许更应该是《管理学家》杂志的份内事。许多实际管理者,更喜欢看到对于未来的新看法。  (浙江 孙景华)    《质量认证市场的共谋与防共谋均衡研究》(2007年第3期)    这样一篇文章可以被称为学术前沿,计人不敢恭维。作者不过是稍微看了点博弈论(如果没猜错的话,一定是只看了张维迎那本《博弈论
期刊
新的环境    智力资本——各种形式的知识——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取得成功的基础。知识被公认带来了经济的前进与增长,创造并持续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并使各种组织能够顺利而有效地实现目标。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其对具有竞争力的智力资本的渴求是没有区别的。组织的成功来源于充满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的知识的不断产生,来源于能够把握新的机遇,来源于成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期刊
改革开放二十年多来,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细数中国民营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制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99%以上都是家族企业。那么,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是优秀的还是落后,我国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是否应该延续?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家族企业的管理在世界范围内是最优秀的    在中国的许许多多行业里,最后只有家族企业可以生存,比如餐饮业、娱乐业、服务业、制造业
期刊
“色彩革命”    格兰仕公司非常清楚空调业经过前几年的价格战、渠道战、技术战到概念战,已经让各企业精疲力竭,无暇深入思考空调业的本质。如果自己也和大多数空调企业一样都是牵着“模仿”的手,跟着感觉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格兰仕马上令其研发中心花了两年多时间对数万名消费者进行了市场调研,最后发现,色彩可以为产品、品牌的信息传播扩展40%的受众,提升人们的认知理解力达到75%。也就是说,在不增加成本
期刊
【摘要】:四川隆昌古牌坊群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历史文物,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选择四川隆昌古牌坊群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作为社会实践考察对象,力图说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四川隆昌及周边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遗产 隆昌 古牌坊    一、隆昌古牌坊群概况    四川隆昌素有“中
期刊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提出古代中国缺乏数字化管理。其实,企业里也要拿数字来管理每个部门、考核每个部门的业绩,因为数字这个东西最客观。  这个道理似乎很明显,但为什么很多企业做不到呢?这其中,当然有一些客观的因素,比如我们的外部经营环境充满了变数,我们的企业信息系统往往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足够详细的数据,我们的很多经理人员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和理解程度还有欠缺,等等。但我发现,很重要的一个原
期刊
IT规划像一股热潮席卷了企业界,有些企业尝到了整体规划的甜头,而有些企业却因为实施效果差强人意而郁郁寡欢。那么,IT规划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从IT规划的本质来讲,它是联系企业战略与IT支撑系统的桥梁。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战略与IT支撑的联系?如何建立贯彻业务战略的IT战略和I T体系?如何实现IT系统的灵活性和互操作性,以更快地响应业务需求?如何管理IT结构的复杂性?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就不得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