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来源 :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85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及衍生材料凭借独特的结构和卓越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质,已成为国内外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石墨烯及衍生材料的合成方法,并探讨了它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掺杂石墨烯以及其他石墨化碳材料作为活性组分载体或直接作为非金属催化剂用于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它们应用于催化反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石墨烯在催化领域中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体、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C源和S源,采用溶胶-凝胶结合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合成了C,S共掺杂的介孔纳米TiO2(C,S-TiO2),利用XRD,SEM,TEM,EDX,N2吸附-脱附,XPS,UV-Vis漫反散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对所合成C,S-TiO2进行表征,并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考察了C,S-TiO2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S-TiO2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径,C和S的共掺杂拓宽了TiO2的光吸收范围,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
制备了多种季铵盐离子液体,考察了不同阴阳离子的离子液体对苯与苯酐酰基化合成邻苯甲酰苯甲酸(BBA)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FTIR、紫外吸收光谱与Hammett酸强度函数联用的方法对离子液体进行表征,并借助量化计算分析反应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阴离子的Et3NHCl离子液体催化活性的高低顺序为:Et3NHCl-2.5AlCl3>Et3NHCl-2.5FeCl3>Et3NHCl-2.5ZnCl2;不同阳离子的季铵盐类AlCl3离子液体酸强度的大小顺序为:Me3NHCl-2.5AlCl3>Et3NHCl-2.5
制备了Mg改性Cr2O3/Al2O3催化剂,利用XRD,UV-Vis,XPS,H2-TPR,NH3-TPD,TG等方法考察了新鲜和再生后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助剂Mg的添加有利于催化剂再生后的物相结构稳定;随再生次数的增加,催化剂孔径增大,比表面积降低,催化剂表面Cr6+含量降低,Cr6+组分逐渐不可逆还原为Cr3+等稳定状态;催化剂表面主要为弱酸和中强酸,随再生次数的增加,酸量减少,但酸强度增加,Cr物种价态及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影响了表面酸性进而影响了催化剂活性;新鲜催化剂催化活性略高于再生
简要介绍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合成方法和结构特征,概述了MOFs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吸附、气体分离、储能和催化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MOFs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作为吸附剂、催化剂和膜分离材料等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可能,还分析了MOFs对石油化工领域可能造成的深刻影响.
以硅溶胶成型的ZSM-5分子筛为前体,通过液相和气相转晶法制得两种ZSM-5全结晶分子筛,利用XRD、N2吸附-脱附、ICP、TEM、SEM、27Al MAS NMR、NH3-TPD及Py-FTIR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孔结构和酸性质,研究了转晶方法对全结晶分子筛酸性质和孔结构的影响,并将其用于二甲苯与甲醇甲基化制偏三甲苯反应中.实验结果表明,液相转晶为溶解再晶化过程,所得全结晶分子筛具有丰富的晶内介孔,有利于提高介孔体积;气相转晶为固相晶化过程,所得全结晶分子筛以堆积介孔为主,介孔体积明显下降.全结晶处理
结合超分子前体组装法和气泡模板法,以葡萄糖为气泡模板的同时作为碳掺杂剂制备了碳掺杂g-C3N4多孔纳米管(CCNPNT),通过XRD,XPS,SEM,UV-Vis,PL等方法对制备的CCNPNT进行表征,考察了CCNPNT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CCNPNT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光吸收能力和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均得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CCNPNT对RhB的降解反应速率常数达0.02206 min-1,分别是纯g-C3N4纳米管和g-C3N4的3.3倍和9.1倍;CCNPNT三次循
综述了石墨相氮化碳(g-C3N4)基异质结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对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机制的研究.对g-C3N4基异质结催化剂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该方面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甲醇作为氢能载体,利用蒸汽重整反应能够产生富氢气体,可以满足工业、燃料电池等对氢气的需求.综述了近几年重整反应中主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助剂和载体等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归纳了重整反应在Cu基和Pd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对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系统研究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深入剖析失活机理和稳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催化剂,进一步提高甲醇蒸汽重整制氢的活性和稳定性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选取油田企业不同服役条件下的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利用FTIR,XPS,SEM等方法对试样的老化程度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绝缘子老化的影响因素和绝缘子的表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可将FTIR谱图中Si—CH3键的吸收峰与Si—O—Si键吸收峰高度之比定义为老化因子(AF).AF可以定量表示硅橡胶的老化过程,检测方法简单、易实施.AF越小,绝缘子老化越显著.绝缘子老化与服役时间、服役环境和电压等级等因素有关.表面粗糙度严重影响长期服役的硅橡胶绝缘子水接触角测试结果,造成老化试样憎水性提高的“假象”,因此需综合分析材料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具有特殊的结构与优异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制备技术也因此实现飞速发展.从悬浮聚合、沉淀聚合、分散聚合、乳液聚合和种子溶胀聚合等方面阐述了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技术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聚合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产物特点,并对单分散聚合物微球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