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动物雕塑的艺术表达

来源 :陶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n3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动物雕塑作品,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具有特定的实用性。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写意传神,生动的表达动物这一题材。当代陶瓷动物雕塑艺术家通过新颖的创作手法,以及新材料的运用,赋予陶瓷动物雕塑全新的生命力。本文主要研究陶瓷动物雕塑的艺术表达和人文品格。通过研究其造型,艺术创新等角度,给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创作提供思考。
其他文献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民间紫砂艺人自筹资金、自组团队实施“振兴乡村经济紫砂导师团”公益项目,选拔优秀技艺和文化人才组建“导师团”,在宜兴紫砂特色村建立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对丁蜀镇周边20多个行政村数万名紫砂村民分批次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升乡村紫砂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促进宜兴紫砂高质量发展,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笔者采用CaO-MgO-SiO2-TiO2为烧结助剂,讨论了纳米TiO2添加量对95氧化铝陶瓷烧结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对氧化铝陶瓷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
16世纪初叶,西方绘画开始传入中国,它从一股暗流逐渐发展为一种趋势,从明末清初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到清末民初“飞入寻常百姓家”,西画逐渐影响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各个领域。瓷绘较早受到西画的影响,虽然初衷是为了迎合上层统治阶级的需求和喜好,但却个性十足、融合中西,并产生了众多原创的瓷绘品种、技法、风格还有材料,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瓷绘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格局。
紫砂壶艺术在百余年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出创新精神,在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超越。“自饮自乐”这件作品有着鼎的元素,整体造型设计则较为新奇,将传统元素进行创意组合,在创新设计中包含了深厚的传统内涵,揭示了紫砂壶创新的基本理念。
坭兴陶非遗文化是广西钦州对外宣传的主要特色文化。随着“一带一路”和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深入发展,坭兴陶文化的外宣推广日益重要。坭兴陶文化的外宣是钦州打造文化口碑的有利抓手。本文以坭兴陶文化为媒介,从外宣翻译角度出发,达到文化推广的最终目的,探讨坭兴陶非遗文化在外宣翻译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翻译对策,进而达到推广坭兴陶文化。
在宜兴陶瓷之中,紫砂壶是其中十分独特的一种,是实用性功能较高的一种茶具,因而在其诞生的时候,便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以及嗜茶者的喜爱与追捧,到了现如今,紫砂身上所特有的天然之色以及自然之美更是发展到了极致。紫砂艺人在设计创造紫砂壶的时候,特别喜欢在壶艺造型之中融入许多的祥瑞文化元素,不仅使得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充满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又不会处于传统层面的局限性之中,紫砂壶的构思制作之中便充满了民间常见的喜庆主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笔者便主要以紫砂“图腾如意壶”为例,谈谈造型特征以及艺术内涵。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美誉,建水紫陶的美不单单是美在其外表,它那复杂的制作工艺流程,能工巧匠们那巧夺天工的技法也为建水紫陶增添一抹亮彩。文中将从泥料选择,拉坯造型,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这六个制作工艺流程来诠释紫陶的魅力,让大众对紫陶的工艺流程有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紫陶的知名度,让紫陶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散发光彩。
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们在欣赏其外形的实用、美观的同时,又有多少人在意过它是由大自然的泥土经过火的锤炼而来,泥瓷的华丽转换,离不开窑这个承载者,随着陶瓷的步步升华,窑也在更新换代,从古代的柴窑,发展到现代的煤、油、气窑,而这些窑炉都是以单座的形式存在,烟气不加利用,能源利用率低下。以景德镇烧制瓷器的引射窑炉为例,这些窑炉在点火到熄火整个过程中,其产生出来的带热烟气都是直接排空,双间歇窑炉可以有效的利用烟气余热来预热坯体,减少能源损耗,降低瓷器的烧成成本。
景德镇陶瓷业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陶瓷的每次改革创新都的足以影响全国乃至全球陶瓷行业的发展。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陶瓷也在不断向新时代的转变,陶瓷综合装饰工艺也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孕育诞生。综合装饰工艺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及景德镇学院的全体师生,以及部分社会陶瓷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创作出来的一个新装饰画种,因它工艺独特、多元化和没有束缚的形式感,从而赋予了陶瓷艺术新的概念,很快被广大从业人员及陶瓷爱好者们所喜爱,并不断的努力将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紫砂作品“云吉方竹提梁壶”是一把造型美观大气,其制作难度大,是一把可以见工见艺的茶壶,同时在作品中,可以随处见到竹的影子,笔者巧妙地将竹节、竹叶、竹竿、竹笋等元素完美自然地融入作品中,为作品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都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