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勋:音乐既复杂又简单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出生前9个月,我就已经在听古典音乐了。”郑明勋说。
  郑明勋有一张标准韩国面孔,然而他开起玩笑时,却是全然不带口音的美式英语。1961年,也就是郑明勋8岁那年,郑家全家移居美国。在今天看来,这仍然是一个古典乐界孟母三迁的动人故事——郑明勋的母亲李元淑热爱音乐,虽然自己没有走上音乐道路,却将这份热爱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更为孩子的音乐发展漂洋过海。
  作为七个孩子里的老六,郑明勋从出生起,就在姐姐们的琴声中长大:大姐郑明和演奏大提琴,郑京和则很早就作为小提琴天才为人熟知。很快,郑明勋用钢琴加入到“郑氏三重奏”之中。7岁年纪时,他就与首尔爱乐乐团合作,在汉城演出。
  来到美国之后,郑明和、郑京和先后考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校,走上了职业演奏家道路。郑明勋却从钢琴凳走到了指挥台。26岁时,他担任洛杉矶爱乐助理指挥,与意大利著名指挥朱里尼共事。


  回忆起最初拿起指挥棒的岁月,“复杂”是萦绕在郑明勋心头很久的一个词。“在台上所有音乐家中,指挥是惟一不发出声音的那个人。既不演奏,也不歌唱,只在那里挥手,而交响乐谱本身又是那么复杂。这件事对我来说太复杂了,我感到非常不自然。”
  然而见到指挥大师朱里尼,郑明勋却感受到音乐的简单。在朱里尼的指挥中,音乐之外的所有因素都被抛诸脑后。虽然这位指挥大师从未坐下来认认真真教过郑明勋一节课,但郑明勋却常常感激受教于朱里尼的三年时光。在朱里尼身上,郑明勋看到了一个指挥的纯粹:为作曲家服务,让乐团发出自己想要的声音。
  郑明勋的事业起步于美国,但指挥声名的建立,却在欧洲古典乐圈。为了兼顾事业和家庭,30岁的他从美国前往欧洲,在巴黎定居。他与法国作曲家梅西安生前交往甚深,被认为是梅西安作品最权威的诠释者。他的指挥风格,也被媒体拿来与朱里尼相提并论。甚至在2005年,当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为旗下的交响乐团寻找音乐总监时,意大利媒体都纷纷猜测郑明勋是否会出任。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他简直就是朱利尼再世。”
  虽然在欧陆生活、成名,郑明勋却从没忘记自己是一个韩国人。从2006年开始,他倾力栽培首尔爱乐乐团,并帮助这一并乐团获得了DG的10年合约。在姐姐郑京和眼里,郑明勋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弟弟,也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他可以说是单枪匹马地改变了韩国整个国家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品位,倾尽了全力去垒筑韩国交响乐的基础。”
  郑明勋的能量不仅在韩国本土生根发芽,更辐射到整个亚洲。1997年,他建立了亚洲爱乐乐团,由供职于西方知名交响乐团的亚裔乐手们组成。每年夏天,在欧美古典音乐季之外,这些顶级音乐家们返回亚洲,在郑明勋的指挥下合作一场音乐会。2001年到2010年,他在任法国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之余,担任东京爱乐的特邀艺术顾问一职长达10年。在古典乐坛,他被认为是继小泽征尔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亚洲指挥家。
  虽然光环无数,然而直到今天,郑明勋对自己的指挥风格仍称不上十分满意。2013年,郑明勋60岁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个有着30多年指挥经验的指挥家,却表示自己音乐道路从这一年才刚刚开始。“年轻时那些肢体上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到了现在我的动作越来越少。一些想学指挥的人过来找我,我告诉他们一分钟就能学会我的指挥技巧。”虽然外在动作日趋简单,但郑明勋的内心却能感受到更多音乐背后的复杂情绪。进入到60岁,从钢琴起家的郑明勋也越来越体味到指挥与演奏家的不同。“指挥并不只关乎音乐,它关系到一个人整体意义上的全部生活经验,以及他如何将这些经验整合起来。”
其他文献
一手拿勺、一手拿笔。这是二毛对自己诗人大厨身份的注解。  生于60年代的二毛,是80年代的诗人,90年代的厨子,00年代的商人,10年代的作家。这两年,一部写食的《舌尖上的中国》让美食家成为受人瞩目的职业。而在二毛看来,美食家和名厨的最好时代,是一百年前的民国时代。那个时代,曾被同为60后的高晓松视为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高晓松在他的《晓说》和《如丧》里频频提到,自己很向往的年代是民国,而幸虽生不逢
期刊
现在央广文艺之声的《海阳现场秀》已经成为下班高峰期缓解堵车一族紧张神经的必听节目。节目中,善于模仿和戏剧表演的主持人海阳会以小人物的视角,在嬉笑中关注民生,以善意的幽默嘲解新闻热点。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金话筒奖获得者,而且这个奖项还是第一次颁给娱乐类节目。走进海阳的家时,这座象征荣誉的奖杯都落灰了。对以往的荣誉,海阳心态摆得很好:那都是过去式了。  海阳的新书从名字就透出一股正能量——《哥们儿心态
期刊
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给生活寻找一个温柔的出口。一捧可爱的鲜花、一把精致的椅子或是一个漂亮的坐垫——创作一切为生活增添色彩的美好之物,是伊莎贝尔的源动力。  在接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伊莎贝尔曾用纸艺服饰描绘了三百年来的时尚更迭史,并因此扬名世界。同时,对于一切与房子有关的事物,她也抱有极大的热情。完完整整地设计一幢房子,是伊莎贝尔一直以来的梦想。这关乎房子中的每一个细节,一面别具一格的瓷砖,一套活
期刊
2002年,一部并未在内地上映的法国电影《蝴蝶》,为导演菲利普·弥勒赢得了不少中国观众的口碑——超过七万影迷在豆瓣为《蝴蝶》打出8.5的高分,一万五千多篇影评从镜头到对白解构了这部电影的美妙之处。《蝴蝶》在法国大卖,视频种子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那时候,菲利普听说,《蝴蝶》在中国视频网站被下载过很多次,却无从知晓中国影迷心中的《蝴蝶》是什么样子。  十二年后,这位《蝴蝶》导演终于带着新作《夜莺》来到
期刊
作为Etro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活动,创始人Gimmo Etro除了携手家族成员男装设计师Kean Etro、女装设计师Veronica Etro以及配饰设计师Jacopo Etro一同为庆典揭幕,同时也带来品牌创立46年以来最盛大的一场海外时装发布会。不仅特别将2014/2015秋冬米兰男女时装秀原汁原味空运京城,并将秀场设计为腰果花形T台。更别具匠心策划了由百位模特磅礴呈现的Etr
期刊
如不是一场交通意外,相信今天我们不能看到设计师Paul Smith的时装设计天分。出生于1947年的Paul Smith自小便希望成为职业电单车车手,直至十七岁遇上意外,在医院认识了一些艺术系学生,才令Paul Smith对设计产生兴趣,并改写了他的一生。Paul Smith于1970年在英国Nottingham与当时还是时装系学生的女朋友 (现任太太) Pauline Denyer开设了第一间店
期刊
作者:万城目学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本通俗文学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推理和奇幻。前者已经大家云集,后者却还没有被大家熟知。日本新生代作家万城目学新推出的短篇集是《鸭川小鬼》的姐妹篇,又是一个与“荷尔摩”有关的奇幻故事。  荷尔摩是缔结日常世界与不可见世界的仪式,为了维持日常的稳定,在京都,这项秘密仪式或者说秘密比赛已经传承了五百年。在万城目学的笔下,京都几所大学都有荷尔摩的秘密社
期刊
Tom Ford精品店及店中店遍布全球,在中国现有的四家精品店,分别设在上海、北京和香港。而在今年年初又一鼓作气,在中国全新开设了五家新店铺。本次除了在澳门新开的独立男装店铺外,也不再是将发展方向束缚在繁华的一线都市,更是将其发展空间扩张到沈阳、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而到2014年底,世界各地将共有106家Tom Ford精品店营业,将实现其全球持续扩张的宏伟蓝图。  对于多才多艺的Tom Ford
期刊
邓丽君今年60岁了,音乐界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从群星演唱会,到利用3D技术使她与周杰伦在演唱会上隔空对唱,为了实现邓丽君在内地演出的夙愿,还将利用3D技术推出的邓丽君虚拟演唱会。  最近,环球音乐与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共同推出了一张名为《1314 邓丽君 Just Beginning只是开始》的黄金黑胶纪念唱片,收录12首她的经典名作,精心设计,售价4万人民币,对于邓丽君的粉丝来说是一个珍贵的收藏
期刊
仇晓飞的个展“南柯解程”5月8日在佩斯北京开幕,这次展览是艺术家同佩斯北京合作的首次个展,仇晓飞带来的是他在“梦”与“醉”这两种状态间的游走之中所产生的一批绘画新作,以及一组装置作品。开幕现场的人头攒动证明了艺术家的好人缘,收藏家乔志兵,艺术家夏小万、谭平、王光乐、李松松等人纷纷到场。  展览题目很怪异,叫“南柯解程”,仇晓飞解释这是用做梦的方式去解一个醉酒的状态。“这是我自造的一个词,梦与醉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