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拍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赏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缤纷彩钻系列
  
  在大自然中经历日月洗礼形成的天然彩钻,是自然界中的奇妙作品,缤纷的绿、粉红、橙、黄及蓝等色彩,如同钻石国度里的万花筒,散发着绮丽色彩;本次拍卖汇集了多颗缤纷彩钻,以迎合不同买家的品味。
  众彩钻中,绿钻极为珍稀及,深受藏家青睐。拍卖中一颗椭圆形绿色的钻石戒指(Lot 2227,估价:6,000,000~8,000,000港元),重3.07克拉,绽放夺目的光彩,令人迷醉,最终成交价为9.280,000港元,是此次珠宝首饰拍卖中的第四高价。
  
  另外推出两颗瑰丽粉红色钻石,包括一枚6.88克拉梨形全美紫粉红色钻石戒指(Lot 2226,估价:8,000,000~12,000,000港元),华采贵丽,色泽娇艳,散发出动人心弦的魅力,堪称完美彩钻的典范,此枚戒指最终成交价高达10,624,000港元,成为本场拍卖会的第二高价格。另一枚12.58克拉梨形浅粉红色钻石戒指(Lot 2228,估价:4,400,000~6,000,000港元),色调迷人,最后成交价为5,248,000港元。
  此外,两颗深黄色钻石亦备受注目,当中包括一枚42.59克拉长方形深黄色钻石吊坠(Lot 2230,估价:7,600,000~10,000,000港元),绮丽华贵,光芒闪烁,实属难得一见的珍品,最终成交价为8,608,000港元,被欧洲私人藏家购得。
  另一颗重26.48克拉圆形深黄色钻石戒指(Lot 2225,估价:7,200,000~9,500,000港元),切割精确独特,闪耀着与众不同的棱柱光华,最终成交价为8,384,000港元,被亚洲私人藏家竞标成功。
  一枚3.04克拉榄尖形深蓝色钻石戒指(Lot 2160,估价:4,800,000~7,500,000港元),璀璨耀目,色调清澈纯美,最能展现女士优雅脱俗的气质,最终以与估价相当的5,696,000港元成交。
  
  一枚十分稀有的“变色”钻石戒指(Lot 2040,估价:2,800,000~4,000,000港元)亦为瞩目。在市场上,重量超过10克拉的优质“变色”钻石非常罕见,而这次呈献的变色钻石重达15.25克拉,乃历来亚洲拍卖会上推出最大颗的变色钻石,其色调亮丽,在不同环境灯光之下,绿及黄色光芒交错幻变,璀璨中蕴含着奇妙意趣,弥足珍贵,最终成交价格为2.640.000港元。
  
  瑰丽翡翠系列
  
  中国人对翡翠情有独钟,因其有清澈和华美的特质,配载玉器更被认为具有护身的力量。本次拍卖的翡翠首饰质料上乘,尽显工匠卓越不凡的技艺及创作意念。
  其中焦点乃一对分别镶以“翡翠玉环”及“翡翠玉璧”的项链——“翡器玉环”是给女士配戴(Lot 2188,估价:2,500,000~3,500,000港元),而“翡翠玉璧”则专为男士而设(Lot 2189,估价:3,000,000~4,000,000港元)。两件珍品皆来自同一件原石,玲珑剔透,翠绿均匀,质感厚实而莹润,设计巧夺天功,十分匹配,是非常难得的完美配搭。项链各镶有一颗美钻,令其更添华美。最终,翡翠玉环以4,560,000港元成交,翡翠玉璧以4,800,000港元成交。
  一套款式时尚的翡翠首饰,包括镶以六颗翡翠蛋面的项链、蛋面戒指及对蛋面耳环(Lot 213l。估价:6,800,000~9,800,000港元),瑰丽动人,碧绿映目,十分能体现女士的雍容华贵,成交价为7,936,000港元,是此次拍卖会中翡翠系列中当仁不让的高价之一。
  此外,一对翡翠“如意”别针(Lot 2066,估价:1,200,000~1,800,000港元),雕刻精致,绿玉滴翠,如意为祥瑞的象征,这件匠心独具的拍品最终成交价格为2,400,000港元。另一件翡翠“观音”吊坠(Lot 2130,估价:600,000~800,000港元),观音坐于莲座上手持盘桃,色泽均匀,造工细腻,却遭遇流拍。一对由Carvin French精心设计之翡翠及钻石耳环(Lot2187,估价:500,000~800,000港元),碧绿翡翠与闪耀美钻互相辉映,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最终以超过预估价的1,260,000港元成交。珍罕天然宝石系列。
  
  这次拍卖的多件稀有天然宝石,全未经过加热处理,是浑然天成的瑰宝。其中一枚12.16克拉长方形哥伦比亚绿宝石及钻石戒指(Lot 21 09,估价:2,400,000~4,000,000港元),色泽明艳,瑰丽夺目,成交价为2,880,000港元。此外,两对由Harry Winston设计斯里兰卡的天然蓝宝石耳环,其中一对分别镶以16.35及16.45克拉椭圆形蓝宝石及钻石耳环(Lot2107,估价:1,900,000~2,500,000港元),呈现着绚丽的光芒,周边缀以耀目钻石,美仑美奂,散发出份高贵的气质,成交价为2,280,000港元。
  一枚出产自缅甸,重10.48克拉椭圆形蓝宝石戒指(Lot 2108,估价:480,000~650,000港元)。此宝石属罕见的皇家蓝色(royal blue),色调仿如夜深之晴空蓝天,明亮夺目,让人见倾心,以1,920,000港元成交,是估价的3倍。
  另一对由Harry winston精心设计,分别镶以16.96及17.08克拉蛋面蓝宝石及钻石耳环(L0t 2048,估价:640,000~800,000港元),均匀绮丽,光彩璀璨,成交价为768,DOO港元。
  另一枚来自斯里兰卡,重7.55克拉椭圆形Padparadscha蓝宝石戒指(Lot 2105,估价:360,000~520,000港元)也在拍卖场上引起了激烈争夺。Padparadscha由斯里兰卡语里的“荷花”一词演变而成,其色泽有如盛放的荷花(只有产自斯里兰卡,颜色介平粉红与橙之间的蓝宝石,方可被称为Padpa radscha)。这枚宝石明艳柔和的橙粉色调正是Padparadscha蓝宝石的最佳典范,这枚蓝宝石戒指最终也以超出预估价的816,000港元成交。
  巴西出产的亚历山大石以其变幻色彩而闻名,高质素的亚历山大石在市场上日渐稀少。一枚重达11.39克拉椭圆形亚历山大石戒指(Lot 2106,估价:400,000~650,000港元),晶莹剔透,日间呈现蓝绿色,在较柔和光线下,则呈现紫色,优雅迷人,成为藏家激烈争夺的目标,最终以1,200,000港元成交。
  
  色全美钻石系列
  
  本次拍卖推出的足色全美钻石,其中多颗乃被称为“Type Ⅱa”的顶级美钻。一枚13.96克拉榄尖形足色全美钻石(Lot 2152,估价:7,850,000~12,000,000港元),澄明清澈,以旧工切割,全美无瑕,极为珍罕,最后成交价为2.192,000港元,被欧洲藏家竞得,也是此场拍卖会的最高成交价。另 枚15.05克拉的榄尖形足色全美钻石(Lot 2231,估价:6,650,000~9,500,000港元),不论重量、品质及净度皆出众,切割精巧,光彩非凡,最终成交价为9,280,000港元。
其他文献
汉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画绘(壁画、帛画、漆画、各种器绘等);一部分是画像石、画像砖、画像镜、瓦当等浮雕及其拓片。就出土的文物来看,第一部分的汉代绘画所见很少,只出现在墓室的壁画、帛画和少量的木板画上。而现今存世的画像石有上万块,画像砖有几百万块,并且同时具有绘画和雕刻的特点,极具时代特色,因此画像石、画像砖便成为研究汉画的重点。现代意义上的“画像”概念,来源于宋代兴起的金石学。赵明诚《金石录
期刊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法国著名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的倡导下诞生的,他很钦佩英国学校教育中对运动的重视,想在法国加以效仿。其时,恰逢考古学家对古代奥林匹亚遗址进行发掘,顾拜旦遂于1892年发表《奥林匹克宣言》,明确倡议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号召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的伟大而有益的事业”。该宣言得到了欧洲各国的热烈响应,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上,
期刊
本刊上期刊登《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十五年》(上),就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缘起,政策上的突破与嬗变,拍卖市场近十五年的概况做了梳理与回顾。此次继刊该文的下半部分,其对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亟待解决的九大问题做了针对性的分析。2008年将是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平稳发展年,也将是拍卖企业整顿、调整、提高的一年。无序竞争,假贷泛滥,虚假宣传,诚信缺失,假拍卖,假鉴定等不良现象,将会陆续得到惩治,市场得到一
期刊
印度与中国山水相连,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双方在宗教、艺术、科技、医学等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持久的交流,事迹不绝于史。“印度”这一译名便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译。  2006年为中印友好年。作为“2006年中印友好年”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项目,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印度考古局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共同承办了《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
期刊
1985年6月27日广州美术界元老胡根天先生以93岁高龄辞世。笔者受家母委托,以全家的名义呈献挽联:“赤社起天南,何止三千怀杏雨;黄泉逢大北,定当两代谢良师。”沉痛哀悼胡老。    胡根天(1892-1985)原名毓桂,号抒秋、志抒,别署王山叟。广东开平人。1914年留学日本,在东京美术学校学西洋画。1920年学成归国。1921年组织广州第一个西洋美术社团“赤社美术研究会”。1922年创建华南第一
期刊
前几年,我在深圳看到诸多潮汕地区书画家的作品,又读了一些材料,惊叹潮汕书画家之多,个性之鲜明,与内地艺术渊源之深。近百年来,传统型书画获得了极为可观的成就,但由于权力化意识形态的原因,许多传统型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被长期漠视和淡忘。譬如,人们都知道广东有“岭南派”,对曾与“岭南派”并存互补的广东国画研究会的传统派画家,取鉴海派又自成一格的潮汕画家群,就不甚了了。这不是对历史的正常记忆,更不意味着被遗
期刊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特质与其人生经历不无关系。我们只有熟悉了李可染的人生,才能更好的去品味李可染画作所传递的精神内涵!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李可染被剥夺了作画的权利,作为“反动权威”关进了美院的“牛棚”。那年丙午,李可染59岁,正是他的老师齐白石“衰年变法”的那个年龄。  在“文革”中,他受到批判的作品是《苦吟图》、《钟山风雨起苍黄》、《万山红遍》等,还有他写的《寂寞之道》——那是前
期刊
古代文人雅集以诗为多,以琴、以文、以画为少,标榜以“画社”者则少。关于广州的绘画雅集,人们较为熟知的有1923年在广州六榕寺成立的癸亥合作社,以及1925年10月在广州海珠区南园酒家第次雅集的清游会等。然而,这些都只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事,再早的就罕为人知了。其实,广州较之更早以“画社”命名的文人雅集,尚有出现在咸丰年间的“石园画社”。    石园画社地址在今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大石街内,曾为
期刊
1770年(乾隆四十五年),正值乾隆帝七十大寿,远在西藏扎什伦布寺的六世班禅请求到北京朝觐,为皇帝祝寿。从乾隆四十四年四月十三日开始,六世班禅沿途不断给乾隆帝进献各种礼物,其中就有紫金造像的记载。第二年,六世班禅突然在北京圆寂。在清理他的贡品时,乾隆帝偶尔看到一尊六世班禅进贡来的铜佛像,色泽与众不同,下令造办处仿造。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二十二日,乾隆帝派管理造办处事务大臣舒文到西黄寺请教其岁
期刊
离开了威尼斯这个美丽又骄傲的城市,一大群当代艺术爱好者又随着下一个开幕日向瑞士前进,在这个美如天堂的地方,除了名闻世界的金融、钟表业和温泉外,还有大家这次的移动目的地“第38届瑞士巴塞尔博览会”。  如果说威尼斯双年展是各国当代艺术小众菁英的殿堂,那巴塞尔博览会就是各国艺术资本的竞技场,因为资本而造成的阶级分明在这个全世界最高端的艺术博览会上,成了人人遵行不悖的规则:开幕前一天的VIP预展从上午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