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瓦·坎普拉德:世界级首富如何隐形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英格瓦-坎普拉德”还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一定不会对“宜家”陌生。这个瑞典老头创立的宜家在全球26个国家有303家商场、13.5万名员工。据说他还是“隐形的世界首富”,其财富已经超过比尔·盖茨。
  从邮购公司到家居帝国
  很多事实只有在成为历史以后,才会将真实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创造奇迹的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在我们都看清之前他就已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从而最终成为历史的闪光点。今天,当我们用一种平静的心态来回顾宜家与坎普拉德的成长历程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坎普拉德从小展现出的那种商业天赋,在宜家的成长史上刻下了多么深刻的痕迹。
  英格瓦·坎普拉德1926年3月30日出生在瑞典南部的埃耳姆哈耳特,父亲是农场主。这是一个具有良好家族传统的移民家庭,他的祖父母是德国人,他们通过邮购的方式,获得了瑞典斯马兰的一片森林,然后定居下来。经过两代人的辛苦劳动,等到坎普拉德出生以后,他的家境已经相对富裕,不必再为生计而担忧,但由于经历曲折的缘故,这个家族一直保持着节俭的习惯,这也为坎普拉德后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于是,在坎普拉德5岁那年,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而业之旅。有一天,坎普拉德的一个小伙伴想要让他陪着去买火柴,伙伴一直在抱怨,去商店的路途很远,还说宁愿用自己的零花钱搭上一些,即使贵点,也不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买火柴。坎普拉德记得自己家里有多余的火柴,就和小伙伴说自己可以和他做这笔买卖,下午他们就成交了——坎普拉德赚到了他生平的“第一桶金”,尽管这一桶“金”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对于坎普拉德的一生来说却是如此意义重大。
  稍长一些后,他开始骑着自行车向邻居销售火柴,那时他已体会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他发现以极低的价格大批量购入商品,即使以低价零售出去,也依然有利可图。与此同时,坎普拉德还在交易时注意观察邻居们的困难与需要,凡是邻居们紧缺的商品,他都会不厌其烦替他们进货,如此一来,坎普拉德既赚到了一定的利润,同时也增进了与他第一批客户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坎普拉德的生意越做越大,以至于无法再徒步沿街叫卖时,他开始了第一次转型:他用邮购的方式替代了沿街叫卖,并独创用笔记本做成邮购目录的方式来推销商品——而这就是现在的宜家每年都要发行数1Z册的目录册的最早前身。
  17岁时,坎普拉德要到哥德堡上学了。但在临走之前,他突发奇想地想开一家公司,但当时瑞典的法律规定,开办公司者必须年满18周岁,否则必须有人提供担保。于是,小坎普拉德不顾家人让他等段时间的劝告,毅然骑着自行车赶到了他叔叔的家里,在他叔叔的帮助下,他向郡议会递交了申请。在这次申请中,他第一次用了“IKEA”(即现在的宜家)的字样,而这几个字的含义仅仅是他的名字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Kamprad)与他所成长的农场艾尔姆塔里德(Elmtaryd)和村庄阿根纳瑞德(Agunnaryd)的缩写,谁又能想到在经过几十年以后,这几个字的价值就达到了70亿美元之巨呢?(2004年美国《商业周刊》的统计数据)
  应该说,坎普拉德创办宜家正好遇到了历史的最好时期。当时恰逢二战结束,而战争中处于中立位置的瑞典免遭了战火的洗礼,但它也同样面临着百废待兴的使命。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坎普拉德敏锐地看到了家具市场发展的巨大潛力。于是在1953年,坎普拉德决定放弃所有的其他业务,专门从事低价位家具的经营,宜家家居时代由此开始。
  不过在宜家刚开始的阶段,并不十分顺利。当时瑞典国内家具市场被制造与零售卡特尔(卡特尔,指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垄断,它们靠彼此间的订货合同排斥新的竞争对手。于是,为了对付国内各类家具展对宜家产品的封杀,坎普拉德寻找到一家被废弃的旧厂房,并把它改造成第一个宜家仓库兼展厅,从此第一间“宜家专卖店”正式诞生。他还另辟蹊径,开创了融制造商和零售商于一体的经营方式。此举大大降低了家居产品的价格,深受消费者欢迎,宜家生意日益红火。这样的结果引来了竞争对手们更加疯狂的压制,他们限制宜家参加各种商品交易会,并且联合起来为宜家的供应商施加压力,但此时的坎普拉德早已不是那个小孩子,他已懂得运用各种手段绕开对手的这些限制。那时的他被称为“长七只脑袋的怪兽”,因为坎普拉德成立了一系列不同的公司,在市场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使得竞争对手已无法阻止他参加交易会。同时,他也展开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反击,其中最狠的一招就是在交易会上公布令竞争对手难以想象的特别价格。
  自此,宜家在坎普拉德不屈不挠的带领下步步扩张,任何竞争对手都已不能让他却步,相反的,瑞典狭小的空间已再也装不下坎普拉德的雄心。20世纪60年代初,坎普拉德跑到了当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寻找低成本家具生产厂家。他被波兰人优秀的木材工艺传统、对家具的欣赏能力以及低廉的价格所打动,他的波兰之行催生了宜家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而到1963年,坎普拉德在挪威奥斯陆开了第—个瑞典以外的分店,而后业务很快发展到丹麦和瑞士。1974年宜家又开辟了它在全球最大的德国家具市场,之后进入加拿大、荷兰。1985年和1987年,宜家成功打入美国和英国市场,并成功地将两个地方开发成了现在第一和第二大市场。
  历史的进程总是循着一条曲折道路前进的,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宜家的发展道路上,每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时都像是在倒退,事情的发生很自然,但并不像蛹孵化出幼虫,幼虫再蜕变成蝴蝶那样有着逻辑上的必然性。当那个坎普拉德卖出第一盒火柴时,他的天赋显露出来而物欲的驱动也被唤醒;当第一件邮购家具比别的小商品卖得更好时,他第一次感到一种冲动,要从街头小贩发展成为家具经销商,但这仅仅是出于商业目的,除了钱以外他还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在同其他邮购公司的竞争过程中,当不断降低的价格威胁到商品质量,并且使顾客对企业逐渐怀疑时,他开始认识到价格同大众需要之间的关系。接着他决定要进行一次新的行动。进入家具世界,开始缔造家居王国……宜家就是这样一次次突破禁忌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坎普拉德就是有这么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所以成为一个打不倒的巨人。   领导艺术
  坎普拉德认为:“真正的宜家精神,是由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洁的行为所构成的。”
  在宜家刚步入家具业的最初几年里,坎普拉德就开始把他的经营理念付诸行动。他亲自撰写产品说明,并提炼出极为务实的“大众家居”思想,创建了所谓的“平民风格”。他把公司的发展目标确立为“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这后来形成宜家经营哲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宜家的商品目录册,据说是世界上仅次于《圣经》的、发行量最大的免费印刷刊物,足见宜家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决心。坎普拉德说:“我认为一种好的家具产品,其价格应该使钱包不是太瘪但也不是太鼓的中产阶级不仅喜欢而且能够承受得起。从市场情况来看,我认为我已实现了这个目标。”的确,到2004年春天为止,宜家已经在全球五大洲的37个国家和地区开了192家大型连锁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商。
  为了更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坎普拉德决定让顾客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由顾客自己动手、自己运输和自己组装来换取产品的低价格。因循这种思路,宜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在宜家商场,家居用品应有尽有,它把各种商品组合成不同风格的样板间,淋漓尽致地展现每种商品的现场效果,激发人们的灵感和购买欲。而它的服务人员,决不会追在顾客屁股后面做烦人的推销。在宜家,一切贴近顾客,一切鼓励顾客自己去体验。靠着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宜家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赢得了许多忠实的消费者。去年,有超过3亿顾客光临宜家在世界各地的商场,宜家集团全年的销售额超过130亿美元。
  宜家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坎普拉德没有退休之前,一切由他说了算。他从不希望自己的公司进入股市,不愿意接受股东们的控制。他觉得既然公司不缺钱,就没有必要上市自找麻烦。他曾经在很多年前创造了宜家的圣经——《一个家具商的誓约》,他在其中强调:“公司就是家,家就是公司。”秉承这一理念,他建立了与众不同的领导艺术,那就是互相帮助、彼此忠诚、团结一致以及朴素生活。最早进入宜家的那些雇员,都与坎普拉德融入了这种亲密关系之中。目前宜家集团已拥有7万多名员工,宜家的价值观,亦被不断地传输给每一个新加入宜家的人。
  财富观念
  早在1976年起,坎普拉德就移居瑞士,在洛桑附近一处秀丽的村庄安了新家。从他家别墅的窗户望出去,湖光山色影映之中的洛桑尽收眼底。
  1986年,坎普拉德辞去宜家公司总裁职务,担任公司高级顾问。自此他在宜家公司露面的机会大为减少。他将公司大权移交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同时将公司资产拆成三份,对儿子们改变公司的行为做出限制,以确保任何子女都无法动摇公司的根基。而每遇公司有重大决策,他的孩子们仍要请他拿主意。直到2002年,坎普拉德才正式宣布离开宜家,到瑞士过起半隐居的养老生活。
  坎普拉德从来缺乏光鲜的外表。他没有时髦的服饰、昂贵的手表和豪华的轿车,出门旅行总是坐经济舱。如果公司为他预订了昂贵的东西,他会非常恼火。在宜家总部吃工作午餐,他会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钞票付账。他喜欢喝酒,但不一定要贵重,一瓶廉价的威士忌能让他更加愉快。不过,就如为坎普拉德著书立传的人们所言:正是由于坎普拉德坚守着这些习惯,宜家王国的成本体系才不会崩溃。坎普拉德的孩子们与他在很多地方也是相同的。他们都继承了坎普拉德家族的节俭,他们的言行举止也是简单化的,他们可以说好几种语言:丹麦语、英语、德语和公司内部使用的“宜家语”,他们同样严肃认真,并小心谨慎地保持低姿态。作为一个“好心的资本家”,坎普拉德的另一个梦想是“把追逐利润的商业动机同永恒的人类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为此,他先后设立了各种公益基金,力所能及地帮助儿童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们。他建立了以他母亲的名字命名的癌症研究基金会,每到圣诞节的时候,宜家公司总部的员工们都会向这家基金会捐款。
  虽然自身节俭,但对于财富,坎普拉德坦诚地表示:“可能我有一種俗不可耐的心理,它与炫耀所带来的快感有关,是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成为名人……不过,第一个100万到手的时候,我的确高兴得要命,但我已经忘记了,除了汇单上的号码,我全都忘记了。钱不能拿来当饭吃,它只是使你变得富有。对于我来说,赚钱的动力在于为了父亲、母亲,为了自己或其他对自己来说十分重要的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董岩据《东南西北》等整理
其他文献
“今年81岁了,到我75岁时才第一次进医院做检查。”秦桂芳是中国首批女飞行员,而今在广州安享晚年,前不久,她回顾自己当年的飞行生涯,经历险情,幸能逢凶化吉,她坦言因为自己当年是飞行员,为身体打下了好底子,很少生病。  现在:精神爽朗如花甲老人  秦奶奶双脚并拢,双手垂下,两个手掌轻易地就触碰到了地面,围观者都不禁目瞪口呆。她是中国首批女飞行员,虽然已年过八旬,但依旧精神爽朗如60岁的老人。  秦奶
期刊
白岩松:这辈子,我肯定不会出“男女作风问题”  自岩松的妻子朱宏钧,现供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生活中的两人都非常低调,关于他们的爱情,2008年,白岩松接受鲁豫采访时,幽默地表示:“我们至今都达不成一致,都认为是对方追的自己。”  白岩松还说:两人相恋时,正是他最难的时候。那是1992年,他刚借调到央视,如果不能胜任,就要被“退”回去,压力可想而知。当时,他失眠得厉害,体重持续下降,每
期刊
入伍10多年参与执行上百次发射任务。为火箭安装火工品7000多个,没有出现过一次差错,及时发现排除多次重大隐患,护送火箭腾飞,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航天发射场质量卫士”的美誉。  点火!起飞1 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搭载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壮美升空。箭冲云端,声如霹雳。欢呼人群中,一名士兵笑得格外灿烂。他叫张枫,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四级军士长,入伍10多年参与执
期刊
清康熙年间,一个秀才看到有人不小心失落了一文钱。立刻过去用脚踩住,待那人走后,拾起来,放进了自己的腰包。  秀才的举动,恰被旁边坐着的一个老头看到,老头忽然站起来,问了那秀才的名字,然后冷笑两声,走了。  后來,这个秀才考中了举人,被选任为常熟知县。  他收拾行装赴任,先到苏州见过江苏巡抚汤斌。汤斌却传下令来,通知此人不必赴任。  他问:“我为何不能赴任?”  汤斌答:“贪污!”  又问:“我尚未
期刊
20世纪60年代,曲波的名著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问世后一下子便家喻户晓了。当时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侦察英雄杨子荣装扮土匪去见座山雕那段黑话: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此后,我们却读到纪实作品《共和国不会忘记》,写到《林海雪原》中的英雄杨子荣的事情,其中说到杨子荣真名叫杨宗贵,曾独闯敌塞,迫降400多土匪等,“文--革”中,周恩来陪同美国艺术团团长詹姆斯观看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詹姆斯提出“
期刊
她是上世纪80年代的知名女演员,一部《红牡丹》让她红遍大江南北;事业巅峰期,她却悄然退出演艺圈……生活中,几多风雨,一路走来。姜黎黎非常不容易,可谓一朵风雨中的红牡丹!最让记者感动的是她乐观的心态。而一直站她身边的先生汪宝生更是对她体贴入微。他们妻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她告诉我,当時他们两个谈恋爱时就遇到了一些波折。毕竟他们相爱时才二十来岁,年轻。当时正宣传谈恋爱就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的观点,所以他
期刊
一天深夜,林倩和丈夫旅游回来,去一家僻静的酒吧吃夜宵,意外地发现女科长常晶正和一个男子亲密地坐在一间情侣包间里,那个男人是某公司的一个经理。  几天后,林倩图嘴巴一时痛快,将这事捅了出去。常晶的丑聞你传我我传他,闹得沸沸扬扬。一周之后,常晶突然在外地自杀身亡了!林倩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她后悔到了极点。  过了几天,林倩在单位收到了一封挂号信,竟是常晶寄来的:  林倩:  临死前,我才想到要给
期刊
维尔纳·丽丝,那個先用阴沉的微笑和惊艳的美丽迷住了意大利观众,之后又在1960年代艳冠好莱坞的意大利国宝级女星,于2014年12月18日去世,享年78岁。丽丝在不久前透露她患有不治之症,她的家人在一份致意大利媒体的声明中宣告了她的死讯。  《玛戈王后》中的邪恶太后  维尔纳·丽丝1964年步入好莱坞,当时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正在积极寻找“玛丽莲·梦露的接班人”,而这个能够轻易俘获公众想象力的欧洲女演员
期刊
金连经,又名爱新觉罗·连经,1940年生,北京人,满族,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画师,北京画院专职画家。曾任艺委会委员,艺术室副主任,第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和第十届常委。现为北京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  代表作有《枫桥夜泊》、《林问》、《清冷》等。作品《九寨金秋》获1985年全国环境美展二等獎,《春到乌江》获建党70周年
期刊
德布拉西寞  上榜理由:执行任务时遭枪杀的美国华裔警官刘文健葬礼1月4日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殡仪馆举行,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发表讲话。活动中数千名纽约警察再次转身抗议。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在纽约“锁喉”案裁决结果公布后曾公开表示,他与非裔太太曾叮嘱他们的混血儿子“要格外小心警察”。该言论对本已紧张的警民关系火上浇油。  点评: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在关键的时候,观点与警察背道而驰。迎接他讲话的也只能是纽约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