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各阶段教学中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各学科的教学效果都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渐的改变。物理是初中生接触的较为难的科目之一,因此在当今教学形势下,要不断加强对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研究,在课堂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几个教学案例,来研究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出适合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研究
  物理作为初中生必学的自然学科,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科学性,物理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了解自然规律的平台,并且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解,帮助他们熟悉自然界中某些事物发展的本质,并理解一些现象的科学内涵(例如雷电的形成、电流的形成、人体的静电现象等)。正是因为物理严谨的科学性,使学生们接触它的时候也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对有些现象的解释太抽象,并且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都是以老师授课为主,老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只一味的向同学们简单的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课堂的灵活性,导致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漏洞。因此,借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平台,老师应该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1.结合案例分析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案例一——力学
  力学是初中物理课程中最基本的章节,它是带领学生走进物理世界的开篇之章,因此力学知识授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也会奠定学生们对物理印象基础。在我国几乎所有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物理老师在讲授力学这一章时也是这样,缺乏和学生的交流,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不了主体作用,并且物理是一门相当乏味的自然科学学科,因此,许多学生在接收物理知识时都存有被动心理,有的也只是为了完成学业的需要,并没有真正的去好好掌握。
  1.2案例二——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章就是《欧姆定律》,它作为初中物理课程中最基础的知识章节,影响着许许多多初学者对物理课程的印象以及日后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在讲授该章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而不是一股脑的把所有知识概念都讲完。
  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物理老师在讲授这一节时一般都是先把需要解释的概念给学生讲解一下,然后把这一章节涉及到的公式(主要是I=U/R)在例题中给同学们讲解。这种授课方式如果不是天生对物理充满兴趣的人在听起来时都会觉得很无聊。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章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留的作业题也是抄别人的,使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教学任务也几乎不能按时完成。
  1.3案例三——物理实验课
  物理实验课是带领学生走入物理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教学资金的缺乏,许多初中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一门课程,或者是开设了这一门课程,却因为缺乏实验道具和器材,而从未真正上过。这种教学漏洞的出现,损失了教育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机会,由于物理知识大多数都十分抽象,初中生基本上无法从理论课上真正搞懂那些知识,而又没有最直观的教学实验来演示,错失了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最佳机会。
  2.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
  2.1消除力学知识的学习障碍
  由于力学知识是物理课程最基本的入门知识,因此学好它对学好物理课程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是一个人学生生涯中最容易对事物充满好奇的时间段,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引入物理的世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问,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在上课时带一个苹果,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实的体验万有引力;在讲授自由落体的知识时,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用自己的笔、纸片等来感受自由落体的妙处;在讲力是相互的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报名来前台互相感受一下;在讲摩擦力时借助实验道具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演示等。
  2.2学习欧姆定律的有效途径
  其实要想有效的学习欧姆定律,在老师授完理论课的基础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设这一章节的实验课。欧姆定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物体、导体的电阻不是一成不变的、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广式不同。
  这些有关电路的问题在实际的课堂讲解上是十分抽象的,教师只有亲自带领学生,让学生们在实验课中自己动手,体验欧姆定律的实验表现,才能使他们把这些知识真正掌握,否则即使他们掌握了理论要点,也无法真正的与实际相结合。
  2.3充分借助多媒体资源
  其实以上方法适用于所有物理章节的学习,实验课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课程不能忽视。随着科技的发达,多媒体教学方式也逐渐引入了物理教学的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实施,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学习知识的新鲜感,PPT上鲜活的文字、图片以及教学视频等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们对物理课程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多媒体资源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多媒体中得以具象化。
  此外,改变教学最根本的方式是增加教师授课的趣味性,一个幽默的物理教师和一个死板的物理教师教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要改变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从自身寻找问题,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不仅要把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还要让他们能够接受并且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逐渐走进了千千万万的大中小学校,因此,物理老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来使枯燥的物理知识多彩化。此外物理课程中还应该多安排一些实验课程,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物理世界的多姿多彩,培养他们不断探索科学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物理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红岩.《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与分析》.教学实践,2012
  [2]代卫建.《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新课程·中学,2010年9月8日
  [3]谢春燕.《浅析多媒体课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变阻器课堂教学案例》.教艺展台,2012年9月8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古里中学)
其他文献
为确保乌参1井钻探成功,研发了密度从1.20g/cm3到1.80g/cm3的抗高温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抗温性、沉降稳定性、抑制性、封堵性好,抗粘土污染能力强.该体系在乌参1井四开井段进行
基于比例桥联律,利用Euler-Bernoulli梁理论,给出一个关于Ⅰ型分层桥联裂纹的解析模型.结果分析表明,裂纹的能量释放率随着裂纹的扩展有一个上升到下降的过程,这完全不同于无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是否领会贯通,有没有收获和提升,是否感到快乐。反之,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师教得很努力,却没有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或低效的。笔者认为物理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金融体系提供一张安全网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倒闭而对其它金融机构失去信心由此导致挤兑.引发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
【摘 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健身作用与传承价值,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社会形势下,探讨与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进而实现有机继承与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充实全民健身运动的内容体系,确保“全民性”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促进作用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
【摘 要】初中学生的优点是上课积极活跃,动手动脑能力强,同学之间有相互竞争的意识。如何把这种优点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呢!在课堂上设置游戏,能够激活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变成课堂的主体。本文论述如何用游戏教学来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游戏;主体;创新;合作  一些学生由于小学英语基础不牢固,对学习英语态度不够重视,还由于自身有自卑心理,不敢张口说英语,没有掌握适
音乐的美是人所共知的,它对人性的陶冶,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音乐欣赏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充分挖掘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塑造其完美人格,这是时代的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本文对音乐欣赏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的研究旨在拓宽学校德育途径丰富学校
<正>~~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若能根据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定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代
尾矿坝变形趋势预测是矿山尾矿库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对尾矿坝变形趋势的预测,在深入分析尾矿坝变形机理并充分认识尾矿库工程系统及坝体变形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