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思维培育“教不好的学生”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w0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教育家陈鹤琴曾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直以来,笔者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从事德育管理工作也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其间笔者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有的早已经成为社会栋梁,当然,也有的至今尚被囚于高墙之内。栋梁高才是笔者师之功否?身陷高墙是笔者师之过否?这一问题常困扰笔者。栋梁高才本人容易欣慰,毕竟他曾经是笔者的学生,或许本人的思想多少对他有过那么一点影响或帮助。身陷高墙者就很难去联想,总感觉这个当属后期的发展,与笔者没有直接的关联。转念一想,其实,不管是以上哪种想法,皆乃自欺欺人也!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自我教育,在先天和后天两种力量的较量中不断进行着磨合与碰撞。比如张三生于这样一个家庭,其父不务正业,因好赌,债台高筑,且常把自己所谓的不幸遭遇归结于社会,久而久之便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典型。其母又较轻浮,无一点慈母本性,因感觉选得一败家郎而自暴自弃。于是年幼的张三可谓悲剧角色一个,打小在如此氛围中成长,也便养成了类似之本性。这样的孩子恰巧又成了你的学生。师者不该选择,也不能选择。师者不比唐僧,感觉徒弟有恶之倾向尚可念上“紧箍咒”,甚至将其逐回花果山。作为教师只有尽心去教的义务。社会大多数的孩子,无论生于富贵还是贫困,若能在一个社会常态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哪怕有众多的缺陷,作为老师皆应想尽万般手段去引导他向善。
  然而,作为老师或将伴其一年半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其褪尽业已养成之习性,真的并非光凭着满腔的爱心就能实现的。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其有着向好的本能,然后不遗余力地推动他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这期间,或许教师还得同他原有的环境势力进行拉锯式的较量。很多时候,身为教师甚至会感到仅靠师德的那点力量显得异常渺小,才有的一点点成效被外环境稍稍一染便化为乌有。更有甚者,其心中恶的倾向不断积聚,向着教师认为错误的方向加速前行。此时师者就会感觉束手无策,只能空留叹息。
  这样的情况绝非空穴来风。这几年在教育过程中似乎很多老师一直会因为如此情形而烦恼不已。最近在跟一些一线教师的交流中,就时不时地接触到这样的反映。有老师说,“对这个孩子我真的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倾注了满腔的爱心,可他居然还做出如此反常的举止,太令人寒心了”。有些孩子的言行恶劣甚至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他们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老师的忍耐极限。对待孩子,作为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是必需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引导教育方法。但是这些努力如果依然解决不了问题,那该如何是好呢?
  如此问题遇的多了,也便促使笔者对教育产生了另外的思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太过高估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这同时也是师道尊严的另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教师之于社会应该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理应发挥教育改造人的功能,常人的失败可以理解,为人师的失败就很难让人接受了。试想如今之社会,未曾受过教师教育者还有几人,然社会依旧存在违法犯罪、道德滑坡越来越严重之倾向。难道这都得归结于教师之过?师道尊严、面子意识导致那么多人始终坚持认为:“孩子都是可以教好的”,不愿意承认失败的教育就是最失败的教育。
  作为教育者,首先得正视现实,承认有些孩子的问题可能不是教育单方面的力量可以感化的,知其可教知其不可教,才能真正用真心去教。有些孩子终将向恶,教师的责任是尽量引导其向善,善不可得则尽量通过教师的努力减少其向恶的可能。就像有个班主任曾对我说:“我班这个孩子我真的无能为力了,如果因为他的错误,领导们总是责怪我,我真的没法带了。”我常会劝慰于他,有些孩子教师能引导,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去引导,如若不成,至少要逐步延长其重复犯错误的周期,周期延长了,也应算是教育之成功。
  我的班上也曾不止一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会在课堂上不止一次犯同样的错误,无论教师如何提醒批评,他就是反反复复,好像在不断挑战教师心理承受的极限。很多稍稍缺乏耐心的教师就会忍无可忍,甚或做出一些完全有悖“师道”的举止来。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确实在考量着教师的涵养。有些孩子不是情商低的问题,而是本来可能就是未来社会中那种经常可见的玩世不恭的角色,遇此情况,教师只能推迟他们朝那个方向进化的速度而已。他的某些行为可能是有备而来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无赖行为有了存在的价值。因此,笔者的观点是,当恶的东西在发作期,如果教师自认没法改变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冷落他,让他感受不到恶的快感。
  说至此,笔者无意抨击教育达人们的观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于笔者而言,始终作为一种教育的理想在追求。但理想终究不能脱离现实。作为师者,理当为孩子的成长倾注更多的爱心和信心,始终坚信他们有向善的可能。但也不能过分迷信于此,唯有这样,才能真正针对不同的个体找出适合的教育策略。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赤芍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检测,再通过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对产生的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
锅炉燃烧优化通常是降低NOx排放的首选方法。对某厂410t/h锅炉NOx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特别是锅炉运行参数对锅炉效率和NOx排放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在现行条件下,通过燃烧优化
有这样两则故事:一次,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很快回到了座位,准备上课。我和学生互相问好之后,准备开始讲课。这时,唯独一位同学如坐针毡,身体像蚯蚓一样来回扭动,还不时地向外张
600MW超临界锅炉部组件——启动分离器的设计过程中,分离器大管接头的设计与制造是关键之一。对以前超临界项目启动分离器的设计与制造中所遇剑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更加说明分离
苏州现有农业人口300万,实际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为50万;耕地面积380多万亩,人均耕地0.6亩左右;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4.9%.苏州农业历史上以粮棉
写字是学生手脑并用的思维实践过程,也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情感及动手能力的心理过程。长期从事写字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凡是字写得漂亮的学生,大多成绩优秀,行为习惯良好。因为写字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有直接的关系。近年来,笔者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了点滴体会,现作引玉之砖。  创设环境,及时评价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所以,为了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学生
针对所设计的磁稳流化床(Ф500×2100mm)进行了烟气除尘特性的研究。基于颗粒床除尘效率模型,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给出了磁场强度、烟气流速比、床层高度、铁磁颗粒径等因素
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氯霉素相似,体内抗菌活性较高。近年来主要用于治疗脓疱型银屑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混合感染。甲砜霉素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体
摘要:传承太极拳术,弘扬太极文明对传承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体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在教授太极拳术方面的观点,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太极拳;中学教学;教学策略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灿烂辉煌的明珠,其中包含了深厚的古典哲学文化和深邃的中国传统中医脉络学说。学习太极拳要从青少年抓起。普及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可以强身健体、开发智力、修身养性,由此可见,太极拳教学对
通过对多流体碱雾发生器中伴随气固两相流的蒸发喷雾射流的数值模拟,得到了碱雾发生器内气液固三相的速度矢量场。计算结果表明,气体轴向速度呈中间高两头低的对称分布;对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