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54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儿童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9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基因确诊的54例VWM患儿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用纸质登记表和电子病历系统对纳入患儿的既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收集,并将患儿按起病年龄分<1岁、1~<2岁、2~<4岁、4~<8岁、8~<18岁组5组。对各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进展、发作性加重及癫痫发作、生存状况、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和基因型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患儿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54例VWM患儿中男34例、女20例,起病年龄为2岁8月龄(6月龄~9岁7月龄),其中<1岁组5例、1~<2岁组12例、2~<4岁组25例、4~<8岁组10例、8~18岁组2例。94%(51/54)的患儿以运动倒退为首发症状就诊。87%(47/54)的患儿在病程中出现发作性加重的现象。43%(23/54)的患儿在病程中出现癫痫发作。病程1~<3年,38%(9/24)存活患儿的运动功能为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Ⅳ~Ⅴ级。1~<2岁组,3例病程1~<3年的患儿中1例为GMFCS Ⅳ级;2~<4岁组,15例病程1~<3年患儿中6例为GMFCS Ⅳ~Ⅴ级;4~<8岁组4例病程1~<3年患儿中1例为GMFCS Ⅳ~Ⅴ级。对不同组别患儿头颅MRI病灶、液化及弥散受限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起病年龄越早,越容易出现皮层下白质(额叶P<0.01,颞叶及顶枕叶P=0.002),内囊(前肢P<0.01,后肢P=0.001)以及脑干(中脑P=0.001,脑桥P<0.01)受累。此外,更容易出现内囊(前肢P=0.002,后肢P=0.005),脑干(中脑P=0.001,脑桥P=0.003)弥散受限以及皮层下白质液化(额叶及顶枕叶P<0.01,颞叶P=0.005)。总体VWM患儿的1年生存率为81%,2年生存率为75%,15年生存率为45%。EIF2B5基因变异最常见,占43%(23/54),其次为EIF2B3基因(22%,12/54)。

结论

VWM患儿主要以运动倒退为首发症状就诊,发作性加重和癫痫发作在病程中较常见。起病年龄越早,病情进展越迅速,运动功能倒退越严重,存活时间越短,并且头颅MRI病灶、液化和弥散受限范围越广泛。在VWM患儿中最常见的为EIF2B5基因变异,其次为EIF2B3基因变异。

其他文献
落实新压力.新工具与新资源rn前文已经阐明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采取的行动步骤.其中很多部分像是发展或环境科学教科书的标准说法:改善水资源管理、提高能源效率、推广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下肢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外固定架辅助治疗下肢骨折5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其中治愈32例,好转18
随着RFID(无线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在超市、航海、物流等领域,这项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测试以及应用RFID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实际环境中保证测试的安全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相机的实时集成成像拍摄系统。不同于采用传统的摄像机阵列,该系统采用双目相机对三维场景进行拍摄,有效地简化了集成成像拍摄系统的结构。该系统首先
最近联合国指出,“21世纪,世界城市的发展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的存在也正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正在遭受日益严重的排他性与不平等现象的威胁;
作者在工作中发现,皂角刺常常不切片就进入药房,这样给药材的调配和患者的携带造成不便。即使切片的皂角刺,在调配中也经常刺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皂角刺的炮制方法进行改进。
期刊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氧驱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氧驱
Photoacoustic imaging (PAI) or optoacoustic imaging, the modern application of an ancient physical discovery to biomedical imaging, is without doubt one of the
Background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In previous clinical s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