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基因重组菌株

来源 :遗传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用抗菌蛋白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TG26和晶体蛋白产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AS1.904的营养缺陷型衍生株,在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进行原生质体种间融合,获得了表现双亲遗传性状的种间融合菌株。融合率为7.52×10^-6,融合子经传代10次,稳定率为19.5%,融合菌株的菌落和细胞形态与亲本株明显不同,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融合菌株表达了亲本的抗菌蛋白和毒素蛋白。抑菌杀虫试验表明,融合重组
其他文献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境内的两种Leptolalax——L.ventripunctatus和L.alpinus的常规Giemsa核型、C-带和Ag-NORs作了研究,结果表明L.ventripunctatus的2n=22,20M+2T,NF=42,1对Ag-
形态学和遗传学方法早巳证明四膜虫接合过程中旧大核退化消失,其基因型对接合后代不发生影响。本文以1种具有强大复制优势而且是抗药性的rDNA分子,rdna-A3,为指标,证明在接合
本文报道采用电泳技术对北京、上海、长春3市的4个中国昆明小鼠(简称KM)实验群体中24个蛋白质标志研究的结果,与我国1981年从美国引进的NIH小鼠进行比较,显示出:(1)KM小鼠亚
实验结果表明,孤雌生殖植株根尖体细胞以二倍体细胞最多,占68.9%,其次为非整倍体细胞,占28.7%,其他异倍体和单倍体细胞极少(2.4%)。Pa1植株可分为二倍体和混倍体两类,以二倍体细胞占绝对多数的混倍体植
在增广NCII设计中,当加性-显性效应或加性效应模型适合时,本文给出了阵列协方差(Wr)对阵列方差(Vr)的遗传回归方程,Wr和Vr统计数的表达式和遗传参数的估算式,并用实例进行了分析估算。
水稻IR36线粒体DNA经6种限制酶酶切,用脉冲电泳和长距离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获得高分辨率的清晰带型。每组酶切片段加和测得水稻IR36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227kb(Hi
采用PHA活体处理直接制片,对黄鳝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C-带及Ag-NORs等相继系列研究。结果发现,黄鳝的染色体Ag-NORs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的数目多态、分布多态和形态多态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的单体系统和多子房小麦杂交,确定控制多子房性状的基因数目及关键染色体。通过单体分析,初步确定多子房性状分别受染色体5D和6B上的2个非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