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打开“心窗”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传记中这样写到:王老师教语文,我的第一篇作文被王老师大加赞赏,她尤其欣赏“运动员像离弦的剪一样。”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个套路而已。有一次数学课我正发呆,数学老师掰了一小段粉笔砸在我脸上,并附上一句“呆子”。从此我数学一落千丈,患上数学恐惧症。一天我去买西瓜,人们用手指指点点:“这不是《实话实说》吗?”小贩乐的眉开眼笑:“崔哥,我给你挑个大的,一共7斤6两,一斤1块1毛5,崔哥,你说是多少钱?”我忽然失去控制,大吼一声:“少废话!抱歉!对我来说,数学是伤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数学是类风湿,……当数学是灾难时,它什么都是,就不是数学。”崔永元以他特有的风格,给我们讲述了他患上“老寒腿”、“类风湿”……的过程,那就是数学老师的一句话。其实,有时语言的伤害胜过行为,教师对学生哪怕是一个眼神,都是一种暗示,都会让孩子产生心灵的震动。所以,崔永元以自己的切肤之痛,说出了“我请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
   上海有位中学校长认为他小学的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把膀子摔断了,绑着绷带不能写字,这时老师走过来,轻轻地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这件事使他很感动,他想,天下什么人最好?老师最好,自己将来一定要当她那样的老师。后来,他考上了大学的数学专业,参加教育工作后成了优秀的数学特级教师。正当学生最需要理解和关怀的时候,教师用一颗爱心给他带去温暖和真诚的关怀,也正是这种良好的情感关系建构起了一种对人的尊重和信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家所倡导的观点之一,就是人格的基础是自尊和自信。而自尊、自信不是单凭自己建立起来的。孩童时期的自我概念更多的是依靠外部的评价建立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但这个外部评价会内化为孩童的自我评价。如果老师总是埋怨他、指責他,他怎么可能建立起自尊、自信,怎么可能让教师成为他童年生活中美好的回忆呢?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更多的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而这一情感交流的基础便是尊重与信任。因此,在教学这个人文的世界里,良好的教育必定是建立在人性向善的预设上,讲求的是尊重和信任。我们应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又都不是全才”的观念,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去了解、容忍和接受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并把这种热情和真诚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心灵,让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真正的教育才能实现。
  (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马垫小学)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岳阳,位于美丽的洞庭湖畔。  岳阳有一句俗话:“腊月二十五,磨浆打豆腐。”在岳阳的农村里,家家户户自制豆腐吃,味儿可香了!  那天,我坐车去乡下爷爷家。爷爷正在家里做豆腐。他把前一天晚上用水泡过的黄豆放到石磨里,提来一桶甘甜的山泉水,把黄豆磨成浆。  我见了,也想试一试。可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推动石磨。爷爷过来帮忙。我们齐心协力,把豆子磨成了豆浆。接着,滤去豆渣,煮开。爷爷在豆浆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