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之路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ong6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初期,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释放了人民群众渴望致富的能量,刺激了各路“神仙”在致富的道路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项政策顺应了历史潮流,毋庸置疑。只是还要牢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就是要老百姓共同享有机会,共同积累财富,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应该承认,一部分人占有较大财富和绝大多数人维持小康,是正常的社会财富形态。
  我们的今天还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还相对落后,但社会财富以勤劳、诚实、遵循正道的智慧分流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我们正处于有史以来最“有道”的时期。
  
  北京 张巍
其他文献
历数20年来国内电影界的自救行为,2007年中国电影创纪录的33亿票房,以及多部国产电影获得的口碑,是不是意味着这一次的时机已经成熟?  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年轻人来说,拥有一张“过路片”的内部电影票是值得炫耀的,去“胜利影院”看一场艺术电影也是时髦的体现。在如今熙熙攘攘的海宁路乍浦路口,曾经上海唯一的艺术影院早已消失在街头,而一部艺术电影能够满座连放3个月的盛况也早被淡忘。普罗大众的快餐文化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的精粹是“让”一字。  邓公高瞻远瞩,向来言辞简赅而意味深邃。他开创中国新格局的语录中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尤其令人琢磨。  “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贫”除了与“富”相对称,则有其绝对的含义。一个行将溺水的人会感到氧气的绝对“贫乏”,一个濒临冻馁的人会体验衣食的绝对“贫乏”,然而整个社会的居民却不可能产生同样“富”的感觉,即使从生存需求的角度他们已是“足”的。人们所
我们其实不妨借机做点反省,在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据说城市中产阶层逐渐成形的情况下,关于个人卫生的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又如何呢?  入冬时分,需乘飞机出差,一进机场候机楼的大门,几乎被迎面而来的一股怪气味呛倒。那气味,让人以为一下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火车站候车厅。定睛一看,发现自己是进到了“国内到达”大厅,厅里挤满了接机的人群。  怪气味实在太强烈了,让我不得不转身出门,尽量在露天走了一程,才重新
当法国总统萨科奇去年圣诞节到埃及卢克索度假时,他打电话给一个朋友问:“拍得怎么样?”他指的是自己和女友布吕尼手拉手的照片,萨科奇似乎很享受被狗仔队跟拍,他感到自己更多是一个明星而不是一位政客。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曾经当着萨科奇的面称赞他那时的妻子塞西莉亚,这让萨科奇得意了很久。法国媒体把这位共和国总统比作“水仙”,萨科奇的确自恋。离婚后,他就和不同的美女出双入对,大多都是明星。萨科奇小时候房间的墙上挂
诗人说:青锋一闪而过,将我剖成两段呼痛的断藕——    一段,叫从此    一段,叫从前    所谓历史节点,每每与大痛苦相关:或是遭逢痛苦,或是挣脱痛苦,更多时候,则是兼而有之。  1978,中国重新出发。如果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为一天,30年只不过相当于8分钟。真是弹指一挥间,中国开始挣脱苦痛,再一次让世人刮目相看。我们当然要为1978这个历史节点而庆幸,要为改革开放30年而骄傲。 
“做一个媒体人,自己没有思想,你就很难去理解、捕捉、传递事情的真相。”    “1000,就1000!”    1月5日,约好在“万圣书园”谈谈“改革开放30年”,贺延光忙里偷闲和家政服务公司的保姆在电话里谈工资。  这位《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图片总监,正为5岁的小儿子找新保姆,对方开出1800元的月薪,超出了他的接受范围。  改革开放30年给贺延光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肯定比过去上了好几个
从《基度山伯爵》到《政治经济学》,30年里,有这样两部似乎趣味迥异的大书在中国热销,蒋学模的人生可谓丰富而精彩。  1978年,蒋学模已经结束了在复旦校园里扫马路的“日课”,接受夏征农之邀,开始着手恢复复旦学报。在那些荒诞的日子里,他牢记着大仲马《基度山伯爵》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蒋学模对基度山伯爵这个虚构人物可谓太熟悉了。1936年,他
摸着石头过河,那是因为没有任何先验的蓝本可供临摹。是那一盏豆大的烛光,摇摇晃晃的决绝,照亮了我后面30年生涯的第一步。  两毛钱买一包蜡烛,一包蜡烛十根。糊涂的是这个价格,依稀记得是如此,毕竟30年过去,我记不得确切的物价数字了。而清晰的是当年蜡烛的包装,粗糙的马粪纸裹着,呈一个规则的六角形圆柱体。一个晚上用两根,五天买一回,一个月的蜡烛开销是6包,合计1元2角。这份支出,占到我这个国家一级农工一
要解谜,固然要从中国的现实去寻求,也要从世界的历史去寻求。  1991年冬天,安徽西北部,大别山余脉一个屋舍简陋的乡村中学里,每天早上6点半,有线广播的大喇叭里会准时传出歌声:    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  您的光辉思想  永远照我心  ……  歌声悠扬而千回百转,仿佛歌唱者的心中怀着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绪。这首曾经广为流传的政治颂歌,给人明亮、悠扬而单纯的感觉。1991年距离这首歌的诞生,已经过去
岁末年终,一份由某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制和发布的《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得以传播并引起不少议论。该报告罗列了505名入选2007(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的学者。除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外,该报告还列出了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所属单位分布、所属学科领域分布以及毕业院校等。笔者认为,这一份榜单疏漏太多,它折射了当下中国排行榜的粗糙和泛滥。  且不说这份榜单缺失了在高等教育学领域有泰斗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