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面对亏损

来源 :理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a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亏损发生后,再去想应对之策,就有些晚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亏损发生之前,就要知道可能的虧损有多大?这样的风险自己能不能承受?
  每个人在进行投资的时候,都会遇到亏损的时候,买股票可能亏损,买基金可能亏损,就连买银行理财产品,现在也不保本了,不少理财产品也出现过阶段性亏损。
  那么,我们在面对亏损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应对呢?说实话,要在亏损发生后,再去想应对之策,就有些晚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亏损发生之前,就要知道可能的亏损有多大?这样的风险自己能不能承受?
  举个例子来说吧,今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表现不错,绝大多数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20%,随便买只基金都有可能获得30%以上的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随便买基金吗?当然不能。因为我们不能光看到最近2年基金光彩照人的一面,还要看到它可能出现亏损的一面。2018年,是这些基金比较黑暗的一年,赚钱的基金几乎没有,平均的亏损幅度还特别高。我在这一年也买了几只基金,其中1只表现特别差,全年跌幅达到了40%,可我对此并不感到慌张,因为我知道中国股市的波动是比较剧烈的,基金30%~40%的回撤非常常见,我在投资前对此早有心理准备,跌就让它跌吧。由于我在短时间内不会使用这笔钱,那就继续放着吧。2019年,这只基金的表现有了很大起色,全年的收益率达到55%;今年这只基金继续有着上佳的表现,截至12月8日,收益率超过了50%。从历史上看,这只基金的总体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0%。只不过,我买入时的运气不太好,刚好买在了阶段性高点。即便如此,3年不到的时间,我也获得了超过30%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好于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实现了我的心理预期。
  有的人会问我:“为什么不在低位的时候补仓,那样不是可以多赚很多钱吗?”话可以这么说,但做未必能做得到。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低点,也不知道它未来究竟能涨多高。还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止损?”这同样不是我的操作风格。我进入股市不是来搏短线的,是我认为股市有投资机会了才进入,如果因为出现短期亏损,就仓促离场,那什么时候再入场呢?既然已经入场了,我就不在乎短线的波动,只要股市的投资价值还在,基金总是会给我带来收益的。
  当投资出现亏损的时候,我的选择是不看自己的账户,也就不知道自己具体的亏损金额,这样心情上就没那么紧张了,更不会因此而怨天尤人。但不看账户不等于说我不关心市场,我还会持续关注市场的动态,关注政策和基本面的变化,关注投资价值的变化。如果投资价值提高了,我会增加自己的投资;如果投资价值降低了,减少持仓比例,甚至清仓离场也是我的选项。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都不一样,不能要求所有的投资者都像我一样去承受40%或者更高的损失,都像我一样在出现亏损时视而不见,但每个人都应该在投资前搞清楚,自己投资的产品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亏损?出现这样的亏损自己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还要不要投资此类产品?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制订相应的操作策略,如定投或止损等。
其他文献
美国股市新類型“空白支票股”有很强的投机性,又有极强的黑马性,确确实实成为近时市场的炒作新宠。  美国三大股指新高难止。IPO的股价越定越高,上市交易首日翻倍也是稀松平常。没有盈利的亏损股,有了巴菲特的认购,首日交易翻倍;爱彼迎亏损问题至今未能解决,首日同样让IPO价翻倍。美股的牛市行情简直有点“疯牛”的味道,但丝毫不影响美国股市的再创新高。近时一批“空白支票股”上市、炒作,构成了当下美股的一道最
期刊
2020年,楼市调控政策稳中有紧,成交量维持高位,各城市及城市内部房价出现分化。预计2021年调控力度仍将维持当前水平,房价分化现象仍将持续,部分人口流出城市可能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  政策总体保持稳定  2020年,中央坚持“房住不炒”调控总基调不变,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中央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货币政策齐发力,宽松的货币环境叠加各地频繁出台房地产相关扶持政策,
期刊
英国退欧和美国财政刺激的不利影响对市场有负面冲击,但是央行增加宽松会产生对冲作用。  12月16日,纽约尾盘,美元指数跌0.4%,报90.22,创2018年4月以来新低;欧元兑美元涨0.4%,报1.22;英镑兑美元涨0.35%,报1.35;澳元兑美元涨0.24%,报0.76;美元兑日元跌0.2%,报103.44;美元兌加元涨0.32%,报1.27;美元兑瑞郎跌0.07%,报0.89;离岸人民币兑美
期刊
2021年,受低基数的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显著提高;股市在业绩提升以及外资进入的带动下,会有一定的表现;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3年期大额存单难觅踪影;不确定因素增加,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很重要。  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巨大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暴发,给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春节之前,武汉率先封城,此后国内实施了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并调集全国数万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武汉,支援湖北
期刊
各种迹象表明,慢牛已经在路上,机构普遍看好2021年。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经历了年初疫情这样罕见的“黑天鹅”事件,今年上证指数从年初至今(截至12月14日)依然上涨了10.5%。  在12月2日更是突破了年内的高点3458点,盘中创出3465点新高。与此同时,投资者开始加速入场,慢牛行情有望持续到2021年。  市场面:投资者跑步入场   由于疫情原因,中国国内经济在一季度经历了大幅下跌。此后
期刊
2021年中国经济将回归疫情前的增长轨迹,并延续这一发展势头。  “明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大幅反弹。”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判断。  “随着经济活动的持续复苏,我们预计中国出口和国内消费有望继续改善,拉动明年GDP增速反弹至8.2%。到2022年,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在2021年大幅反弹后回落到6%,仍将继续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的支撑。”汪涛称。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今年的衰退,瑞银预计明年中国出口
期刊
提要:在货币政策并未大幅转向宽松的背景下,新增的流动性并不会推动市场持续上涨。  受降准利好推动,7月12日A股高开高走,创业板指一度大涨逾4%,创逾6年新高。  业绩核心  多家机构认为,此次降准有利于缓解市场对国内资金面的担忧,但本轮成长行情演绎已有时日,即便在降准背景下,下半年市场估值也难以出现全面提升。后市成长股行情,核心品种或会迎来分化,投资应围绕产业景气度和业绩确定性来展开。  无论是
期刊
身处后疫情时代,在量入为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把握和享受政策红利、企业促销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与实惠,是新一年理性消费的可选策略。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和餐饮业一度遭遇重挫,居民消费受到抑制,消费市场整体增速明显下降。为了刺激和提振消费,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国家出台了不少补贴政策,各行各业也都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优惠促销。  有效把握“政策红利”  新一年,如何花更少的成本,
期刊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发行的“固收+”产品数量突破160只,募集資金规模接近3000亿元,规模比去年增长了4.3倍。那么,“固收+”产品是怎样运作的呢?  “固收+”是怎样运作的  今年的“固收+”就像一个实力派的演员。它不像那些网红一样,没搞过什么大新闻,也没怎么上过头条,却一直在闷声发大财。很多精明的投资者,都已经在自己的组合中配置了“固收+”。  其实“固收+”并没有一个特
期刊
只要明年结构性行情依然存在,那么主动权益类基金将继续占优。  基金的赚钱效应引发投资者对基金的追捧。  截至12月15日,年内新成立的基金发行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逼近2017~2019年3年基金发行总规模之和,创下公募基金行业新的历史纪录。  分析认为,资管新规及配套规则陆续发布后,部分资金需要寻找高收益资产替代,股票市场和权益基金就成为较好的承接品种,同时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提升了基金赚钱效应,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