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

来源 :七彩语文·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chish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尹默(1883—1971),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教育家。他知识广博,国学功底深厚。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他还开创了“沈氏书风”,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06年,沈尹默从日本留学回国。有一次,好朋友刘季平邀请他到黄叶楼喝酒,沈尹默趁着酒兴写了一首诗《题刘三黄叶楼》。刘季平请沈尹默把这首诗写下来,贴在书房里。
  刘季平的好友陈独秀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诗和字,找到沈尹默说:“你的诗作得很好,字却俗得入骨!”乍听这话,沈尹默觉得有些刺耳,但仔细想想很有道理。沈尹默立志要改掉这个“字则其俗在骨”的缺点。
  于是,他从执笔的动作改起,每日清晨临写汉碑。每张纸先用淡墨写一个大字,写一百张。这时,最初的纸已经干透了,他又拿起来在每张纸上临写四个字,再写一百张,最后还在写过的纸上练习行草……如此不间断练习了两年多,沈尹默的书法终于脱胎换骨了。
  1959年,陈毅副总理设宴款待沈尹默等几位同志。沈尹默直言不讳地向陈毅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看法,他希望书法这项中国的传统艺术,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陈毅同志仔细地听取了他的意见和设想,并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很快,中央就同意在上海成立书法篆刻研究会。
  1962年,80岁高龄的沈尹默在上海举办了书法作品展。周恩来总理专门抽空来参观,并请沈尹默当场写字。沈尹默书写了《沁园春·咏雪》。一幅字写完后,他感觉很不满意,于是再次提笔,一气呵成。总理笑着说:“你写得这么好,我两幅全要了。”
  锐意创新的诗人
  沈尹默出身书香之家,祖父、父亲都是诗文高手,祖母和母亲知书达理,精通诗文。幼时的沈尹默有时在山间田野嬉戏玩耍,有时就和母亲吟诗对诵。
  沈尹默的启蒙老师是位年过七十的落第秀才,爱好诗歌,喜欢念《千家诗》,老师摇头晃脑、沉醉其中的样子,常常引得小尹默和兄弟姐妹一起学着老师的模样吟诵。
  十四岁那年,沈尹默生了一场病,在家中休养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他把《红楼梦》读了好几遍,又读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3年,刚30岁的沈尹默就成为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汉、魏、六朝文及诗词等课程。他还和鲁迅先生一起为《新青年》杂志撰稿。
  1918年,《新青年》杂志开始使用白话文,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这之前,报纸刊物用的都是文言文。沈尹默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几篇用白话文写的诗。
  其中,有一首诗叫《月夜》,诗这样写道: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全诗只有四行,但作为第一首白话文的散文诗,意义深远。
  卓越独到的名师
  沈尹默不仅是一位书法大师,更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教过的学生无数。民国才女张充和就是其中的一位。
  张充和很仰慕沈尹默的书法,很想拜他为师,学习书法。当时沈尹默住在重庆歌乐山,这一天,张充和坐着送煤油的卡车来到沈宅,登门拜访。
  了解了张充和的来意,沈尹默让她写几个字。张充和写了几个小楷,沈尹默看了,评价说:“明人学晋人书。”张充和听了,也不知道沈老师到底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过不管怎么说,拜师是成功了。
  沈尹默对执笔的方法要求很严,一段时间后,张充和写得很有点样子了,她很高兴。可这时,沈尹默又找来了十几种名家字帖让她临摹,隶字、篆字、楷书、行书,各种各样的都有。张充和有些不理解。
  当时,重庆用的水,是工人从江里挑来的,很珍贵。要是砚台余墨比较多,沈尹默就把废纸拿出来,把砚台加上水,继续练字。写到砚台差不多干的时候,他再倒入清水,把笔直接在砚台上洗。如此反复,笔和砚台就都干净了。
  在沈尹默的教导下,张充和的书法造诣越来越高,后来,她在哈佛、耶鲁大学执教,教授书法,将中国的书法艺术继续传承和发扬。
其他文献
墨 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王冕,元朝著名诗人、画家、篆刻家。《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虽然我们没能亲眼见到王冕所画的墨梅,可是,读着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我们却仿佛看到了一方小小的池塘,池水墨黑;池边的梅树上开满了花,朵朵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這里化用了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三、四两句,诗人借赞美墨梅,
期刊
空間站的前世今生
期刊
繪画:酷朗文化传媒
期刊
在澳大利亚悉尼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静静地伫立着。远看,悉尼歌剧院的外形就像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帆船;近看,它又像被海浪涌上岸的一只只贝壳,斜竖在海边。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也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07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可是,悉尼歌剧院的建造过程并不顺利,充满了曲折坎坷。
期刊
期刊
一本好书,不仅内容要精彩,装帧设计同样要有独特之处。最近,彬彬姐姐正在读的书———《遇见动物的时刻》,就很特别。
期刊
冷石王蓦地飘进地下,地面立即“咔咔”裂开,眨眼间出现一条长一百多米、宽十几米,且深不可测的地缝,地下尽头隐隐趴着一条火龙。
期刊
第十二话斗牛
期刊
神秘的玛雅密码(十二)
期刊
嘀嗒、嘀嗒,  时间的声音总是一刻不停地响起。  “时间到底长什么样子?  它为啥一天到晚追着我跑?”  小发条马想要问个究竟。  “发条象,你知道什么是时间吗?它长什么样子?”  小发条马找到它最好的朋友——发条象。  发条象慢悠悠地卷起一根大树积木,回答说:  “搭一座积木房子的过程,就是时间。”  小发条马帮助发条象运来更多的大树积木,  搭起了比教室还高的积木屋。  “忙碌了一上午,又累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