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导航数据质量认证研究

来源 :民航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基于性能的导航(PBN)为主的星基导航技术的普及,导航数据库在飞行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准确及时的导航数据已经成为提升运行效率和确保飞行安全的基石。导航数据商用需要经过质量认证,目前商用导航数据业务领域被外商垄断,主要的公司有美国的Jeppesen、英国的Navtech和德国的Lido,前两大导航数据供应商Jeppesen和Navtech已分别被波音和空客公司收购,可见机载导航数据产业在民航科技业乃至航空制造业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导航数据的质量认证要求,介绍欧美国家认证现状,并提出对我
其他文献
利用2000~2019年上海浦东机场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影响航空飞行的低云(云量≥5个量、云底高
本文针对燃气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借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即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重点分析了唯物辩证法在目标市场细分、管网优化布局、应急调
直升机电力巡线安全提升策略的提出,是确保直升机电力巡线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总结当前通航企业的运行现状和特点,参考《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规程》等文件,应用
本文就基于方舱的空管雷达站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提出了方舱雷达站总体布局设计,明确了方舱机房及雷达塔建设方案,并对工艺设备及配套供电、传输、防雷、无人值守设计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方舱机房+钢结构塔”的形式建设空管方舱雷达站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雷达站建设过程中的痛点、难点。
航空器的分类与尾流间隔标准是影响机场容量和吞吐量的关键。近年来,一些国家提出并实施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尾流重新分类(RECAT)。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支持与优化,这些标准仍显保守。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航空器的分类优化和尾流间隔标准缩减问题,通过尾流环量和滚转力矩建模来研究尾流强度的演化机制,并提出了基于尾流环量的分类方法和安全间隔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美国和欧洲的RECAT标准相比,本文提出的RECAT-Revise标准在缩减尾流间隔和提高机场容量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定量分析了2019年4月9日发生在上海地区一次初雷天气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过程,结果表明:1)地面及低空切变线提供了低层的辐合条件,锋前低压带中生成的辐合体,在高空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东移动,高空槽前倾使天气系统东移速度加快;2)定量研究初雷发生前的物理量发现,地面相对湿度大于80%,850 hPa和925 hPa有明显暖平流输送,归一化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值达到1.1,具备了雷雨发生的三要素;3)卫星和雷达图显示对流云图南北向长度为250 km
5月8日傍晚至9日早晨温州机场发生一次平流雾和一次蒸发雾过程.本文对这两次大雾过程产生的环流形势、生消原因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平流雾消散的原因.利用EC再分析资料对低层
发动机成本管控对整个维修成本乃至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的控制意义重大.近年来RB211-535E4发动机总体的维修费用涨幅显著,因此,通过合理化发动机管控以降低运行成本更显重要.
航路点流量过大不仅会造成空中航线网络的局部负载过高,还会在飞行安全与运行效率方面产生无穷的风险和隐患。所以,准确地预测航路点流量可以为制定航班增量政策,确保空中交通流量均衡有序、航班运行通畅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机器学习XGBoost算法构建航路点流量预测模型,将航路点类型、航路点连接节点数、航路点历史流量作为关键因素,预测航路点逐小时流量,与真实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结果表明,该模型整体预测精度较高,对大流量航路点的预测结果表现最佳。
本文介绍了FAR 23规章疲劳相关条款的修订历程,综述了规章不断修订适应工业需求发展的过程。2017年发布的新版23部规章更名为《正常类飞机适航标准》,“§23.2240结构耐久性”融合了原23部规章疲劳相关条款、甚轻型飞机疲劳评定要求,及为满足未来可能的23部喷气飞机适航审定需要而制定的新要求。本文参考FAA最新发布修正案、相关ASTM标准及规章修订说明、相关咨询通报等,对规章进行了解析,重点针对新增疲劳评定规章要求进行了解析,并给出正常类飞机疲劳评定的适航验证方法建议,为正常类飞机取得FAA适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