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感悟—内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具体表现在:低年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学生逐步积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随着年级的提高,教师应把数形结合思想在适当的时间明确提出来,应用到探索新知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需要进一步强化,使学生不仅知道用什么和怎么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  渗透   体验  感悟  内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34-02
  日本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钻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结论,但绝不仅仅以教会这些概念、公式、计算程序、解题方法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将数学思想归纳为:抽象、推理和模型,而数形结合的思想是由推理的思想派生出来的。“数”与“形”可以看作数学知识的两种表征,“数”的表征方式比较抽象,而“形”可以使“数”的表征更加直观。正如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说的,“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具体表现在:低年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学生逐步积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随着年级的提高,教师应把数形结合思想在适当的时间明确提出来,应用到探索新知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需要进一步强化,使学生不仅知道用什么和怎么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以下结合笔者的实践与研究,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一、“画”中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低年级孩子初次接触数形结合思想时,教师应有意识的通过直观、操作、思考、比较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初步体验。低年级孩子喜欢画画,画图不仅能表达孩子的内心世界,启迪儿童思维,唤起孩子创造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爱画画的天性,带领孩子们在“画”中理解数学知识,理解数的意义,理解算理,掌握数学方法,初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例题6画示意图解决相差数的问题:有6只小鸭,11只小鸡,小鸡比小鸭多几只?可以引导小朋友用正方形代表小鸭,用三角形代表小鸡(如图1所示),可以把11只小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6只小鸭同样多,另一部分就表示小鸡比小鸭多的只数,或者小鸭比小鸡少的只数。接下来再引导小朋友寻找解决相差数的问题的方法:把小鸡的只数11只减去与小鸭同样多的只数6只,剩余的部分就是相差数(如图2所示)。
  再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例题3中,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引导学生可以画图帮助理解,用一格代表军棋的价格是8元,那象棋的价钱就要画4格,进而要求象棋的价钱,就是要求4个8元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如图3所示)。特别神奇之处,当笔者将问题改而求象棋和军棋一共多少钱时,有多位学生列出了“8×5”的算式,可谓“数形结合”的妙笔生花(如图4所示)。
  以上两个案例,低段的孩子从实物图、替代图,再到线段图,从抽象的“看不到”到直观的“看的到”,孩子能清晰地看出数量变化的过程,尝试用简洁的方式表达题目的意思,理清数量关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清晰化,还能体验到数形结合思想的神奇之处。
  二、“画”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
  随着年级的提高,教师应把数形结合思想在适当的时间明确提出来,应用到探索新知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使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有进一步的理解,学生从感性思维慢慢向理性思维过渡。数学知识、方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寻找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联系。
  再如学生在面积计算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光明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在读题之后,因题中的条件多,关系较为复杂,一时无法解答。这时老师便可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画图,把题目的条件表示如下:
  有了以上的直观图,学生就很容易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先用18÷3=6米,求出长方形花圃的宽,进而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6×8=48平方米,问题得以解决。通过画图,一方面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奇妙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到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简洁性。
  三、“画”中内化数形结合思想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需要进一步强化,使学生不仅知道用什么和怎么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
  例如,六年级数学中的“分数乘分数”的几何直观模型,就很容易让学生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规律: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如图9)
  学生通过画图,不但自己发现了计算规律、法则,而且还可以根据所画的图作出自己的解释:第一次平均分成5份,第二次平均分成4份,即分母乘分母,同理,分子是取了又再取,所以要分子乘分子。
  再如,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一课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学生在计算时发现通过通分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很麻烦,同时也发现这样的规律: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一半。这时老师引导: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个规律来画画图,看看你能看发现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画出如下的图,并在画中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平台,并在学生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指导与提升,这样学生就能自觉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
  总之,我们强调“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而不是“传授”数形结合思想,分寸的把握要恰当。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后用、用中创。只有这样潜隐默化、日积月累的教与学中,才有可能达到课标修订稿中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要求,才能达到培养公民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J].中国大学教育,2011(7).
  [2]贾福录.儿童“画”中理解数学[J].小学数学教师,2016(12).
  [3]李军.“画数学”:给孩子一个形象的数学[J].小学数学教师,2017(9).
  [4]林碧珍编著.数学思维养成课:小学数学这样教[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67-01  小学教学第三册中“填条件”应用题是学生在学习过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给缺少条件的除法应用题补充条件,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应用题里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训练学生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除法应用的结构和解题思路,为解答两步应用题做准备。“填条件”相对于“提问题”要难以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力量和源泉,在教育当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学当中的重要任务,也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基铺路的重要过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渐从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是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未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看,今后一个时期的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改革,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来统揽改革。素养类教育的重要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作用已经凸显出来。本文,笔者从素养类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指出现阶段其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素养教育的“四化”模式是如何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高校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了当下高等数学课程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如何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法。文章丰富了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开拓了高等教育的视野。  【关键词】大学数学 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21-01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的教学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错误地将问题解决与解决习题等同而视,由此将学生引入到了题海战术之中。小学数学教学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课后复习环节,就如何利用家庭作业设计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问题解决 小学数学 家庭作业设计 设计类型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教育理念的更新,有助于教学模式的改善。创客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教学改革发展路径提出新的思路。本文创客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创客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43-02  引言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创客教育可明显提高小学上的创新能力,可培育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摘要】所有院校的办学目标都在于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随着教育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依据目前教育领域的形势,对外国语言文学类创新人才的理念进行了新定义,并结合了大量的文献总结出了适合其人才培养的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院校 外国语言 文学类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厅15年课题:中
期刊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并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优等生更优秀,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更困难的现状。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通过分层教学和梯度训练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立足于小学生个体差异性和数学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和梯度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优化练习设计的的主要策略:抓住重点,让练习突出基础性;突破难点,让练习具有针对性;循序渐进,让练习体现层次性;循序渐进,让练习体现层次性;形式多样,让练习充满趣味性; 联系生活,让练习凸显实用性;有效指导,让练习呈现有序性。  【关键词】基础性 针对性 层次性 趣味性 实用性 有序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以“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为例,探讨利用直观想象实现数学抽象、理解数学概念、应用数学概念的高中数学教学,体会数学各核心素养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数学抽象 直观想象 流程图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28-0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數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