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子女“修行”记

来源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家三人,每天往返于同一所学校,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的父母都是本校的老师。这并不值得炫耀,相反,我害怕被任何新认识的同学知道,因为“教师子女”是个尴尬的身份。在这座小镇里,这是唯一的重点中学,无法回避,所以本校教师的子女也就自然并不罕见。没有“明星的光环”,只有加倍的压力。
  我们总是被老师和家长们看作一个“小团体”,动不动就拿来互相比较。每次考试,不仅有班级名次、年级名次,更有一张大家心照不宣的“小团体榜单”。偏偏,我的入学成绩是三者都靠后,“如芒在背”这个词语用在我身上,丝毫不为过。
  于是,我暗自决定,在不知情的同学面前,将这个身份悄悄藏在心里,绝不主动透露,以免承受更多的目光,直到成绩好起来——好到至少自己满意。
  然而,提高成绩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因为爱看课外书,我逐渐发觉,自己在阅读分析方面有些优势。不用说语文和英语,就连数学和物理这些最棘手的科目,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文字表述较多的应用题,难倒了许多同学。而我恰恰从这个方面开始重点下功夫,终于找到了专属于我自己的节奏感和成就感。
  这样下来,从期中到期末,我考到了全班的中上等,乃至前十名。放假前老师单独找我谈话:“下学期会改选一次班干部,你想不想要一个职位?”
  “当然……”我使劲地将后面的“想”字咽了回去。虽然按照惯例,教师子女似乎约定俗成,都会被安排一个或大或小的头衔,但我更应该清醒地认识自己。踌躇片刻,我回答老师,“当然……时机还不成熟,我的实力、状态、威望都还不够,目前更需要集中精力巩固基础,但我想推荐一个人选,就是我的同桌。”
  同桌来自偏远的乡村,但品学兼优,也潜移默化地带动了我。每当我走神儿,只要看一眼她,就能立刻回归专注。所以我认为她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到了第二学期,果然,经过大家投票,同桌当选了班长,而我克服了虚荣心,让自己成为了没有职务的罕见特例。
  新学期也有一部分老师发生了调换。戏剧性的巧合终究没能躲开,我的妈妈就要直接教我们班了!这可如何是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爸爸与我们不在同一年级,相对更加客观。在爸爸的“主持”下,我与妈妈郑重地互相约定:在学校的时间,只以“师生”相称、相待,绝不宠溺和放纵;而在家里的时间,则恢复到纯粹的“亲子”关系中,绝不额外施加任务。一旦在履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都由爸爸来充当“仲裁”,以便确保不偏不倚、松紧适中。
  当你的条件优于周围的其他人,要想证明你的努力,就会更难,而我得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代表本校参加全市规模的竞赛。这时,来自小镇的我,相比城里的学生,反而条件处于劣势。面对着巨大的落差,正是因为之前的“不自傲”转化成了现在的“不自卑”,我才顺利地调整到了平衡的心态,发挥出的水平虽不算超常,但至少符合自己平时的表现、符合大家的期望。
  这次竞赛持续了几天,我初次体验到了住宿的生活。这是我今后必将长期经历的,所以我趁现在开始学着去适应。
  从此以后,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作为教师子女的一项重要“修行”吗?扩宽视野和心胸,将以往加倍的压迫感升华为如今慷慨的责任感,充实自身的底蕴,尽自己之力,让所在的集体变得更好,从而也相辅相成地提升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这就是这项“修行”的内容、目标和意义。
  竞赛回来后是月末小长假。我主动号召另外几名教师子女:“咱们留下来打扫完卫生再回家吧。我觉得,应该让住宿的同学们过几天返校时感到更舒适,你们说呢?”
  大家竟然都爽快地同意了,还有其他一些家住得较近的走读生加入了我们,并且后来形成了规律和习惯。原来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经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榜样”。其实我一直都忘记了公开正式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他们有的是在先了解了我之后,才偶然知道这一点的,也有的是今天刚刚知道。他们所认同和信服的,确确实实是我本人,而不是其它任何外在的因素。
  你问我现在“修行”得怎么样了?
  当我们的老师难掩自豪地说:“条件越好,就越要奉献和担负更多,尽量为别人也创造更好的条件。咱们学校往届的教师子女从不曾有过这种理念和意识,而你们不但具备,更付诸了实际行动,做得非常好!”我能感觉到,自己距離“修成正果”的境界,又迈了关键的一步。
其他文献
这一场与翡冷翠的私奔,当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Firenze,Florence,佛罗伦萨,到后来徐志摩美轮美奂的译名,翡冷翠。每一种语言里面这个城市的发音都像是跳跃在舌尖的精灵。15岁的时候念过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从此再也无法忘记那句“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  飞机降落的时候我还在昏睡,直到金色艳阳透过舷窗照拂在我的脸上,我迷迷糊糊地捂住脸再睁开眼睛,眼神落在被阳光镀上冷金色的
期刊
黎远帆,黎远帆。我唇齿咀嚼这三个字,觉得自己像在品味糖葫芦,酸酸甜甜,让人上瘾。  嘉琳推荐:是谁说的来着?爱过才会长大……  壹  我迟来的文艺情结,是在高一下学期全面爆发的——开始疯狂购买青春杂志,看完后不忘做句子摘抄,课桌里的日记本,记录了每天的喜怒哀愁。闲暇时也会听歌看电影,脑袋里盛装无数浪漫幻想,并渴望来一次自在洒脱的旅行,遇到一个男生,笑容明亮,音色迷人,喜弹吉他,穿着白衬衫,比阳光还
期刊
话说我们学校有这么个口号:激情早自习,静音晚自习。顾名思义,就是早自习的时候要聲音洪亮地背诵,晚自习的时候要安安静静地做题或反思。谁承想,这么一本正经的口号硬生生地被高二(12)班颠覆了过来。  高中时代大家最有共鸣的感受大概是困——严重缺觉。天还未亮,那刺耳的铃声便负责任地响起,逼迫我们把眼睛睁开,催促我们离开自己无比依恋的床和被子。就这样,上早自习时的我们一个个都还是没睡醒的模样,偏偏这时外面
期刊
一  “请问,可以把被子晾在这里吗?”  守己一回头,是个身形娇小的女生。她正在向舍友询问是否可以把她的被子晾在他们宿舍前面——女生宿舍背阳,无法晒到阳光,而他们宿舍不仅正好向阳,而且刚刚好在一楼。舍友爽快地答应了她,女生把被子抱到宿舍前面的栏杆上,用手摸摸自己的发卡,连声道谢地小跑着离开了。  “谁啊?”另一个舍友凑过来,调侃了一句,“你女朋友?”  “不是。”被询问的舍友笑呵呵的,“挺可爱的女
期刊
虞今晨,现在的我没有幼时的标新立异,也没有年少时的甘于平凡,我只想当一滴小水珠,或者一丝阳光,在人海茫茫中也能抬起头来,露出属于自己的笑容。  我一边扒拉饭,一边含糊不清道:“班长大人,以后我再也不偷偷喊你斯文败类了,你就是我亲哥!”  “……你说什么?”  “今晚月色真美。”  高一新生入学,可以说是我高中生涯的尴尬开场。我是最晚报到的一个,所以只有一个空位留给我。  毫无疑问,是最后一排的位置
期刊
看了两期关于手账知识的科普,不知道大家是否感到有些视觉疲劳了呢?不要担心,咱们今天放松一下,我们特意请来了三位手账达人,通过与他们的对话谈心,来向你展示这些手账女孩儿们心中的那颗小小星球~  1 昵称:桃桃猪  (新浪微博 @-桃桃猪-)  簡介:报告!这里有一枚入坑三年的资深手账er, 是超级热爱电影的文艺少女啦。  她想对你说:手账就是我自己的小宇宙啊。  桃桃猪是嘉琳姐姐介绍给我认识的一位作
期刊
广丽推荐:不是所有人都有背道而驰的勇气,不是所有帅气都会在耀眼阳光下散发着阿波罗太阳神一般的光芒。有些人是路边独自开放的花,无人问津的美丽。  真心话大冒险的时候,桌子上的瓶口准确无误地对准了徐然。她那个时候还对着面前的咖啡杯发呆,被人推一把才反应过来抬头看过去。  满桌子的人都坏笑着看着她,一脸八卦。  “真心话还是大冒险?”小小拿着一沓惩罚卡片冲她摇了摇。  “真心话。”  “你高中有心动过吗
期刊
其一 ——大泉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河——大泉河。清澈见底的河水,苍翠欲滴的柳树妆点着我们的家乡,也融进了我神秘、多彩的童年梦。  四季的大泉河陪伴着我成长。  春天,细雨如丝,烟雨迷蒙,小河像一位善良的母亲。半醒半睡的柳树窥探着嫩黄的小脑袋,偎依在温情的母亲河怀里,纤细的小腰撒娇般的摆动着,慈爱的母亲怎舍得儿女着凉呢?特意为柳树盖上了一件薄如蝉翼的轻纱。小鱼醒来了,它可调皮多了,它们在水里蹦来跳去
期刊
在青春这段时间里,每个女生都会遇到这样一个男生,他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出来保护你。对于我来说,李瞮宇就是这样的存在。  森林中遇鹿,海洋里见鲨,人群中看你。奋不顾身陪你走完一段时间,竟花费了那么多的明媚和忧伤。李瞮宇,如果我们在茫茫人海里走散,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我。  高中生活并没有我想象的有节奏而且忙碌,依旧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偷偷趴着睡觉,在理综课上光明正大地写文科卷子,偶尔玩个手机小心翼
期刊
当我第一次见到那个人的时候,他才二十出头的年纪。那时他正当壮年,戴着一个圆圆的金丝边小眼镜,头发精心梳理后贴在脑袋上。穿着也精致而讲究:白色衬衫驼色领带,外套一件天鹅绒西装背心,天气热的时候常常把西服外套挂在臂弯上。  他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翩翩贵公子,每每他从他家宅邸走出,腰板挺直,健步如飞,意气风发。  那时我只是个小报童。每天清晨卖报时,偶尔路过他家大宅的门口,常常会看到他嘴角带着浅淡的笑意昂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