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降,社会总体投资意愿不高,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措施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普洱市金融机构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服务地方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作为工作重点,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金融支持實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普洱市金融机构以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如图所示,近4年来,全辖信贷总量以21.8%、18.8%、18.4%、22.2%、19.4%快速增长,贷款累放量逐年加大,近4年辖内GDP稳步增长,金融业对经济贡献率分别达4.3%、4%、4.1%、4.2%、4.5%,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2014年普洱市经济金融发展情况表 单位:亿元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鼎力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发展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信贷投放主盯基础设施类项目,贷款覆盖了水电、茶、林、矿、生物药业、咖啡、农产品加工、水泥建材等重点项目。2014年末,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149.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贷款20.5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26.6%,同比多增3.3亿元,有效地支持了地方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有序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小微企业连续3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
  重点围绕辖内跨越城乡的大中型企业和县域骨干支柱企业,综合运用银团贷款、项目贷款、并购贷款、理财融资等贷款产品和金融工具,满足步入快速发展期大中型企业的大额、低成本资金需求,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截止2014年末,大中企业贷款余额141.7亿元,同比增长19%,重点扶持了天士力、云景林纸、康恩贝、柏联、力奥、福通(木业)、淞茂制约、山水铜业、墨江矿业等公司。围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群、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群、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等特色产业园区的小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推广订单融资、国内保理、国内信用证等贸易融资产品,推动产业链融资服务,助推小微企业集群发展。连续3年小微企业实现贷款增速、增量“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2014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4.2亿元,同比增长21.6%,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8.5亿元,其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87.3亿元,同比增长18.1%,微型企业贷款余额16.9亿元,同比增长43.2%。
  (三)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加大对特色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1.支持普洱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立足“三农”,发展现代农业一直作为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产业有特色、基地有规模、产品有品牌”的思路,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银行业连续4年实现涉农信贷增速、增量“两个不低于”目标(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33.6亿元,同比增加36.8亿元,增长18.7%,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113.5亿元,同比增加25.4亿元,增长28.8%,农户贷款94.8亿元,增长15.6%。人民银行还积极向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支持“三农”经济和农户生产经营。信贷资金投入有效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4年末,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5亿元,实现增加值140亿元,增长6.5%。粮食总产量达117万吨,连续11年增长,实现茶产业总产值118亿元,烟农收入18亿元。目前普洱市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云南省第一位,咖啡面积和产量已占全国的一半。
  2.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按照国家产业部署,促进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支持了烤烟、茶叶、甘蔗、橡胶、蚕桑、咖啡、果蔬等特色经济以及山地牧业、淡水渔业和高效林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地理标识认证,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培育了茶、咖啡、石斛、香蕉、果蔬等一批安全、健康、优质农产品品牌。一是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坚持扶大扶优、扶强,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集聚。2014年末,涉农企业贷款余额达94.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农村企业贷款60.8亿元,同比增长16.3%,城市企业贷款33.7亿元,贷款重点支持了天士力、汇源、龙生茶业、爱伲农牧集团、云南大唐汉方制药、北归咖啡、佳浩集团、曼老江农业开发、农垦橡胶集团、高山生物农业等农业龙头骨干企业,扶持培育了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其中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云南茶行业的领军企业,着力打造茶产业世界级品牌“帝泊洱”。二是助推立体经济和庄园经济较快发展。全市金融机构持续深化林业金融服务,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围绕林下种植业、林间立体养殖业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业,珍稀名贵树种套种,持续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了林农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中药材、林果、林产品加工、竹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普洱市形成了以“林(竹)浆纸为龙头,林板、林化为两翼,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下资源开发为特色”的新格局,思茅区已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庄园经济,以特色庄园带动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扶持建成了柏联普洱茶庄园、爱伲咖啡庄园等10个以上高规格、高标准、高效益的特色精品庄园。至2014年末,向茶、林、咖啡、烟草、蚕桑、橡胶、生物药业贷款余额85.7亿元,同比新增16.8亿元,增长24.4%,全年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75.5亿元,同比多增28.4亿元,增长60.3%。三是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主体,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商品流通中主要作用。   (四)积极搭建银政企平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分局积极牵头搭建平台,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推介活动。截至目前,全市8县1区(除西盟)均召开了银政企合作座谈会,签订意向贷款金额合计17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53.3亿元。在2012年金融支持普洱行系列活动暨金融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促成意向合作贷款822.1亿元,涉及625个项目,目前已完成432个项目贷款,发放贷款496.8亿元,履约率达68.8%,为推进普洱桥头堡建设和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注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为普洱实现跨越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五)创新信贷产品,切实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瓶颈
  根据小微型企业融资“短、小、频、急”和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等特点,在风险可控下,为小微型企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相继创新推出了小企业信用贷款,小企业周转限额贷款、小企业网络循环贷款(网贷通)、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小企业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最高限额循环流动资金贷款等多个信贷产品,满足了小微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需求。如富滇银行对小微企业建立差别化的授信管理体系;中国银行推出“中银网络通宝”;农业银行推行将信用等级评定、授信、用信流程“三合一”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民生村镇银行建立小微企业贷款“绿色通道”等,切实为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瓶颈”。四是着力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先后实施了定向降准、不对称降息、改进贷款规模管理、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口径等政策。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通过多种创新业务、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削减融资服务费、加快审批效率等措施降低融资成本。如普洱市工行,在降息背景下,仍降低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贷款综合收益率仅达6.88%,较上年同期下降0.54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贷款浮动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52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民间借贷利率等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一是各银行发挥自身客户、品牌、技术优势,以及在支付、融资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优势,提供了账户管理、支付结算、代收代付、金融理财、投资融资、信息服务等上千项服务功能,促进电子银行在新兴移动载体和高科技平台上的延伸和推广。二是创新发展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开通“智能银行”(VTM),突破了传统银行服务场所及时间的限制。三是对“短、平、急、小”的优质客户,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授信模式,保证小微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随时支用贷款资金,初步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银行业便民、惠民新模式,服务手段更加齐全,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二、存在问题
  (一)经营主体自身因素
  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经营风险高。中小企业法人治理不完善、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十分突出。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加上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从而使信贷部门放贷风险过高。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的落后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放贷意愿。其次小企业内控能力的不足制约其融资能力。大部分小微企业采取业主制和合伙制,规模較小且难以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小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势必造成资金管理较为混乱,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严重削弱了其融资能力。三是担保抵押财产的缺失抬高了融资成本。由于商业银行对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的偏好,一般不愿接受小微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小微企业的性质决定其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占比偏低,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小微企业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而小微企业通过担保机构寻求担保时,由于多数担保贷款的期限较短,最长不超过一年,且基本上只对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而不对设备投资等长期性的贷款提供担保,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此外,担保机构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不得不抬高担保费用门槛,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了融资效率,不仅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外部因素
  一是金融服务体系的缺陷。在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在企业资金来源中占有绝对比重,并且由于金融危机以来信贷余额更是快速增长,相比之下直接融资的债权、股权融资发展相对缓慢。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更为明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二是资本市场的缺失。作为直接融资的两大渠道,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市场,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市场发展比较晚、发育不完善且缓慢,无论是股权市场还是债权市场的容量相对整个需求而言远远跟不上进度,大企业尚且如此,对于小微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其次对于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门槛依然很高,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佳、信誉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能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债券市场上尽管小微企业有集合债券等各类创新的尝试,但规模依然小。股权市场上,虽然创建了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市场,但截止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仅有71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397家,对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来说远远不够。从市值看,中小板和创业板之和只占总市值的22.2%左右,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来源是银行信贷。三是信用担保环境的不足。目前,全国虽有各类小微企业担保机构3700多家,担保总额接近2000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1.35万亿贷款,但供需缺口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就普洱市而言,2014年末,全市有担保公司14家,净资产8.14亿元,担保金额10.37亿元,其中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0.2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4.58亿元。尽管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出资尝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方上的担保基金规模只有几百万元,而单独依靠小微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信用担保条件,很难获得银行信贷,小微企业不得不转向寻求民间借贷。四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提出各类方案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有关小微企业的法律,在法律上的空白导致小微企业在法律和权利上的不平等,这种制度上的缺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相比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库以及美国的政府引导资金等)这些机构一般由政府设立,并在不同程度上依靠政府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而我国目前还是大企、外企受到重复招商引资中更多的重视和政策方面倾斜,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上的便利和优惠。此外,合法化的民间金融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需要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融资链一旦断裂,势必影响整个金融的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   三、相关对策及建议
  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我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的深入实施,国家必将配套相应的政策和项目,将为普洱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因此,各有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促进金融更好支持和服务全市实体经济投资项目发展。
  (一)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
  一是加大对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地方政府应加大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对资源型产业、转型产业、新兴产业的数量及比例进行合理规划,平衡各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抑制部分行业的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加强各部门沟通、提高产业、环保、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度。发挥财政资金主动性和带动性强的优势,在一些风险高、回报低和非经营领域,加大财政贴息、补助、担保及直接投资等财政手段的力度,分散银行风险,为信贷投放创造有利条件。加强统筹和协调,拓宽产业、环保、财政等信息与金融信息交流,提高政策实施的协调度。三是提升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中小企业首先应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约束盲目的投资扩张行为,同时健全财务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信用形象。四是以互联网金融为平台,拓宽融资广度。在合理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利用网络平台的额度与速度的优势,不但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更能做到资金周转的整体优化。同时小企业之间联手,挖掘融资深度。通过联手,打造企业“合纵”模式,探索一条整合自身造血和输血的资金链条功能,切实解决自身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四是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建立一套可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法律法规,只有使其法制化,才能使实体经济的发展获得金融机构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同时,尽快出台促进民间融资合法化的法律措施,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金融部门
  1.中央银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信息中介作用,及时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面咨询服务,加强对现有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对有市场、预期经济效益可观的中小企业合理信贷需求予以适当倾斜,努力规范信贷管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突出重点全力放贷。各金融机构应深入企业,主动服务,注重把贷款政策原则与实际工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把上级的要求和普洱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把企业风险和带来的回报结合起来,稳步扩大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服务于基礎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对内对外开放、生态文明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切实提供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促进普洱跨越式发展。
  3.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各金融机构要抓住农村担保抵押物缺乏的关键环节,从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创新抵质押模式方面进行创新。要发展多样化的小额信贷产品、农村消费信贷产品、林权抵押贷款、基于订单农业与保单的信贷产品,将农村有效担保范围扩展到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经济作物、养殖业活体牲畜等,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户房屋抵押贷款等贷款业务。稳步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贷款。积极推进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信贷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融资担保的有效性,加大对农村的融资担保服务力度。
  4.推进创新,努力为多元化经济主体提供匹配信贷支持。结合小微企业集群地区特点,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创新担保方式,推出在线申请、批量审核、快速审批、期限灵活、还款便利的产品,满足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依据政府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三农”客户群,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三农”的金融需求,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积极探索产业集群融资、产业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发展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业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开展融资租赁、切实解决辖内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5.实行差别化金融支持政策。建议各上级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根据中央有关加大对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力度的政策精神,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差别化的金融支持政策。一是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支持政策。各国有商业银行应适当下放或扩大边疆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放宽准入条件,提高审贷效率,继续保持贷款总量的合理增长,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实行差别化金融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差别化考核、拨备、存款准备金率、各项资源占用费率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展政策,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
  (三)继续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协调机制
  继续推行政、银、企交流合作方式,完善政府宏观经济部门和金融机构信息交流制度。由市发改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及银监局牵头,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和项目推荐等活动,加强与重点项目业主的衔接,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对接机制,针对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帮助项目业主化解融资难题,保障重点项目顺利进行。有关部门要定期向金融机构通报有关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和资金需求,为金融机构确定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等提供依据。金融机构应及时向政府报告金融工作措施和金融运行状况,及时提出金融工作意见及建议,以信贷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其他文献
【摘要】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某市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探究三农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农 放贷 核算 风险控制  一、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投入不足,支农意愿不强  近年来,随着撤乡并镇的推行,部分乡镇仅有的金融机构或被撤并,或为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竞争实力较弱。农发行除了发放粮
期刊
【摘要】大地震往往对震区的社会财富带来巨大的破坏,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应该加强金融支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合理地调动信贷资金投入到灾区。以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经营目标的银行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对贷款项目进行审查和借贷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撬动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灾区的信贷投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群众生活安置、社会稳定、
期刊
【摘要】本文从商业银行为出发,根据内部控制各项法律法规,制定了详细的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并且建立起来了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本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提升本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体系 架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制约、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方面
期刊
【摘要】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行业。本文将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过去五年的企业发展轨迹进行分析研究,探究我国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房地产 万科企业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平稳起步、飞速发展、略有跌宕几个阶段,在此期间为避免房地产企业过热导致通货膨胀的相关措施和为促进中国经济继续平稳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原有的国有垄断行业也卷入了市场经济的涡旋,在效率为主的大背景下,金融体制面临着改革,在借贷方面,就催生了游离于银行监管体制之外的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本文针对影子银行这一新事物产生的社会经济作用及其在信贷过程中的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探究。这里,中南经济中心—武汉市武昌市作为研究对象,综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出存在于其中的风险,创新点,提出完善该
期刊
【摘要】面对现今的大环境与信息技术日益迅速发展下, 为有效管理及运用企业各项资源,实时掌握有效信息,达到简化作业流程、节省时间及软硬件费用的目的,并提供实时且正确的数据,以提高服务质量与增进行政效率,企业e化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企业e化的建设层面非常广泛,除了需要有完善的网络及信息设备等硬件基础建设外,也需要提供使用者容易使用的软件环境,同时更需要兼顾到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惟有各方面的密切
期刊
【摘要】本文以邵阳市东部城镇群建设为视角,探讨了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金融部门支持城镇群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规范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金融机构体系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支持城镇群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机制问题。  【關键词】金融 城镇群 新模式 新机制  十八大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科学规划
期刊
【摘要】央行文化是中国人民银行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以金融文化为特色,以信用文化为灵魂,充分体现央行职能特性,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组织文化。在基层央行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央行文化的内涵外延、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建设路径等本源性问题研究,又要立足于当地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土壤寻求突破,要在另辟蹊径中提升央行文化的厚重感,在互融交流中增强央行文化的生命力
期刊
【摘要】保障性住房利国利民,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着社会民生。但保障性住房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制约着保障性住房发展。PPP模式的引入给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新的转机。本文将针对PPP模式在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对PPP模式的特点,实施条件,以及ppp模式在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模式选择进行研究,并结合深圳保障性住房案例进行分析,以求对今后深圳住房保障建设及融资等问题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
期刊
【摘要】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西北部,辖内乌蒙山片区人口803.86万人,占全国乌蒙山总人口的35%,其中农业人口735万人,占试验区总人口的92.78%,2014年仍有120余万的贫困人口。其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具有良好代表性。为此,本文对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工作进行了调查,重点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支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