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GE模型的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soft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养老金覆盖面的扩大,使得支付负担的加重,无疑为支付能力造成了隐患。因此,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是必须考虑的方案。本文在分析CGE模型的基础上,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扩大筹资渠道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CGE;养老金;养老保险;筹资渠道
  一、CGE模型的基本结构
  CGE模型是求出模拟方案的均衡解,并对均衡解加以分析,所有的市场必须是完全竞争和完全结清的。在资本市场,每一时间段的总资本等于各年龄组上一时间段所有个体财富之和;在商品市场,每一时间段的最终产出等于同期所有消费加上储蓄和税负;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系统中,所有退休人员得到的养老金等于同期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金费用总和。
  针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缺口,政府可以通过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增加养老金收入,减少支出。同时,开设遗产税作为养老基金的专项来源,发行养老金特种债券,必要时注入财政资金都是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有效方法。当然,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法。
  我国很多SAM的编制均是为特定的CGE模型建模服务的,模型公式等等限于文章篇幅,不一一列举。
  二、实验模拟结果分析
  在本CGE模型中,采用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为基准模型,即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制度依旧维持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采用部分累计模式,养老金计发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简称“统账结合”。统筹基金现收现付,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积累。
  模型用两个针对企业养老金机制的指标来描述中国目前实际的养老金体系,即目前养老金社会统筹体系的两大支柱:支柱1为基本养老保险,由企业缴付,随着我国养老保险收付制度的改革,为了兑现养老金支付承诺,政府在操作上不得不挪用个人账户的缴费资金,从而形成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称,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1.7万亿元缺口。2011年12月20号,由郑秉文(2011)主编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发布,报告显示我国14个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在2010年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缺口共计6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0亿元。可见,我国养老保险收付制度在向部分积累制转轨的过程中遗留下的历史问题,使部分积累制的持续性遭到质疑,这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由于目前我国的个人账户基金逐步被掏空为“空帐”,因此模型采用以收定支的现收现付体制来描述支柱2,假设其替代率为40%。
  中国未来人口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劳动力在2031至2040年停止增长,并在2041至2050年降为-0.1%。抚养比由2007年38.25%一路上升,在2041至2050年间迅速扩大到79.6%。平均缴费率也由目前的20%变化为2050年的37.5%,对于广大职工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养老金的储备一直为负数,隐性债务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扩大,持续飚高的养老金赤字给政府财政带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可见,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缺乏可持续性的,一定要进行改革。
  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积与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双管齐下后,与基准情形相比,养老金余额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即便在养老保险在2020年扩大到所有城市的非国有与非个体部门,在2015-2020年间,所有职工退休年龄均提高到65岁,养老金还是存在巨额缺口,所以现行的现收现付制在财务上是不可持续的,需要对养老金进行更大的改革,寻找其他的渠道筹资养老资金。
  三、政策建议
  综合CGE模型得出的模拟结果,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扩大筹资渠道,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逐步扩大养老体系覆盖面积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深,有越来越多的老职工相继进入退休年龄,使国有企业的养老压力不断加大,缴费率居高不下,负担越来越重。同时,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乡镇企业的很多非农就业者都没有进入养老保险体系,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又使现行的保险制度没有规模效益,削弱了社会养老保险的互济援助功能。
  因此,国家应该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同时把扩大覆盖面与强化征缴结合起来,堵塞漏洞,减少流失。
  2.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中国预期平均寿命的延长,已经使中国具备了逐步、适当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客观条件。延长退休年龄,不但可以增加在职职工人数,从而增加基金,同时还可以减少养老金的支出,从而增加统筹基金的结余。
  我国可以首先提高妇女的退休年龄,继而逐步延长全体职工的退休年龄。另外,可以结合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即在退休年龄、方式和收入具有某种灵活程度的退休政策。中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和人口态势发展极不均衡,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退休制度,采取弹性退休方式,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而且有助于环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压力。
  然而,退休年龄只能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因为即使提高退休年龄,增加的劳动力供给也未必全部为经济所吸收。事实上,如果退休年龄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会降低。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到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过度提高退休年龄,无疑将产生大量的社会剩余劳动力,使青年人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参考文献:
  [1]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2]周建军,王韬.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几个前沿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5期
  作者简介:
  张莉(1969-),女,河北省南宫市人,现工作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劳动人事科科长,副高级经济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会计准则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修订。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的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也是财经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关系  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和金融发展突飞猛进,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的发
【摘 要】虽然我国经济处于稳步发展的态势,但全球经济形势仍处于复杂难测的局面下,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风险因素也随之提高。所以需要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采取主动性的风险管理模式,确保能够在变化莫测的金融形势下取得更好的发展。文中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商业银行全面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的策略进行
研究了一类半群,利用半群代数理论及初等数论的方法,给出了一类半群的性质和结构,结合学习内容给出了此类半群的一个实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都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为了顺应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财政
首先分析了投资决策过程中DCF方法的缺陷,同时介绍了投资决策中应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优点;然后根据风险投资项目的期权特性,将风险投资项目看成是由一系列期权构成的复合期
【摘 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信贷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信贷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加剧,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在强调信贷营销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将各项风险处置制度进行落实。长期以来在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观环境和制度上,对信贷中的道德风险则缺乏研究。加强银行信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