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 亲力亲为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_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28日,南昌市委副书记雷武江在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上强调:“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宏观的站位、更加强烈的责任、更加宽阔的视野,在‘全面’上做实功,在‘做好’上验实效。”这是雷武江自2006年12月任市委副书记以来第三次出席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并讲话。
  雷武江先后担任过市政府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统战部长等职务。期间,工业口经历了人员分流、工厂改制、企业破产等改革重组过程,但她始终把老干部工作摆在大局中统筹谋划,有情操作,使“更好地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发挥他们的作用”的政策得到了很好落实,受到企业老干部的一致好评。
  
  
  情真意切 时刻牵挂老干部
  
  2006年12月,雷武江担任市委副书记的第二天,她就前往医院慰问生病住院的老干部,随后又登门看望了高龄和家庭困难的离休干部,并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她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和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同志要多走访、多看望老同志,虚心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增进与老同志的感情。雷武江真情关心老干部,胸中有一颗尊老、爱老、敬老之心,诚心为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受到老干部的广泛赞誉。仅2007年,雷武江走访慰问生病住院和家庭困难的老干部就达一百多人次,亲自接待来访老同志、与老干部座谈八十余人次,并当场向老干部公布手机电话,随时倾听老干部的诉求,受到老干部的欢迎。老干部激动地说:“市委派了一位好书记,是我们老同志的福气。”
  
  
  
  
  
  
  
  亲力亲为 悉心解决遗留问题
  
  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超支问题,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年大学的场所问题,是南昌市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曾一度制约了全市老干部工作的开展。
  2006年12月,针对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超支严重,并将影响到离休干部正常医疗需求的情况,雷武江上任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着手解决离休干部医药费超支问题,并对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运作方式进行调整。她亲自挂帅,担任南昌地区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领导小组组长。在她具体过问下,全市圆满解决了2003年以来离休干部医药费超支1.2亿元的问题。她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了南昌地区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领导小组会议和医疗工作协调会议,就离休干部医疗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确立了离休干部医疗管理的政策框架,解决了定点医院电脑网络平台建设经费、经办机构的办公场所和人员经费等离休干部医疗新机制运行当中的许多问题。针对几家省级医院对相关医疗政策和运作方式不理解的情况,她亲自到省人民医院等定点医院协调,上门做工作,促进了离休干部医疗工作的展开和落实。一年多来,调整后的运作方式得到了老同志的普遍赞同,离休干部的医疗待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和较大的提高,医疗费用逐年迅猛增长的态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真正做到了离休干部满意,医疗机构满意,市领导放心。
  俗话说:“新官难理旧账。”遗留问题往往是一些难度大、矛盾多的事情,特别是老干部的遗留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矛盾和问题就会越积越多,不仅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极易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为此,雷武江协调解决离休干部医药费超支问题后,又着手解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年大学的场所问题。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将占地24亩、按当时市场价格可以拍卖2.2亿元的原市委大院无偿拨给老同志使用,并由市财政斥资450多万元对两栋综合办公大楼进行改造装修后,分别交给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市老年大学使用,同时将原市委大院围墙拆墙透绿,由市财政斥资1000多万元,将大院原址建造成一座开放式的阳明公园,供老同志免费休闲和活动。现在的阳明公园绿树成阴、花草争艳、空气清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市老年大学两栋大楼坐落其中,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被全市老干部称为健身、娱乐、休闲和学习的“乐园”。
  
  高看一眼 倾情关注老干部工作
  
  雷武江非常重视、关心老干部工作,对老干部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她担任市委副书记以来,先后听取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30余次,专题研究老干部工作20余次,对老干部工作的批示达50多件,并亲自过问、主动协调老干部工作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07年2月,雷武江主动提出为市委老干部局拨付10万元的困难老干部补助经费,用于对生病住院、家庭困难老干部的走访慰问和困难补助。2007年11月,针对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阳光补贴一时无法到位的情况,雷武江在听取市委老干部局领导的汇报后,当场给市财政、人事、房管等部门的主要领导打电话,要求他们重视老干部工作,对老干部的事情要特事特办,对改制或困难的单位,市财政要给予大力支持,并批示相关部门抓紧落实。在雷武江的关心、支持下,南昌市在全省率先落实了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阳光补贴问题,受到了老同志的一致好评。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就医难、报销周期长的问题也一直牵挂着雷武江的心,在她的重视和直接过问下,妥善解决了易地安置离休干部使用当地药品目录,并在年初为易地安置老干部每人每年预付医疗备用金,解决了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就医垫付资金的难题,受到易地安置离休干部的交口称赞。
  雷武江对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同志要求很严,同时又关爱有加。2007年9月,雷武江亲自参加市委老干部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市委老干部局领导班子和全市老干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市委老干部局的领导班子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她意味深长地说:“对于我们在职的干部来说,无论是从讲政治的角度、从党的事业出发,还是从感情上来说,照顾好老干部,维护好老干部的利益,让老同志满意,确保他们安度晚年,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各级领导干部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不到位,给老同志留下遗憾,给自己留下愧疚。”在雷武江书记的重视、关心下,南昌市的老干部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南昌市委老干部局先后被中组部、人事部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文明单位”。
  责编/晓辉
其他文献
鲜红的记忆永不停滞,每每路过八一起义纪念馆,都徘徊驻足。这幢灰色的五层大楼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屋曾经叫做“江西大旅社”的大楼,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   儿时的记忆让人留恋,那时登上灰色的五层大楼后方的瞭望塔,是我每次去外婆家必定会做的事情。邀上几个伙伴,比赛谁最先到达。临到顶层,瞬间高处的风,让人警醒,带来一种独特的感受。或许那是革命的春风吧,吹起振奋的口号:向前!向
期刊
在我们全家农转非到城里的第二年,父亲就到了60岁该退休的年龄。就在父亲办理完退休手续的当月,同样是60岁的母亲因患肝癌去世了。本想安度晚年的父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人也变得木讷了许多。可是祸不单行,不久又接到老家大姐打来的电话,86岁的爷爷因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需要父亲回家照料。我很担心父亲的身体,可是这时的父亲突然坚强起来,恨不得立刻回到爷爷的病床前。   在我们农转非的时候,大
期刊
在我们社区里有这么两位退休老人:   一位退休后,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天天在外打工。为了什么呢?为了给大儿子买一套像样的住房、为了给小儿子的婚事办得体面些、为了给孙子存一笔上大学的费用。他在一个私营企业老板那里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年、两年、三年……老伴帮儿子买菜、煮饭、带孩子。两个儿子靠着父母这棵大树,日子过得清闲自在、无忧无虑。人老无少年。不久,老人累出了一身毛病,终于有一天,他倒在打
期刊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年轻一代对长辈们的孝敬之情。我这篇《常回头看看》,是怀着感恩之心,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了繁荣昌盛,给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   常回头看看,有艰辛有快乐。1976年1月,我从县粮食局调到本县大椿人民公社任党委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时,是带着行政欠款420元(当时我的月工资为44.5元)的经济包袱去上班的。为了带头还清公款,全家五口人
期刊
活了三十多年,我天天都要走路、乘车。走过的、熟悉的大多是单县的路;乘坐的、看到的大都是单县的车。从市区和乡村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我也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   记得上中学的第一个周末下午,我思家心切,不听老师的劝告,放学铃声一响,便急不可耐冲出了校门。当时年仅十一岁的我打算顺着大路往离镇十里外的村庄走。一位同学劝我走小路,省时间,天黑能赶到村里,于是,我选择了走小路。可是在曲曲折折的乡村田间小路上
期刊
欢迎中央访问团      57年前的夏秋之际,新中国还不满两周岁,中央人民政府就组织了南方和北方两个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分赴各地访问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   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团长,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政务委员兼政务院内务部长的谢觉哉担任。在苏区时,谢觉哉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兼中央政府内务部长。瑞金是当年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期刊
近日,我在老年杂志上读到一篇题为《孙子,爷爷“羡慕”你》的文章,有所触动。作者在文章中说:我那宝贝孙子,在家里可是个核心哪,一家人围着他团团转。隔个星期,不是他爸爸妈妈带他去逛商场,就是他姑姑、奶奶领他去游公园。而我从来没有人问一声:“你去不?”……小孙子的伙食那才叫棒呀,可以用“花样翻新,品种各异”八个字来形容。什么鸡鸭猪牛羊鱼肉,大虾海鲜、火腿肠、叉烧……换着样地做,就这么吃,全家人还觉得小孙
期刊
国庆放歌   ○梁建春   数见天灾衍节候,   哪堪民命困殚残。   初春才伏冻雪魔,   裂地四川更崩山。   将士十万驰援急,   举国援手救北川。   善护圣火永不灭,   健儿豪气干云天。   群雄聚首奥运会,   中国北京耀百年。   天降大任我中华,   多难兴邦万载延。   我党柄政家国裕,   改革开放天地变。   科学振兴和谐世,   傲看百代史无前。   两岸同胞心相系,  
期刊
冬季,该如何防止被静电电到呢?这里介绍五种方法:   一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除了经常通风换气外,要适时拖地、洒些水,或者放些可增加湿度的盆栽花草;尽可能避免使用化纤质地的地毯、窗帘和塑料质地的饰物。   二是尽量避免穿化纤质地的衣服。洗衣服时可以使用防静电的洗涤剂。   三是使用保湿性能好的护肤品,以保证皮肤的水分;勤洗澡、勤换衣服也能有效地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电荷和带电尘埃。   四是在摸门把
期刊
下班路上,喜好读报的我买了份《都市快报》。展开报纸,一条醒目的新闻标题《空巢老人因保姆欲回家过年跳楼身亡》映入我眼帘。   细读方知,今年1月5日,一位80岁的失明老太太从北京潘家园一幢4层楼上跃下结束了生命。据介绍,老人自杀原因是保姆说要回老家过年,老人觉得没了依靠。老太太今年80岁,除了患白内障看不见,身体还很硬朗。老太太的老伴去世多年,生活起居由董女士照顾。在悲剧发生前一天,老人因董女士要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