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
  (一)二季度以来,各主要经济体复苏减速
  2010年初,受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等政策效果集中显现,商业和消费信心得到恢复,同时库存周期由“去库存”到“补库存”的转变为工业经济注入活力,以及全球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带动,全球经济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但受制于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和财政压力、美国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缺乏及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今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较一季度放缓,显示出复苏放缓的迹象和信号。
  从发达经济体来看,美国、日本二季度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按年率计算增幅分别为1.6%和1.2%,大大低于一季度经济增幅。欧元区二季度经济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实现了经济触底后最快增速,大大超出预期。但是一方面,欧元区经济周期相比于美国,滞后3—6个月,这一超预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补课”;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成果2/3来自于德国,其他经济体并未表现出强有力的复苏势头,而且德国的经济增长成果中一部分是挤占了其他欧盟国家的市场,这些均表明欧元区经济可能会在1—2个季度后步美、日后尘,复苏放缓。
  从新兴市场经济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速在一季度达到短期高点后出现回调,增速放缓趋势已经形成;韩国二季度经济增速也由一季度的2.1%回调到1.4%(环比);巴西经济在一季度增长2.7%(环比)的情况下,二季度经济回落至1.2%;印度虽然二季度同比增长8.8%,略高于一季度的8.6%,但考虑到去年前两季度基数不同,实际环比增速也在放缓。
  此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并未见到明显的下行迹象,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分别维持在9.6%、10.0%和5.2%的高位。就业市场疲弱表明各国的经济复苏只是从低谷中的恢复性反弹,并未带动就业增长,是一种无就业复苏。OECD最新预测认为,G7在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5%左右,比5月的预测下降了0.25个百分点;而且有可靠证据表明世界经济在第三、第四季度的复苏速度会下降,虽然具体下降的幅度很难预计,但可能会超出预想。
  (二)传统产业复苏乏力,新经济增长点亟待确立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国高举“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药方”,相继出台大规模经济救助和刺激计划,特别是针对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金融业和汽车产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2010年,欧、美大部分银行市值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一半水平,甚至部分银行市值已恢复至危机之前的水平;同时,各国政府推出的汽车“以旧换新”和“换现金”政策也促使全球汽车业在经历大规模的兼并和重组后逐步复苏。
  但近几个月,随着各国救助或刺激计划相继结束,金融业和汽车业的复苏势头有所放缓。根据美国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今年美国已有118家银行倒闭,二季度被列入“问题银行”的银行数也攀升至1992年以来最高,涉及总资产达到4030亿美元,表明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的复苏依然脆弱。同时,刚刚从危机中走出的汽车业,在离开政府的救助后也马上显示出脆弱的“性格”,7月以来美、欧、日汽车销量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充分说明汽车业复苏是政策拉动的,真正的自主复苏仍未到来。
  这些均从侧面反映出,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仅仅依靠政策刺激的传统产业已不能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作为在历次经济危机中帮助世界经济走出衰退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再次挺身而出,拉动世界经济从衰退的泥沼中加速复苏。然而,尽管当前各国高科技产业复苏态势要好于其他传统产业和金融业,但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科技革命至今仍未确立,世界经济短期内无法进入下一轮经济上升期。
  (三)通缩与通胀风险并存
  为了促使经济复苏,世界各国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埋下了通胀的种子。但自美国经济复苏以来,由于就业市场的低迷,私人消费增长仍无法掩盖内需的疲软,同时美国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偏低,产能过剩直接对物价上涨造成压力。近几个月,美国总体物价水平一直保持温和增长,核心消费价格指数环比增长一直在0—0.2%之间徘徊,同比增幅则稳定在1%左右。这表明美国目前已出现“相对通货紧缩”,即物价水平继续保持正增长,但已经低于正常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物价水平。与此同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兑美元大幅贬值,通胀率持续低位徘徊,甚至一些国家出现了负通胀率。日本经济更是长期陷入通缩之中。总体来看,发达国家面临“通缩”的风险普遍大于“通胀”。
  与此不同,新兴经济体则普遍面临“高资产价格”风险。目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发达国家低利率的情况下,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加上这些国家经济恢复较快,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持续上涨。此外,由于气候异常导致今年主要粮食产地受灾、减产并限制出口,导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市场产生较大冲击,造成了物价水平节节攀升的局面。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的仍然是通胀风险。
  (四)各国退出政策取向分化
  随着全球经济差异化复苏,各国政策退出开始走向两极分化,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开始考虑并实施退出,而发达国家则继续量化宽松;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内部的政策取向也出现分化。
  首先,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且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先于发达国家触底并强劲复苏,同时其货币政策因大量的流动性而受到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问题的困扰,亟需率先退出,加息成为必然选择。2010年以来,部分亚洲和拉美经济体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印度、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巴西等国相继进入加息周期。与之相比,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趋缓,且深受高失业率的困扰,不得不继续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谋划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其次,各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政策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富集型国家,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升带动经济迅速走出衰退实现复苏,为了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先于其它发达经济体政策退出,连续加息。以美、日为代表的经济体,不仅继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计划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奥巴马近日宣布一揽子刺激措施,包括给中小企业减税、给中产阶级减税、实施基建计划等;日本则公布了一项9150亿日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以促进就业,拉动消费,应对多种可能使日本经济恶化的风险。然而, 欧洲各国为了应对债务危机,不仅开始制定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时间表,而且纷纷采取紧缩措施,削减财政支出,进行结构调整。世界各国政策的分化和矛盾,将使世界经济走向面临相当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底部徘徊
  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将面临众多的不稳定因素,复苏的复杂性、曲折性将进一步显现和放大,初步预计世界经济在底部徘徊的时间将延长。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在3.5%,低于2010年的4.7%。
  (一)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结束,回归低速增长
  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没有出现实质性复苏,促使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是库存调整周期已经结束。二是“旧车换现金”补贴项目等刺激政策结束使居民消费难以继续较快增长。三是劳动力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仍是美国经济的两大隐忧。四是企业投资缓慢,前期扩张政策并没有刺激出经济自主增长动力。
  近期,美国再次启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奥巴马政府试图再次推出包括减税和基建投资在内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对企业进一步减税以帮助创造就业、延长针对中产阶级的减税期限、扩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及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商业活动减税等,这一政策能否得到议会批准尚未可知。即使该计划得到实施,其力度和前期的经济刺激计划相比是非常小的,不足以带动经济自主增长,未来一段时期将经历低速增长。预计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2.7%回落到2011年1.6%左右。
  (二)日本经济放缓,启动新一轮刺激计划
  扩张性经济政策仍会对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首先,日本央行长期维持隔夜拆借利率在0.1%,低利率以及不断出台新的流动性注入计划,对日本国内投资和消费能起到推动作用。其次,虽然日本政府债台高筑,但财政政策不会大幅收紧,近期日本政府推出了约为9150亿日元的最新刺激方案。第三,日本政府已开始抑制日元升值。未来的日元走势有利于日本出口。但诸多因素仍将限制日本经济增长步伐。首先,欧美消费疲软将阻碍日本出口反弹。其次,国内需求依然不足。产能过剩将抑制日本企业设备投资,而老龄化和高失业同时存在将造成日本居民消费增长迟滞。第三,通缩阴影挥之不去。需求不足是造成通缩的最根本原因,在内、外需都不足的情况下,2011年日本仍无法完全摆脱通缩。预计2010年和2011年日本GDP增速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1.8%和1.9%。
  (三)欧洲经济复苏之路缓慢
  欧元区二季度经济强劲复苏的态势可能只是短暂的。欧洲经济增长长期缓慢,使多年来积累起来的经济社会问题突显出来:经济缺乏活力与动力;全民福利制度难以为继;社会呈现惰性;政治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竞争力普遍下降;欧洲一体化进程屡屡受阻;一些国家政府面临无力归还对外债务的困境。特别是许多欧元区国家的财政形势恶化,政府债务膨胀,陷入危机,迫使各成员国大幅削减财政支出,这对于正在处于复苏的欧元区经济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经济可能需要2—3年才能完全复苏。基于此,预计欧元区经济将在2011年实现1.4%左右的增长,比2010年放缓0.3个百分点。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前景相对乐观
  2010年,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从衰退中恢复,部分国家和地区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整体上看,新兴市场经济体今年经济发展趋势乐观,IMF预计增速在6.3%左右。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先于发达国家触底并强劲复苏,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显现,亟需率先退出扩张政策。2010年以来,部分亚洲和拉美经济体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印度、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巴西等国相继进入加息周期,这将不可避免的放慢经济增长速度,2011年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由于印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尽管会受到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速,预计2011年增速在8—8.5%之间。拉丁美洲作为粮仓和矿业,将继续从出口中受益,在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智利等国的影响下,明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在4%左右;俄罗斯预计明年经济增长4.2%,在其带动下独联体国家明年增长将在3.6%左右。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其他文献
头刀韭是春天里最鲜美最活色生香的口舌之欢.一夜春雨之后,第二天去菜园子里剪春韭,一棵棵韭菜,鲜活无比,嫩生生,摇曳生姿,且滋味十足.rn路过一个烧烤的小摊,老远就闻到一股
期刊
在中学时,最开心的事情中,一定会有停电吧!除了不用上晚自习以外,还可以趁机恶搞一下班主任.除此之外,你还在停电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搞笑的事情呢?欢迎@时代青年·悦读,一起乐
期刊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提高征收效率,做好房屋征收补偿工作。征收评估工作是整个征收过程的重要环节,结果的准确合理程度,极大影响征收工作实效。可是目前我国城市在进行房屋征收评估时,经常会遇到多种不同的问题。文章讨论了现阶段存在于征收补偿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方法,希望各大城市能够将此作为参考依据,进而顺利完成征收补偿工作。  【关键词】国有土地;房屋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近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我们紧紧围绕养老事业发展
《中国制造2025》 提出要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供应链,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绿色供应链是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 是微观层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所在的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是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在必要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
敬往事一杯条,说一段穸月闲话.rn人生总是要到风往尘香花己尽,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途中难免留下几处遗憾.那么,听听他们如何说——rn安意如:人生的旅程深邃幽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