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冠心病常规护理措施,心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疗效以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HAMD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的同时,实施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心病;负性情绪;影响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45-02
  冠心病是目前一种公认的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疾病,随着发病率的攀升已排在全世界疾病死亡之首。它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易引起复杂的心理反应,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1]。现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48-71岁,平均585±27岁;病程4-11年,平均68±07年;文化程度,小学35例;初中65例,高中及以上20例。120例患者中,发病心绞痛者54例,心肌梗死3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型29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冠心病常规护理措施,心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2入组标准两组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或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且患者神志清楚,能够护理人员进行语言交流,无精神病史,无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律失常、及严重躯体疾病,无其他严重的慢性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首先,在患者入院时,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采用量表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其次,根据收集的患者资料,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生活习惯、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心理特点合理制定护理计划与心理护理计划;第三,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示教与自学相结合、举行病友会等,并与健康教育紧密相连,在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4统计方法统计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并将所采集的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评价标准
  211护理效果①显效:患者胸闷、疲乏、心悸等症状已彻底得到改善;②有效:患者胸闷、疲乏、心悸等症状的改善幅度明显,可以进行常规运动;③无效:症状表现没有得到任何改善[2]。
  21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①痊愈:精神症状消失,HAMD积分降至7分以下;②显效:精神症状基本消失,HAMD积分较疗前减少50%以上;③有效:精神症状减轻,HAMD积分较疗前减少25%;④无效:HAMD积分较疗前减少不足25%。
  22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HAMD评分后效果比照,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表2。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慢性的、危重的心脏疾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情绪应激和行为特征密切相关,心理因素与躯体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3]。通过对临床患者进行分析,冠心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外,常年的治病、花费、消耗等也给患者带来负担,患者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失眠、懒言或者暴躁等负面情绪。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必须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经过临床护理实践,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由于不同的患者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接触事物等的不同,对所患疾病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时,要用患者能够听懂、明白的语言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所患疾病,并建立正常的行为理念,纠正患者不正确的疾病常识。患者因住院后环境陌生、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常规生活受到扰乱,对疾病充满恐惧,因此常导致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抑郁。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在治疗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患者获得安全感[4]。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的同时,实施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解瑞东,祝亮华,马卫华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95-96
  [2]张漫红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4):739-740
  [3]李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15(14):210-211
  901-906
  [4]陈小静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233-23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MPCNL(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MPCNL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4例患者全都穿刺成功,23例Ⅰ期取石,1例穿刺后脓肾转为Ⅱ期取石,24例均彻底清除结石,取石成功率100.00%。平均手术时间(46.2±2.9)min,无严重并发症
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SRT)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将36例肝癌患者分为三组,肿块直径小于5 cm为A组,5~10 cm为B组,大于10 cm为C组,均行X-SRT治疗,比较其放疗6月后的肝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护理要点以及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月来我院住院的125例胎膜早破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探究组(n
【摘要】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实施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希望可以为护理措施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一年内来我院泌尿外科检查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60名,将所选择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伤口感染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
期刊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产褥期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活动的孕妇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产后母乳喂养、产后恢复和婴儿护理知识。结果观察组在母乳喂养
肛周及外生殖器部位是扁平湿疣及尖锐湿疣好发部位,前者为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后者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致病.其机理与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有关,虽病因、病理不同,但传染途径相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接触、在吸吮对预防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50例,均施行产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并坚持产后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结果 经过我们护士的精心指导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奶胀问题,做到了有效吸吮、哺乳。结论 产后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产妇很少出现乳房胀痛,不但增加奶量,而且保持乳腺通畅。  【关键词】 早接触、早吸吮;预防;乳房胀痛;观察  doi: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手术后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术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临床以腹胀、呕吐、腹泻、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病理以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坏死为特点。是新生儿尤为早产儿阶段胃肠道
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抑郁症、焦虑症的识别情况。方法运用卫生部推荐的精神卫生知晓率调查问卷中抑郁、焦虑案例,对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7—10月在岗的执业医生、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