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盐类对光系统Ⅱ33kD锰稳定蛋白溶液构象的影响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g1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内源荧光和圆二色谱分析,考察了几种不同的盐溶液(CaCl2,NaCl,脲,三氯乙酸、二硫苏糖醇)对水溶液中33 kD蛋白构象的影响.以295nm波长的光激发时,33 kD蛋白具有330nm的荧光发射峰,表明33 kD 蛋白所含唯一的241Trp位于分子内部的疏水部位.CaCl2、脲、三氯乙酸或二硫苏糖醇的存在,均会改变33 kD蛋白的内源荧光的强度和位置,而NaCl几乎无影响.脲、二硫苏糖醇对33 kD蛋白的二级结构的影响较大.因此维系33 kD蛋白构象的主要因素包括:二硫键、疏水作用、范得华力和氢键
其他文献
从模糊集合的观念出发 ,将交叉熵和模糊散度应用于图象分割 ,先讨论类间最大模糊散度分割算法 ,接着分析类内最小模糊散度分割算法。最后对这两类算法的适用性和通用性进行了比较
TiCl4水解在玻璃基质上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在20~50nm的锐钛型TiO2薄膜.光催化甲基橙溶液实验测试了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镀膜次数越多,光催化活性越高,当镀膜达5
作者借助由278 nm和295 nm光源激发的蛋白质内源荧光分析,考察了在几种盐溶液(甲醇和NaCl,NaCl,脲,三氯乙酸,CaCl2)中23 kD,17 kD蛋白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由295 nm波长的光
作者进行了卡特丽亚兰试管苗的无性繁殖增殖方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丛芽增殖的途径优于原球茎增殖的途径.并筛选出了再生幼苗和实生苗的增殖培养基:KC+0.5~1 mg/L BA+10%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