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环境雕塑心理与中国传统风水审美观念的联系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心理和审美观念对于环境雕塑的创作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中国古代的许多环境雕塑都是受到风水学审美观念和理念影响的。风水学的理念和审美与环境雕塑心理是有相同的地方的,更体现在了中国的许多环境雕塑中。
  关键词:环境雕塑;心理;风水学
  环境雕塑在环境中的位置与它们的状态会对公众的心理产生影响,人们会对此作出反应。人们可能在观后会说“这太壮观了!”或者“这个东西真难看,令人难受。”,像这样的评论是基于心理和审美等因素所产生的。心理因素和生理感官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审美则是还涉及到文化、教育、社会状态等因素,在这样的状态下会产生有文化属性和规律性的审美,也可以说是民族审美。
  同为人类,各个地区的民族在感官刺激下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差距不会太大。但是各民族的文化是不同的,因此在民族、国家文化的基础上所衍生的民族审美也是不同的,它会对一个地区的艺术生产产生一定的指示性的作用。环境雕塑是一种为环境服务的艺术,而中国有一门辨别和改造环境的传统学问,即风水学。
  首先要簡单介绍一下风水学的历史由来,之后再对风水学中的一些观念与环境雕塑心理作出对比分析。风水学也称堪舆学,是根据观察地质、水文、生态、气候等环境因素选择建造城市、住宅和陵墓的吉地的实用技术。它以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石,具有天地人合一的理念。经过春秋战国的奠基,在汉晋时期形成初步的理论体系,一直不断发展至明清。虽然在今天它的科学性被质疑,并且被视为迷信,但是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会经常看到或听到有关风水的话题,其中的一些观念始终影响着我们。比如很多人会在办公室和家里放置有水的照片或油画以增加财运,(名为“聚宝盆”)、在买房子的时候很多人讲求坐北朝南、阳气充足的房屋,并且希望附近有河流来生财、用镜子照向窗外等等。
  风水的一些基本观念主要是阴阳五行、方位与气,实际上的内容是如何使环境的属性与人相适应,同时也由有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产生的观念。其中既包括人的生理与心理也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等。因此,风水学也可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一套关于环境的审美的理论学说。既然是关于环境建设的指南,因此它导致了中国一些环境雕塑艺术的发展。先来说说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例子。比如我们经常会在去一些古代房屋参观时,看到房屋大门内外对着的地方各有一面墙,通常上面还会有一些象征吉祥的图案的浮雕。它们分别叫做照壁与影壁,在门外的为照壁,门内的叫影壁。这两面墙可以被视为两个相对应的功能性的环境雕塑,它们的用途首先是风水学中的导气。当风大的时候,风会从大门灌入冲击到里面的人,这在风水学中称之为“煞气”,影照壁使气流减缓平衡。另外则是遮蔽视线,并且具有观赏性。还有一些屏风之类的,作用与它是一样的。
  太湖石是一种观赏性的环境雕塑,在古代通常是一些文人喜好太湖石,有学者将它视为文人雕塑的一种,体现着中国对雕塑的审美与认识。在风水学上,人们居住的地方讲究依山傍水,有山有水。除了建筑选址外这个观念在古代园林的建设中也是极其重要。建造园林如同建造一方小天地,相当于一种微缩的景观与世界,太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充当着山的象征物。并且它放置的方位也有着讲究,会根据房屋的方位,主人的五行属性等放置。还要和周围的植物,水塘相适应。这里面就包含着环境雕塑心理的问题,比如不能放在大门等一些位置还有影响视线和会客的地方,而西北方则是较好的位置,因为是“山”本来的位置(中国的西北部多山的地理问题),这都体现着风水观念里顺应尊崇自然的观念。而太湖石本身作为观赏雕塑,古人喜欢寄情寓性,会借它的形态来思考自身还有深刻的问题,在对太湖石的审美上也产生了漏、透、瘦、皱(米芾)的理论,可以看到太湖石本身作为环境雕塑对人们的作用。在风水学中也体现着人所处的环境会影响自身的观念,而太湖石除了作为山的象征外也使人寄情思考,作用于人的心灵。在这种观念上与环境雕塑给人带来美感与思考是一致的,它体现的是环境作用于人的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摆在门口的石狮子以及家里的貔貅一类的雕塑,它们之间是有着共同的特点的。首先,狮子与貔貅都属于凶兽,因此它们的头以及张开的口都是对着外面的,这是由于古人认为这类凶兽有很强煞气,对外的话可以组成风水局来辟邪,如果对内摆放会对主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实际上从环境雕塑心理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每天在家里看到一个长着口的凶兽对着自己,心里多少会感到不舒服。如果对外的话不仅显得具有威严,还如同两只看家护院的守护兽一样,会给人从视觉上带来安全感。第个共同点就是这些雕塑都是成对摆放的,无论是石狮子还是貔貅都有成对摆放的讲究。一方面是顺应阴阳学说,一公一母才能阴阳俱备,在寓意上也是不同且相互补充的,比如公貔貅代表财运,母的则代表财库,有收有守才能真正变得富有。另一方面是风水学的审美观念是对称性的,建筑是要符合阴阳学说的对称性,而这些雕塑是依托于建筑的,自然也要体现对称的理念。
  还有我们经常在一些书房、客厅里见到的室内环境雕塑,中国比较常见的形象有马、龟、蟾蜍、白菜等,在风水学的观念里认为它们是具有不同功效的吉祥物。而他们的功效又是来源于它们的形象、发音和一些传说等内涵,也就是说它们是通过象征的方式来传达要表现的东西,从而使人们的愿望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当把中国的风水学中包含的一些审美观念提取出来的时候,会发现它是符合人的心理感受的。尤其在今天对自然的大量改造下,当我们生活中感到环境的不适时,再去审视它们会发现它们是具有指导性的。环境雕塑的心理问题也是关于如何使我们在环境中获得好的感受,但是是从人与雕塑的角度来考虑的。在未来的建设中,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雕塑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雕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顾森
  [2] 《中国传统风水智慧全集》中国妇女出版社 易玄
  作者简介:
  陈铎(1994.2—),男,满族,籍贯:内蒙古赤峰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的发展是我们全体所重视的,而人又是社会生物,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时期的集体社会活动是对幼儿来说的一项必不可缺的事项。组织开展幼儿社会活动既要遵循原有的社会活动规则又要一定符合幼儿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规律,转变参与人的位置,立足幼儿站位,从固有經验出发,创新传统模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积极引导正确的幼儿集体活动,运用相关原则和策略来进一步搞好幼儿实践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把关注度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健康问题上。而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健康问题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如何切实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都十分关注的焦点。幼儿园作为儿童们日常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如何增强幼儿园方面对儿童的健康教育力度,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承载着中国人的精气神,是一代代中国人成长所必须要接受的文化内容。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和开展中国古典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养成。幼儿园在开展古典文化教育时,要对古典文化进行分类,并挑选适合儿童学习理解,并能够锻炼儿童思维方式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古典文化教育;幼儿教育;价值和应用  古典文化内容是中国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看待自我的一种集中
期刊
摘要:人的审美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审美活动的关照中与对象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时代的文化环境与审美对象都决定了人的审美意识形成,审美意识也是对审美对象与时代文化背景的反映。因此,本文以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阐述二者关系体现其深刻内涵。  关键词:审美;审美意识;审美对象;独立精神实体  人的审美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审美活动的关照中与对象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审美对象决定了人的审
期刊
摘要:制作美食是一件非常快乐和享受的事情。于是,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针对孩子对美食天生的兴趣来选择适宜的食物,提供适合的材料,创设温馨的环境和孩子一起来完成美食的制作。旨在通过美食的制作,让孩子们在初步感受中国美食文化的同时,用实践操作来认识各种工具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品尝美食、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中感受实物是来之不易的,从而产生珍惜实物、珍惜劳动之情感。  关键词:美食制作;幼儿;动手能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购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购物模式,给消费者购物带来了新的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开设网店,不仅费用低,而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要想自己的网店在众多的网店中脱颖而出,网店美工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面对大量的照片、文字信息,Photoshop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此,浅谈网店美工的职责,并分析Photoshop技术在网店美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Photosh
期刊
摘要:废名与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被认为是有着近似风格的两个小说家,同样的淡化情节,同样的诗意,但是他们对人事的态度却是迥然不同的,废名的清净带有的是一种对人事的冷漠,有一种拒绝的尘世的独立。而沈从文的清净中有着热闹的一面,有着更多的人间烟火气,在一种必然之中处处显现出偶然的痕迹。而这种不同在《竹林的故事》和《萧萧》中最为突出。  关键词:《竹林的故事》;废名;《萧萧》;沈从文;静寂;偶然 
期刊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利用本土资源,开发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这就为永嘉的幼儿园利用楠溪江石头资源开发“石头”课程提供了启发和借鉴。本文采用“阶梯式”课程设计,以“玩转小石头,认知大世界”为课程主线,课程都是围绕找石头、认识石头、石头作画、石头音乐、石头游戏、石头故事等子主题展开,让幼儿逐步的接触石头,逐渐喜欢上石头以及石头文化,进而发现楠溪江石头之美和家乡之美
期刊
摘要:笔者在一线工作中,发现生命教育普遍产生以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为主,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与把握比较欠缺,结合一线生命教育经验,提出生命教育中教师要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生命科学核心关键经验,学会运用环境进行显性和隐性教育,将安全教育贯穿一日生活,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形成家园合力,共同拓展生命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生命教育;内涵;实施策略  近年来,网报青少年暴力事件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
期刊
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形式,它改变了语言和图画的关系、使图画成为通过语言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中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因此,教师应注重通过画面中的人物、色彩、细节等,让幼儿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绪、所表达的意蕴。让幼儿遐想文字、图画以外的世界。下面谈一谈如何在绘本教学中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一、感受五彩斑斓的真实生活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