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第2位的常见恶性肿瘤。由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联合的FOLFOXIRI三药方案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高强度化疗方案,具有疗效显著但毒性较大等特点。为了推动我国临床工作者对FOLFOXIRI方案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应用,由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了《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分别针对结直肠癌姑息治疗、转化治疗和新辅助治疗,对FOLFOXIRI方案的临床应用进行推荐,并基于中国人群特点、3种化疗药物机制以及既往研究数据,首次提出了中国版改良FOLFOXIRI(Chinese modified FOLFOXIRI,cmFOLFOXIRI)的剂量用法和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结直肠癌治疗水平,使更多患者获益。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通腑解毒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SAP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及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解毒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转归时间、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RP等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2.6%),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各48例。A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B组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C组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水平。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A组(64.6%)、B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探讨柴芩温胆汤辅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维持入组前降糖方案,降糖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口服柴芩温胆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治疗后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纳差症状积分及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胃排空率及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降糖基础上,
目的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该院妇科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模式不同分为日间手术组62例与常规组158例,分别采用日间手术模式、常规手术模式。比较两组等待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观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接近。日间手术组等待入院时间、术后观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术后均无明显恶心、呕吐,均未发生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
目的比较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每周进行穿刺注射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每2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进行1个疗程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3、6个月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VAS与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膝骨关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海警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后心衰患者93例,随机分为联合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血清肌钙蛋白(cTn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评价治疗后两周两组症状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及因心肌梗死复发再住院情况
湿疹有反复发作、瘙痒剧烈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常予抗组胺药物及激素治疗,虽可迅速缓解症状,但治标不治本,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药对湿疹的治疗有优势。王邦才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从医近40年,学验俱丰,辨证治疗湿疹效果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师侧,受益匪浅,现摘验案四则,以飨同道。
目的探讨隔姜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mg/次,1次/d。联合组采用隔姜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分及疗效等。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66.7%),治疗后VAS和MEP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术中发生压疮的老年患者50例设为压疮组,未发生压疮的老年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BMI、糖尿病史、压疮史、吸烟史、术前白蛋白(ALB)水平、手术持续时间、手术体位、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BMI、糖尿病史、压疮史、吸烟史、术前ALB、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体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低、侧卧位、术前ALB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90%由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咽痛等,全身症状多表现为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缺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尚无特效药,常予口服抗感冒药及常规对症治疗。因此,副作用较小的中成药制剂逐渐被应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本文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