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教学的思考r——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

来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得以不断创新完善,在诸如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等众多领域得到充分运用,成为推动机械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凭借其所具有的强大又可靠的数据计算能力及图形处理能力,能够帮助机械工程设计人员准确、快速地分析并设计机械产品,更好地满足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他文献
为满足环保排放标准,降低冶炼机组脱硫成本,针对冶炼企业存在的烧结烟气污染问题,对传统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设计了自动喷氨和燃烧加热技术,对脱硫反应环节和热风炉燃烧供热过程进行建模,预测并控制烟气出口SO2的浓度和反应器温度,将干扰因素的扰动降至最低水平.国内多个冶炼企业改造后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模型预测的智慧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每年氨水节约成本10万元,煤气节省120万元,生产效率提高25%,当设备入口烟气中SO2的平均浓度为422.43 mg/m3(标准状态)时,出口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为探究膨润土对含铀废水的吸附性能,对膨润土进行钠化预改性,然后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对钠化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探究模拟含铀废水pH、固液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浓度对STAC有机改性膨润土吸附U(Ⅵ)的影响,并探究了膨润土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曲线.结果 表明,当pH=7.04、固液比4.0 g/L、反应时间480 min、反应温度318.15 K、含铀废水初始浓度<10 mg/L时,该吸附材料处理含铀模拟废水的效果最佳,最高吸附率达到99.52%.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
介绍了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150 kt/a蓄电池级精制硫酸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参数、设备选型和超纯水生产工艺等,对产品升级改造过程中及后期实际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重点对酸浓度控制与串酸操作、酸温控制与操作及酸质管控措施等进行了阐述.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操作及落实改造措施,有效保证了蓄电池级精制硫酸生产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对其他蓄电池级精制硫酸技术改造提升项目有一定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这其中进出口贸易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明显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规模与速度.贸易全球化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红利,迅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之一,矿产品在全球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期刊
铜山利国古代冶炼遗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中心的珍珠泉附近,对两处遗址进行田野调查并获取炉渣、矿石等冶金遗存.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EDX)、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矿)相观察等科学试验方法,对17个炉渣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合炉渣的化学成分与显微组织探讨该遗址的冶炼性质与技术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其中一处遗址为冶铁遗址,技术类型为生铁冶炼,炼铁渣属于硅钙铝系高钙炉渣;另一处遗址有高铁炉渣遗存,综合判断很可能是生铁炒钢炉渣.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是工信部首批绿色工厂,第一批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达成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祥光铜业系统规划碳中和行动方案,积极从战略规划及减碳目标分解、低碳技术应用、碳交易准备等方面入手,明确减碳方向并落实减碳目标.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温室效益越来越显著,碳排放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十四五”期间国家也建议设立节能降碳的一系列约束性指标.铜冶炼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源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减碳措施,应用先进节能冶炼技术和设备节能技术,优化用能结构,尽量使用清洁低碳能源,通过各种节能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降低碳排放强度或中和碳排放量,甚至做到冶炼“零排放”.
随着原料铜精矿杂质含量的上升,原有净液除杂能力无法满足要求,每天需开路脱铜终液,一方面增加废水处理成本,另一方面造成金属镍、酸的损失,同时铜电解过程中需额外补充损失的酸.开展了对开路脱铜终液处理的研究,采用硫氢化钠气液硫化除杂处理后,脱铜终液砷、锑、铋去除率达98% 以上,而镍、酸基本不损失,且处理后液返回电解系统不会对高纯阴极铜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具有投资少、指标稳定、效益显著的特点.
作为活性炭的一种,生物质活性炭由于制备原材料来源广、吸附能力强、应用范围大等特点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加深对生物质活性炭的认识、提高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工业化利用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对其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基于有限介质弹塑性小孔扩张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挤土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Mohr-Coulomb屈服准则推导了有限介质球形孔和柱形孔扩张的统一解析解,分析了打桩过程中的贯入挤土作用,并建立了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小孔扩张过程中具有明显尺寸效应,对于柱形孔扩张,当外内径比大于110时,有限土体扩张的内壁孔压和塑性区范围与无限土体扩张的大致相同;球形孔土体外内径比大于25时与无限土体扩张曲线一致;将桩端部分简化为球形孔扩张模型,桩侧部分假设为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