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国际化的保健品定位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士力是做中药起家的,我们主营业务就是中药。去年天士力销售248亿人民币,中药占销售盘子的70%左右,另外那30%是化学生物药。我们一直在摸索中药怎么走向国际:这十多年来,我们在海外建了不少的公司和办事处,就是希望把天士力在海外的终端建立起来,充分了解走出国门后销售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产品是怎么销的,什么时候到海关,关税怎么收的,保险怎么加的,消费者怎么反映的。
  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在FDA申报到现在为止,Ⅲ期临床试验已经做了两年了,大概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就会有结果。过去15年的时间,为了这一个产品,天士力上上下下,从科研人员到市场人员均全身心投入其中,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中药行业在FDA走得最远的产品,现在来看也最有可能达到最先批准上市的目标。但是我们15年来也只做了这一个产品,我预测,再过10年,我们中国的医药产品正式在国际主流医药市场注册上市的也不会太多。假如说只是个个位数的话,那么这算是国际化吗?肯定不是,只能算是点缀,所以我们得调整观念——我们希望把中国的中医药给全人类分享,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找到合理的、可切入的点,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去过于强调中药在疾病治疗上的作用,而突出其作为保健品在预防疾病方面的特点。现在中医药国际化太多都强调治疗作用,但可能又没有什么优于同类西药的地方,这样的国际化很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中药要走向国际,现阶段是不是按照保健品定位也会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现在我们鼓励中医药走向国际,中药去到国外注册,认为这样的药品就是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注册不了的药品就是二三流的,这样的观念是否正确,值得商榷。试想,即便有一个产品在欧盟等主流市场成功注册,但销售了几年还是卖不出多少,这图的是什么呢?中药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它的起效不是非常怏;第二,国际上是有很大的保健品品牌的;第三,我们有上千年的中医理论基础。所以,现阶段中药在海外作为保健品去发展,可能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从另一个角度看,保健品现在的发展大势非常好。消费者也好,政府也好,都有这样迫切的要求: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到位,对于减少医疗支出有很大的助益,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海外的消费者只要认识了中医药的魅力,自然就会接受。市场的需求是导向,企业的战略也应随着市场的导向转变。
  而药企做保健品又有天然的优势:首先,具备很强的科研实力;第二,拥有很强的销售渠道;第三,企业发展规模较大,再加上市场运作的优势。你看全球大的药企,像辉瑞、默沙东,十年以前就专注做药,十年后的现在都在同时发展保健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现在的药企不能是只做药不顾别的,否则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发展很可能会受限。
其他文献
发改委近几年的价格管控机制出了很多问题,连续多年单纯粗暴的降价并没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这次与卫计委在争夺低价药物管理权上基本完败,这会降低发改委在医改方面的影响力和作用力,看各省对卫计委低价药物目录和发改委低价药物目录的不同反应就可得知。  从百姓角度讲,低价药品能为百姓带来更好的价格选择权,同时也保证了药品的生产质量。  但低价药物目录能否降低费用,要看后续的卫生、医保、工信等部门能否出台鼓励低价
期刊
医药界的教父级人物杨伟强老师送给了我两句话:盲人摸象,民主与集中。  在《E药经理人》新一期内部团队领导力训练课堂上,我最后提问:如何发现自己的缺点?因为我注意到,在公司里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下属,我们都会很轻易地发现他们身上的若干明显缺点,而对于任何一位稍有成绩的人而言,在听到别人说“你错了”时,天性中都会迅即在内心建立一道防火墙。从此,沟通变成一种博弈,别人的善意提醒和为解决问题目的而来的沟通很
期刊
整个电商行业正面临新拐点。而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O2O存在的基本前提“无时不连接”变成现实。线上线下将是未来电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银泰商业、步步高等众多企业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实践,通过O2O的服务模式将自身从纯粹的销售终端转变为生活服务提供商。  在医药电商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O2O玩家竞相入场,这一领域已逐步进入红海阶段。BAT、京东等巨头在医药O2O布局的得失成败以及未来战略走向对于
期刊
在整个行业都面临多款畅销药专利到期、新药研发不力的问题时,超级并购对当事公司来说算是各取所需。  交易颧:1170亿美元  交易状态:未达成  尽管上个月的并购谈判没有成功,辉瑞内部一些人仍然非常乐观,认为此项交易能够复活——阿斯利康的某些顾问还没有排除会重新进行会谈的可能性。根据英国收购法,这家英国公司仍可以在8月底跟辉瑞讨论并购事宜,否则辉瑞就得等到11月才能重新尝试并购阿斯利康。  今年4月
期刊
6月18日,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成立后首个项目落户甘肃金昌市。而在不久前,药给力却因融资不到位使其发展“不给力”。这让业界亦再次掀起了一次对医药O2O生存模式的讨论。  投中研究院认为,在每家O2O创业企业的背后,都有资本驱动的背影。资本是逐利的,烧钱大战不可能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在业内人士看来,药给力失败该拷问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需要拷问O2O送药这个模式本身。  以药给力、快方送药、送药360
期刊
近日,由卫计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鼓励研发创制、加快申报审评、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综合能力等环节,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了具要求。  在申报审评和研发创制方面,意见提出,对于部分临床急需的儿童适宜品种、剂型、规格,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加快进度,并逐步建立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品目录,引导和鼓励企业优先研发生产。探索建
期刊
中国商业案例库中,历经大起大落东山再起的企业家案例不多,细分到医药行业,更是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说,见到郭家学并且能够有超过4个小时的采访对一名产业记者来说是难得的经历甚至是享受。郭今年48岁,在企业家中仍可算少壮,但自他的讲述中,从商业的跌宕到人性的明暗,很容易感受到时间在这个人身上的酝酿与积淀一那种经历过陕意与失意后的从容与淡定,那种经历过少年得志到世事洞明后的稳健与厚实。他的故事于年轻人来
期刊
CFDA近期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其中,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售卖处方药、网上售药准入门槛降低、允许医药电商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内容,备受各方关注。  网售处方药解禁#y面将使医药电商市场大大扩容,另一方面也会加剧这一市场的竞争态势。有分析认为,如果网售处方药最后正式放开,将打破以往药厂、医院、线下连锁药店的垄断局面。这对于医药行业特别是
期刊
走进医院,请开手机。  挂号、候诊、缴费、查看报告、医患互动,这些就诊流程全部在手机中一个平台上完成,不用再对着缴费窗口前的长龙犯愁,阿里和腾讯正在开展的项目为理想的就医模式打开一个入口。  2014年5月27日,阿里宣布开展“未来医院”计划,借助支付宝钱包的“服务窗”平台,将诸多就诊环节搬到移动终端上。腾讯也不甘其后,同年6月宣布上线“智慧医疗”项目,利用微信服务号和微信支付实现就诊环节线上转移
期刊
一波三折的科伦药业并购利君国际案近日又有新进展。  6月4日,科伦药业通过全资子公司科伦国际与君联实业签订了《股份买卖协议》,约定协议受让君联实业拟转让的利君国际1.45亿股股份,交易金额为3.99亿港币,占利君国际已发行股本的4.96%。  这场业界瞩目的并购案曾止步于香港证监会(SEC)的不批准。早在2012年底,科伦药业就分别与君联实业和中华药业签署《股份买卖协议》,协议规定股权转让完成后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