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2000年以来共收治27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7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男15例、女12例.年龄30分钟-24天。早产儿8例、足月儿19例。体重〈1500g4例、1500-2500g9例、〉2500g14例。27例患儿的血清学检查即梅毒螺旋体血凝集试验(TPHA)及血清不加热反应素玻片试验(USR)均为阳性。其中,经围生期保健确诊3例、出生时即可见梅毒性天疱疮5例、皮疹伴眼部分泌物8例、脐带出血2例、早产儿合并吸入综
其他文献
近十余年来,临床实践已证实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可以矫正角膜表面规则的屈光不正,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而近年来角膜地形图像差引导下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已经开始应用于治疗不规则角膜,并已被证明是治疗不规则角膜疾病的一项强有力的技术[2-3]。
介绍一种利用高频脉冲电流法检测电缆局部放电的设备。该设备利用高速宽带采样结合信号分离分类技术,提高局部放电脉冲在强背景噪声中的检出率,提高了检测精度和可信度。另外
采用环氧E-51作为基体树脂,片状微米银包铜、球状微米银包铜作为导电填料,石墨烯作为改性导电填料,以共混法制备环氧导电胶。并对不同石墨烯填料量对导电胶的改性效果进行全
例1,女,4岁,发现左眼视力差1周来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左眼视力0.1,不能矫正,眼压12 mmHg(1 mmHg=0.133 kPa),眼位正,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大小正常,前房轴深约4 CT,房水闪辉(-),Tyndall(-),虹膜无萎缩,对光反应正常,晶状体后极部混浊,范围约6 mm×7 mm,眼底隐约可见红光反射(图1).
首先介绍了一种制备自增强管材的装置。不同于国内普遍采用的在线法工艺,装置采用干燥高压热空气为取向介质,实现聚氯乙烯管材高取向,该装置包括了高压空气的制备设备、高压
背景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主流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视网膜的复位率逐渐提高,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仍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目的 分析RRD伴黄斑脱离患者巩膜扣带术后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 对116例116眼行巩膜扣带术的RRD伴黄斑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年龄、病程的长短、术前视力及视网膜裂孔情况、视网膜裂孔的位置与数目、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及隆起度
电子气系统中的集体描述一直是研究该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与此对应的等离子体集体激发更是物理学的重点。而固体中电子气系统对外界电磁场的响应则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的:探讨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听力确认和随访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未通过筛查(耳声发射OAE)的新生儿听力学诊断资料。OAE未通过者3月内首次ABR(脑干听觉反应)检查,仍未通过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体外培养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迁移和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第2~3代牛LE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经0.1×10~6、0.5×10~6、1.0×10~6 ng/L CTGF处理24 h后,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以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迁移实验中,利用transw
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外工程设计的需求,了解、熟悉并掌握国外规范及其与国内规范的异同,对于在国外工程中更好地采用国外规范进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从线路级别、材料、杆塔形式、